山狐鬼大爺:
古道墨學派非常重視沉默知識和knowhow,認為這些依靠無意識長期沉淀下來的知識比重更大。因此,古道墨學派強調慣例法和保守主義。這種觀點比農耕和工業文明中極端依賴巫教和顯性知識來理解復雜世界的觀點更為準確,這也是海洋文明的特點。
我一直強調,在開放的普里高津系統中,慣例法和超越的海洋文明特點是緊密相連的。這與儒法的錮滯形成了鮮明的對立。我提出的“世俗公地(泛政府)—精神公地(泛宗教)—私閾”的三元博弈近均衡穩態假說,將生存與安全福利、歸屬與榮耀自我實現(生活)、求知審美與超越(詩意的棲息)分別歸于世俗公地(泛政府)、私閾、精神公地(宗教)。這樣的界定使得社會三方的邊界理論上非常清晰,并形成了互動的網絡層級金字塔關系,雖然可能帶有共和黨清教的味道。這一假說非常保守,且帶有濃厚的神學色彩,但它更貼近遠古軍王—祭司—社會自發古典共和狀態,張力較小,工程化格局布局、運維、演化也較為容易。然而,依托這一契約共和假說在中國大陸進行領地修復非常困難,因為中國大陸的世俗公地范圍極大且高度原子化,結構調整非常困難,與主流世界的演化路徑不同。
我傾向于用沉默知識和knowhow相對于顯性知識的大占比來解讀保守主義,生物基因也是如此?;谶@一點,我對不同文明階段下行細分的演替秩序有自己的理解,既要釋史,也要與諾斯新制度經濟學耦合。
向舜、田齊、宋海洋文化一脈的同路者致敬!文明之間的敵對、共存、共和、共榮,如同人地生關系或低一層次的異質自然景觀生態一樣。要盡可能實現交相利兼相愛,除了需要建立起合適的緩沖應急系統(例如文藝復興時代基督教/伊斯蘭教邊界帶、南宋泉州藩界),關鍵是不能落入敵對心態中。這正是非常困難的。
根據我自經文耦合律,任何一種高凝聚力的文明系統,在不打算演化前,這三個生態維度之間不可能出現明顯的演化張力。作為保守主義者,我認為這些反對者的策略缺乏工程可行性。
南方在野:
在開放社會中,演化可以隨時發生,因此這種演化是漸進的、點滴改進的,也是穩妥的、和平的、可接受的。而在封閉社會中,演化受到阻礙,因此這種演化是突變的、暴力的,是動蕩的、戰爭的、不可接受的。
保守主義并不是總是正確的,封閉的保守主義在歷史上總是臭名昭著。墨家并不是封閉的保守主義,而是開放的保守主義。
敵對與反對一字之差,但含義完全不同。敵對是暴力的,而反對則不一定是暴力的。墨家的辯學不是野蠻的敵對思維,而是文明的反對思維。之所以是文明的,是因為它是以文明論辯取代暴力沖突。之所以要反對,是因為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握真理,需要隨時接受演化,而人總是不能自己做自己的醫生,總是需要有一個對方辯友針鋒相對,才能謹慎地思考與說話。
僅僅靠人的自否定是一種美好的愿望,但人總是自肯定的,容易成為封閉的保守主義者。不論何時,社會都需要有一個反對派,這樣才能保證整個社會的動態平衡性和開放性。
當然,不同情景下的不同應對。在開放社會中,敵對是非常態。在封閉社會中,敵對就是常態。
山狐鬼大爺:
工墨專攻工程,若有不妥之言,乞諒。[握手][抱拳]新墨和古道墨挺易交流?。縖呲牙] 不過感覺新墨家更重哲學?挺好的,我太偏工科了。
這是一個種族文化的普遍性問題,是巫教和蠻族英雄文明兩千年馴化的后果。各行各業,涉及創造性的都如此,偷和破壞倒很擅長,人類追尋真善美的本真已大部淪喪。這種馴化通過利益和風險手段進行,導致了各行各業創造性能力的喪失。巫教對超越性宗教的壓制,蠻族英雄對英雄的逆淘汰,在這十幾億傅滿洲蠻族的生活中還處處可見。這種來自集體無意識的本能和逐利行為,讓主流人類膽寒。世俗公地—精神公地—社會這一博弈,是人類文明形成與演進的源頭。
南方在野:
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握手。
注釋:
1.古道墨學派認為,很多重要的知識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的,這些知識很重要。因此,他們強調遵循傳統習慣和規則。
?沉默知識:這是指那些我們不自覺知道的東西,比如騎自行車的技巧,你可能說不出具體步驟,但你卻能騎得很好。
?慣例法:這是指人們在生活中遵循的傳統習慣和規則。
?保守主義:這是一種思想,認為我們應該尊重和保留傳統的做法和價值觀。
