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蘑菇心理 第3326天 】
讓我們來想象一個場景:
一個人沒衣服穿了,臟衣服就堆在一旁,TA卻懶得去洗。
你認為,TA可能是什么情況?
A:懶星人一個。
B:TA患有抑郁癥。
其實,這是實用菌看過的一條新聞。
有個女大學生突然不去上課了,整天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干。她室友就埋怨她“太懶了,別影響別人”。
后來大家去上課時,她就割腕了,這時大家才發現她是重度抑郁。
比起“懶”,用“意志癱瘓”這個詞來形容抑郁癥患者更為貼切。他們喪失了積極動力,回避、退縮、否定成了生活的主旋律。
和我們想象中的不同,抑郁癥很多癥狀看起來和“抑郁”無關,并不是整天唉聲嘆氣的人就是抑郁。
就比如前文的“懶”,讓人很難和這種病聯系起來。別說身邊人了,就連當事人也很難意識到自己生病了,反而會為自己貼上其他的負面標簽。
可是,這偏偏又是關乎性命的,馬虎不得。
日媒曾經做了一項統計,發現以下行為暗藏抑郁癥風險:
相信在對號入座的同時,有的人會大呼無語:
這些和抑郁癥有啥子關系啊?
是啊,很多行為看起來就像是普通的個人喜好。但心是不會表達的,言行才是心靈的發言人。
如果有些習慣是突然產生的,還伴隨著長期的負面情緒,就有可能是潛在的抑郁。
今天,實用菌整理了幾條最容易被忽視的潛在癥狀。
如果發現自己有潛在的抑郁傾向,及時咨詢檢查,或許就能避免這場“心靈感冒”。
拍照喜好改變,朋友圈出賣細節
如今加一個好友,我們習慣先翻翻朋友圈來了解對方。
曬娃的寶媽,加班的打工人,網紅地打卡的大學生,還有不發朋友圈的神秘人……
朋友圈成了一個人的名片,卻也暴露了許多“真相”。
一項發表在EPJ數據科學雜志上的研究發現:
只需要根據INS等社交平臺上的信息,就可以識別一個人是否有抑郁傾向,準確率高達70%。
他們采集了上百人的INS照片,發現抑郁癥患者和普通人的喜好是有區別的。
抑郁癥患者更喜歡用模糊褪色或者“黑白灰”的照片,而非抑郁用戶則會選擇明亮清晰的照片。
在照片內容上,抑郁患者更喜歡人臉特寫的照片,照片中人數也會更少。
當然,這只是數據測量的粗略趨勢。
我們無法根據一個人喜歡發黑白照片,就判定TA 有抑郁癥傾向。
但如果能多留意朋友圈的細節,或許某個時刻,你就能拯救一顆瀕臨崩塌的心。
莫名生理不適,出現軀體化癥狀
最近,b站有一部抑郁癥相關的短片《燈火之下》。
主人公純子是個高中生,因社交、學業和家庭的壓力患上了抑郁癥。
不知何時起,她開始整夜失眠,精神恍惚,但她和身邊人都沒發現問題。
直到出現軀體化癥狀,她才向外界求助,接受治療。
情緒心態的變化,很多人是無法敏銳察覺的。
好在身與心是緊密聯系的,這個時候生理不適就是一個警醒的信號。
心理學家海特認為:“人們照顧自己的能力與是否抑郁之間存在著關系。”
一個有抑郁傾向的人,會持續被負面情緒所消耗。
他們難以像普通人那樣,花精力去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會厭倦運動,飲食、作息不規律。
這種極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顯然會帶來更多身體不適和疼痛。
比如食欲下降或猛增,性欲減退,早醒失眠,肌肉疼痛……
就拿早醒來說,如果你總是會提前一到兩個小時醒來,并且難以再入睡;當持續半個月以上的時候,就需要高度警惕了。
認知兩極化,社交圈逐漸縮小
在豆瓣,有一個17萬人關注的“相互表揚小組”。
在求表揚的人中,有不少是抑郁癥患者,互相鼓勵。
這些抑郁癥患者,在網絡上傾訴、抱團的現象很多,因為他們在現實中時常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
小部分人是遭到不理解人群的排斥,但大部分都是“親手”將身邊人推開的。
或許你不知道,抑郁會使人的大腦神經受損,以至于改變思維模式。
抑郁癥患者看到的世界會越來越狹窄,以至于最后被自己的痛苦擠滿。
他們的世界里看不到別人,更何談關照別人的心情。
有的人認為,負能量是抑郁患者受排斥的主要原因。可即便是微笑抑郁癥患者,每天都展露笑容,仍有可能逐漸陷入孤立。
被抑郁所消耗的人,整日被自責和自卑裹挾,是難以正常與人社交的。
高敏感人群擅長以他人為鏡,時刻關照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在這里是一件好事。如果你發現你的社交網絡正在慢慢縮小,或許可以覺察一下:
你和外界的相處模式,是否出現了問題呢?
我曾看到一個抑郁癥患者的母親求助:
“我的女兒自殺了,我該怎么辦?”
網友告訴她:“您的女兒是病逝的。請不要用自殺這個字眼折磨自己了。”
是啊,不管人們如何想象、扭曲抑郁癥,它就是一種疾病。
就像飲食不規律可能引起腸胃疾病一樣,對情緒和心態的忽視,會帶來心理問題。
抑郁癥并非“想太多”人的專利,它可以離我們很近。
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關愛自己當作一門必修課。
身與心的健康缺一不可,這些才是幸福本源。
文 | 實用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