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
熱愛攝影的吳維康老師
利用業余時間
跑遍我縣城鄉各地
用快門定格了
一些感人的瞬間
四十年過去了
那些照片中的面容
如今增添了多少
歲月的痕跡?
他們的笑容
是否依舊溫暖如初?
年過八旬的吳維康老師
回溯當年的足跡
尋訪當年照片中的人
再次記錄下他們的精彩人生
讓我們跟著吳老師的鏡頭
去尋覓那些
被時間輕撫過的故事吧
01
希望工程的希望
《希望工程的希望》攝于1983年,此照片曾榮獲2003年和平杯全國書影年度大賽金獎,照片中右1為陳玲。
陳玲簡介
陳玲,中學信息技術高級教師,2002年自浙江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畢業后,便投身教育事業,現任教于武義縣下楊中學。她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卓越的教學技能以及勤勉的工作態度,在教學領域獨樹一幟。其教學風格生動有趣,深受學生喜愛,教學成果斐然。她先后榮獲了“武義縣第十屆教壇新秀”及“武義縣第三屆教壇中堅”等榮譽稱號。她在武義縣教師基本功競賽中多次拔得頭籌,并在金華市教師基本功比賽及說課比賽中分別榮獲一等獎,同時在浙江省說課比賽中取得二等獎的優異成績。
02
充滿希望
《充滿希望》攝于1983年,曾在當年的《武義農科報》和《金華報》上發表。
傅麗萍簡介
傅麗萍,1965年出生于大田鄉上下倉村,青年時期就成了拖拉機手。后來她嫁入金村,承包了300多畝茶山,并在此基礎上創辦了占地面積超過600平方米的茶廠。鄉親鄰里對她贊譽有加,稱她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強人、開辟財富之路的佼佼者。
03
山里的孩子
《山里的孩子》攝于1981年,曾于1991年9月榮獲省教育工會教師攝影比賽二等獎,照片左中為湯杰。
湯杰簡介
湯杰,1978年4月出生于大田鄉嶺下湯,現居蘇州市唯亭,經營著一家占地逾600平方米的超市。他秉持著打造既富有生活情趣又提供便捷貼心服務的超市愿景,在追求商業成功的同時,亦不懈探索工作與生活的和諧平衡,以期豐富個人生命旅程,成就更加絢爛的人生篇章。
04
托起致富的弦
《托起致富的弦》攝于1984年,曾在當年的《武義農科報》和《金華報》上發表。
陳增英簡介
陳增英,1946年出生,籍貫武義縣新宅鎮新宅村。自1982年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憑借其精湛的索面制作手藝,逐漸累積財富,實現了從貧困到富裕的跨越。隨后,她更是拓展業務,創立了食品加工廠及榨油廠,不僅讓三個子女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還建起了一座頗具現代氣息的住宅。陳增英女士以她的熱心腸和無私奉獻,贏得了周邊村民的廣泛贊譽和尊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