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王濤
每到“八·一”建軍節,我總會想起那些為新中國付出鮮血與生命的軍旅先輩。他們胸懷壯志,用熱血和生命捍衛國家安全與和平,堪稱民族之脊梁。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時期,勇士們不畏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守護祖國領土、捍衛國家主權、維護人民平安。他們是祖國的優秀兒女、人民心中最可愛的人。而每一位英雄豪杰的背后,都有著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半個世紀前,我曾在賀蘭山軍營聽過原寧夏軍區司令員姜玉安老首長親口所講的戰斗故事。故事中,如火如荼的戰斗歲月、舍生忘死的英勇事跡、感天動地的戰斗詩篇,譜就了人民軍隊壯麗的英雄史詩,令人感動、催人淚下,至今仍記憶猶新,并如同電影畫面時常在腦海縈繞回蕩。
1973年12月初,我剛從團衛生隊學習歸來。一天晚飯后,通信員范同華喊我:“連長找你有事,讓你馬上過去。”我立刻趕到蘇文龍連長辦公室,他告訴我:“寧夏軍區姜玉安司令員,將率領工作組來我連考核驗收軍政訓練情況。因為我們六連是軍區、師、團、營各級培樹的先進典型,各級首長都十分重視。這次考核驗收非常重要,且時間緊、任務重。為保證工作任務優質高效完成,這位大名鼎鼎的老英雄、老將軍親自帶隊;為提高整體進度,他身患重感冒仍抱病深入基層連隊督導工作。他從陸軍五醫院帶來了藥,你現在就去給他打針。一定要搞好服務,不能出現任何差錯。”
接受任務后,我一時感到忐忑不安。因為剛從衛生隊學習回來,我這打針的“功夫”還很不過硬。讓我去給那么大的官兒打針,說實話心里真沒底。可事到如今也別無選擇,只好硬著頭皮上。我帶著消毒好的針管和消毒藥水,來到連部隔壁的招待室。喊完“報告!”后,屋內便傳來一聲“請進!”。我輕輕推門而入,只見辦公桌旁邊站著一位老首長;我想,這應該就是連長口中的姜司令員了。他中等個頭,穿著舊軍裝,慈眉善目微笑著對我說:“小鬼,你有事嗎?”我回答:“首長您好!我奉連首長指示過來給您打針。”姜司令員說:“那太好了,桌上黃挎包里有1支退燒針劑,還有夠打4次的青霉素。我這次重感冒很厲害,按醫生要求需要住院治療。但是,為了不影響軍區軍政訓練考核驗收進度,在我的強烈要求下醫生才允許我帶藥出院繼續打針治療。”
聽了姜司令員的介紹,我被老首長雷厲風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不顧病痛、忠于職守的敬業精神所感動,心中頓時肅然起敬。我迅速取出藥,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配伍,讓首長褪下棉褲趴在床上,并裸露右臀。我小心翼翼做皮膚消毒,但因膽怯拿鑷子的手不停顫抖。此時,首長覺察出我的緊張心態,他立刻安慰說:“小鬼,你放心打吧,我不怕疼。我是槍林彈雨里殺出來的,身上有多處槍傷疤痕。打針這點疼對我來說微不足道,你盡管放心大膽打好了!”老首長一番話,讓我心里輕松了許多,我按流程很順利打完了退熱和消炎針。同時,我也瞥見他的身體上確有多處疤痕。為防止注射青霉素后發生遲發性過敏反應,我還得繼續觀察20分鐘方可離開。
隨后,我怯生生坐在凳子上觀察。這時,姜司令已經整理好衣服,坐下來端起茶杯喝了點水。他興致勃勃地向我介紹說:“身上的多處槍彈傷,都是在戰場上掛的花。血雨腥風的戰爭年代,行軍打仗受點皮肉傷是家常便飯。自投身革命那天起,自己就做好了流血犧牲的準備,因為出生在一個風起云涌、變革暗涌的時代。因外侵內亂,連綿戰爭帶來的人禍與災難致使民不聊生,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自己從小就目睹這一切,飽受地主的剝削和階級的壓迫。但是,這些苦難并沒有將自己擊垮,反而更加堅定了要改變這個世界的決心。自己少年時代志存高遠,17歲參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隊伍中,自己爭強好學、善于思考,刻苦學習政治理論、鉆研軍事技能、打仗勇敢睿智,得到上級首長的肯定和重點培養,由一名戰士成長為一名優秀指揮員。”
姜司令員跟隨部隊南征北戰、出生入死,我參加了不少重要的戰役戰斗,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青海剿匪等作戰中英勇作戰、屢立戰功,為民族解放事業和維護國家安全奉獻了自己的力量。他繪聲繪色地講述,讓我聽得如癡如醉,仿佛被帶進那硝煙彌漫、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他接著說:“投身革命幾十年,參加指揮過大小戰斗無數次,最引以為榮的就是‘西山口之戰’。”
我軍炮兵向西山口猛烈轟擊
我軍使用火焰噴射器攻擊暗堡
西山口戰斗,上級賦予陸軍55師“打頭敵、擊敵背”的作戰任務。當年,老首長是副師長,奉命率163團擔任穿插任務,翻越數百公里皚皚雪山。天寒地凍、道路崎嶇,特別是在高海拔、高寒、缺氧等艱苦條件下行軍,行進十分艱難、體能消耗巨大。他帶領官兵克服常人難以承受的困難,硬是靠著兩條腿、一股拼命精神和頑強毅力,終于按時抵達陣地,并配合友軍向西山口發起猛烈總攻。
我軍向前沿陣地發起進攻
