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學習、工作不太順利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很壓抑、很痛苦,你有沒有想過,你可能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抑郁”的情緒。
如果我們抑郁了該怎么辦?
◎如果我抑郁了怎么辦?
當我們最愛的人感受到抑郁情緒,我們該怎么做?
陪伴。而陪伴抑郁者的前提,是嘗試去懂 。你不需要“修復”對方,只需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鼓勵他們談論自己的感受,這對他們來說已經(jīng)是巨大的幫助。
記住,不要指望一次談心就能達到目的,你可能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表達你的關(guān)心、溫柔、耐心和堅持。陪伴一個抑郁的人,需要很大的勇氣和精力,但風雨過后懸掛在天邊的彩虹,值得讓我們陪著下落,再上浮。
◎好想愛這個世界啊
多數(shù)人對“抑郁”的無知,是對抑郁者最殘忍的事。
抑郁癥不是“矯情”“不成熟”“想不開”,而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典型癥狀為持續(xù)性的情緒低落,食欲、意志減退,興趣喪失,悲觀,思維遲緩,易激惹,自責自罪等。除了抑郁本身帶來的痛苦,抑郁癥患者還常常不被他人所理解,仿佛站在陰霾里,努力向上爬,卻越陷越深。
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報告顯示,當前全球超 3 億人正受到抑郁癥的困擾,約占全球人口的 4.3%,中國抑郁癥病例占全國人口的 4.2%。
“好想愛這個世界啊”,是抑郁癥患者內(nèi)心的掙扎,是對愛與被愛的呼喚。與抑郁癥患者的相處盡管往往沒那么順利,但值得我們付出努力。請理解他們突然間的情緒崩潰,請多些包容,給予他們可以喘息的空間,請用陪伴代替誤解與指責。
◎“抑郁”才是人生的常態(tài)
“抑郁”這個詞,在很多場合都作為負面詞匯出現(xiàn),但實際上,“抑郁”情緒甚至狀態(tài),是在心理健康的譜系之上的。
心理學家克萊因提出,人在心理過程中有兩個位置:一個叫作“偏執(zhí)—分裂位”,處在這個位置上的人會停止思考,只想“甩鍋”;另一個叫作“抑郁位”,當處在這個位置時,我們會對事情進行反思和深度思考。
因此,“抑郁位”是一個思考和認識自我的位置,這也是抑郁帶給我們的價值和財富。
◎有時候,人只是缺一個可以哭的地方
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不,哭本身就在解決問題。
我們常常提到的“堅強”,實際上可能是一種“壓抑”的心理防御機制,把悲傷和痛苦壓抑在潛意識里,使自己暫時感受不到它們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負面情緒不僅沒有及時得到解決,而且隨著時間發(fā)展,它們會在某一時刻超出我們的承受范圍,使我們陷入更大的抑郁、崩潰和無意義感之中。
請記住,哭從不意味著脆弱,更不是堅強的對立面。想哭就哭吧!你總歸需要一個盡情釋放情緒的角落。
◎自由的人在淋雨
如果感到壓抑,就去“淋一場雨”吧!
心理學家認為,當一個人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正處于層層束縛當中,仍然能夠按照心之所想自主地做出選擇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就是自由的。自由不是什么都做,自由是在不侵犯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所以,突然很想做一件事,那就去做吧。不管是在回家的街道上放聲唱歌,還是聽到一首好聽的曲子隨之搖擺,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你會感受到“自由”原來那么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