2. 古道墨學派認為,海洋文明看待世界的方式比農耕和工業文明更準確,因為海洋文明更注重經驗和傳統習慣。
?農耕、工業文明:這些文明更多依賴于顯性的、明確的知識和宗教信仰來理解世界。
?海洋文明:這種文明更依賴于長期積累的經驗和傳統習慣。
3. 山狐鬼大爺一直強調,開放系統中,通過遵循傳統習慣,我們可以達到更高的境界,這是海洋文明的特點。
?開放的普里高津系統:這是一個科學概念,指系統與外界有交流和互動。
?慣例法→超越:這意味著通過遵循傳統習慣,我們可以達到更高的境界。
4. 古道墨學派的思想靈活,強調傳統習慣,而儒家和法家的思想有時會變得僵化,這兩種思想是相對立的。
?儒法的錮滯:儒家和法家的思想有時會變得僵化,不容易改變。
?對立:古道墨學派的思想與儒法的思想形成對比。
5. 山狐鬼大爺提出一個理論,“世俗公地(泛政府)一一精神公地(泛宗教)一一私閾(泛社會)的三元博奕近均衡穩態假說”。認為社會可以分成三個部分:政府負責基本生活保障,宗教或精神團體負責精神需求,個人在社會中負責自己的生活和高級需求。這樣分工可以保持社會的穩定和和諧。
?世俗公地(泛政府):政府負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安全——生存與安全福利。
?私閾(泛社會):歸屬一榮耀一自我實現(生活)。個人負責自己的社會生活和歸屬感、榮耀感,追求認識自我發展完善自我等高級需求。
?精神公地(泛宗教):求知審美與超越(詩意的棲息)。宗教或精神團體負責滿足人們的和美感和超越感。
6. 山狐鬼大爺認為,他的理論在中國實施起來非常困難,因為政府職能非常廣泛,但社會各個部分又非常分散,很難進行調整。
?中土:指中國。
?世俗公地大得沒邊沒界的還啥都原子化了:中國的情況非常復雜,政府的職能非常廣泛,但社會各個部分又非常分散,很難進行調整。
7. 山狐鬼大爺認為,沉默知識和技能在保守思想中占有很大比重,就像生物的遺傳信息一樣,是通過長期積累形成的。他對不同文明的發展階段有自己的理解,這些理解既解釋了歷史,也符合經濟學的一些理論。
?沉默知識和knowhow知識:這些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的知識和技能。
?顯性知識:這些是可以明確表述出來的知識。
?保守主義:這是一種保守的思想。
?生物基因:生物的遺傳信息也是通過長期進化積累下來的。
8. 山狐鬼大爺認為,不同文明之間應該盡量友好相處,建立緩沖區來緩解沖突。這雖然很難,但非常重要。
?文明之間:不同的文明可以互相敵對、共存、共和或共榮。
?人地生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
?異質自然景觀生態:不同類型的自然環境。
?緩沖應急系統:類似于緩沖區,用來緩解沖突。
9. 山狐鬼大爺認為,一個團結一致的文明在不打算變化之前,不會允許內部出現大的變化壓力。作為保守主義者,他不太相信一些反對者的策略能夠在實際操作中成功。
?高凝聚力的文明系統:團結一致的文明。
?演化張力:變化帶來的壓力。
?工程可行性:實際操作的可能性。
10.
?開放社會:一個開放的社會允許變化和改進隨時發生。這種變化是慢慢來的,一點一點改進,所以通常是平穩的、和平的,大家都能接受。
?封閉社會:一個封閉的社會不允許變化隨時發生。這種情況下,變化被阻止了,就像一個高壓鍋沒有出氣口一樣。當變化最終發生時,往往是突然的、劇烈的,可能導致動蕩甚至戰爭,大家難以接受。
11.
?保守主義:一種思想,強調保持傳統和現狀。
?封閉的保守主義:這種保守主義拒絕一切變化,試圖保持現狀不變,歷史上往往帶來負面效果。
?開放的保守主義:這種保守主義雖然尊重傳統,但愿意接受合理的改進和變化。
12.
?敵對:敵對是用暴力手段對待不同意見的人。
?反對:反對是用和平手段表達不同意,不一定使用暴力。
?墨家辯學:墨家的辯論方法是文明的,通過理性的討論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通過暴力。
?反對的重要性:沒有人能完全掌握真理,所以我們需要有不同意見的人來幫助我們更全面地思考問題。反對派可以幫助我們避免自滿和封閉,保持社會的開放和平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