在迫擊炮、重機槍火力支援下,部隊采取迂回包圍、穿插分割戰法,從側后迅速突破敵人陣地、切斷敵人逃跑退路,使其腹背受敵、首尾難顧,僅用50分鐘斃俘173人,繳獲火炮18門、各種槍支125支,我軍僅傷亡21人。按照中央軍委規定時間,部隊勝利攻占西山口陣地,且越過西山口連續殲敵。首戰告捷,為全線勝利奠定了良好基礎,并探索出克敵制勝的寶貴經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向全世界報道了中國邊防部隊首戰攻克西山口的重大勝利喜訊,大揚國威、大振軍威、大鼓士氣。
毛澤東主席與55師政委徐肇基握手,左一為蕭華
聞名遐邇的“西山口之戰”勝利,得到毛主席和中央軍委的認可和高度評價,成為最令人振奮的喜訊。
1963年2月27日,毛主席接見參加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的代表,與55師政委徐肇基握手時,他高興地表揚55師“走得快、打得好。”毛主席和中央軍委對55師快速機動、路上開展動員、準時進入戰區作戰是非常滿意的。姜司令員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期間,曾以“西山口之戰”為典型戰例作專題報告,得到與會軍事專家的高度評價與認可。
1963年6月,姜玉安副師長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期間,介紹55師克敵制勝的經驗
1963年,姜副師長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其間介紹55師克敵制勝的經驗
正當我聽得正入迷時,姜司令員突然臉色凝重、聲音沙啞、語氣深沉地說:“自己戎馬生涯幾十年,深知戰爭的殘酷無情,親眼目睹身邊許多戰友為了追求民族解放、為了保衛祖國的領土完整不受侵犯不怕犧牲、浴血奮戰、身負重傷;有的戰友直至英勇犧牲,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年輕而又寶貴的生命,悲壯場景經常出現在腦海中,自己今天能看到革命勝利、分享勝利成果,這與無數犧牲的老戰友和革命先烈相比應該是幸運者、應該知足常樂。”他叮囑我說:“你們今天守衛祖國的北疆賀蘭山,雖說氣候環境差、生活條件艱苦,但這是你們年輕人鍛煉成長的好機會。要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軍政素質,做一名優秀的解放軍戰士,捍衛好祖國的北大門。”
我聆聽了姜司令員講的戰斗故事和殷切囑咐后思緒萬千、浮想聯翩,倍感他不愧是一位智勇雙全、身經百戰的老革命,并對老前輩在戰爭年代不怕流血犧牲和英勇善戰的精神有了新的了解。同時,也更加感受到革命先輩的英勇與偉大。像姜司令員這樣為祖國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奮斗的英雄們,用青春和熱血譜寫出時代篇章、用血肉和軍魂筑起鋼鐵長城、用生命和榮譽捍衛神圣尊嚴。這些不朽的史實,深深打動著我,并銘刻在心靈深處。在部隊服役期間,我始終把姜司令員等革命前輩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他們的英雄事跡,是鞭策我進步的動力,是我扎根賀蘭山、建設賀蘭山、守衛賀蘭山、履行軍人職責的座右銘,更是我踐行“賀蘭山精神”的力量源泉。
時光如梭,歲月如歌。轉眼之間,我也成為鬢染霜雪的古稀老人。在新時代,我們既要努力做到“勿忘歷史”,更應珍惜和銘記姜玉安司令員等老功臣、老英雄。他們是國家和民族的脊梁,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他們創造了彪炳史冊的光輝業績,譜寫了跨越世紀的英雄史詩。雖說現在國家強盛、人民安居樂業,但境外反華勢力賊心不死、蠢蠢欲動、制造摩擦。因此,只要天下不太平,戰士衛國守疆的職責使命便永為任重道遠。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為了國家安全寧可備而不戰,但絕不能戰而不備。
我常常以姜司令員所講的戰斗故事,作為弘揚宣傳愛國主義的事例去教育子女,引導后輩牢固樹立愛國、愛民、愛軍和“強國必先強軍”等思想意識。只有軍隊和國防強大了,國家才能免受外敵欺辱、人民才能得以幸福安康。所以,要發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緬懷革命先烈、牢記崢嶸歲月。要感念像姜玉安司令員一樣的革命前輩及先烈,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傳承他們的不朽精神。姜司令員講的故事,可能只是無數革命前輩、革命先烈英勇殺敵、浴血奮戰的縮影。但是,他們的英魂和精神,將永遠銘刻歷史豐碑,永遠激勵后輩為中華民族復興而不懈奮斗。
本刊獨家原創 抄襲剽竊必究
作者王濤 祖籍湖南慈利,1954年10月出生,1972年12月由山東臨沂入伍。1974年7月入黨,歷任陸軍二十師步兵五十八團二營六連戰士、理發員、衛生員、班長,1979年3月退伍,先后在臨沂市市直多家醫院工作,任放射診斷醫師、影像診斷主治醫師、影像診斷副主任醫師等。2014年11月退休。
(曹益民主編審核 趙蘇平編輯校對 徐建明編輯排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