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和白崇禧雖同為國民黨高官,但挑選妻子的眼光卻不太一樣。
同為首長夫人,郭德潔醉心政治,馬佩璋卻專注家庭,人們都說白崇禧十分敬重這位妻子,但他們的婚姻生活中也不是沒有波瀾。
收復桂林前,白崇禧為了妻兒安全,遂將馬佩璋和兩個女兒送到香港避風頭,馬佩璋日夜掛心戰事,擔憂丈夫安危。
此時,在遙遠的桂林,她的丈夫白總司令卻與另外一名女子濃情蜜意。
曾發誓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枕邊人為何突然變心,他們的關系還能挽回嗎?
01
白崇禧幼時家中條件不好,但在軍事上頗有天資,只要是他看過的兵書,都能過目不忘。
因為文化底蘊深厚,白崇禧對女人的審美也不只停留在皮囊上,他喜歡的女人必須溫柔、恬靜。
所以當時即便與夫人遠隔千里,他也不會隨便沾染風塵女子。
副官徐輝生一直想給白崇禧找一個可以陪伴他的人,可是白崇禧始終沒有接受。
收復桂林后,因軍中政務不忙,一向潔身自好的白崇禧漸漸生出了寂寞之感。
徐輝生為了討好上司,竟然決定將自己的未婚妻進獻給白崇禧。
徐輝生的未婚妻王氏為人和善溫順,不善言辭,起先她并不知道將來的丈夫竟要將她送人,所以始終沒有防備。
見了白崇禧,王氏也以為他是個普通軍官,直到一次學堂演講,她才發現自己日日相對的是白司令。
到此,她才對未婚夫的意圖了然。
只是一切為時已晚,她再不能回頭了,好在白崇禧不苛待女人,對她也很周到。
一個月后,王氏竟然有了身孕,為了方便照顧,白崇禧還另外買了一處宅子,軍務不忙時,常去探望。
王氏以為自己馬上要過上好日子,豈料幸福竟是轉瞬即逝。
02
王氏有孕的消息不知是誰傳到了香港,白崇禧的原配馬佩璋居然不顧戰亂,帶著孩子殺到了桂林。
不經原配同意私自納妾,確實是白崇禧做得不磊落。
馬佩璋未嫁前也曾因美貌遠近聞名,家境殷實的她,即使不嫁白崇禧也能遇上一個善待她的如意郎君。
可馬佩璋卻愿意不顧一切的跟他在一起,甚至過著顛沛流離,朝不保夕的生活。
北伐時仇家為了拿捏他的把柄,差點抓了馬氏全族,如果沒有外國人開的那家醫院,不敢想今日還能否相見。
馬佩璋雖然一路上很傷心,但她也不是意氣用事的人,見到白崇禧時,她已經想好了對策。
夫妻二人見面很默契,誰都沒有提起傳言中那位如夫人,可是馬佩璋因何而來,他們心知肚明。
見面后不久,白崇禧便主動提起王氏的事,不解決這個問題,他心里過意不去。
當時白崇禧遣散了身旁的下人,不僅主動賠禮道歉,還保證王氏的事都交給妻子處理,絕不過問。
看著白崇禧愧疚的低著頭,馬佩璋并沒有借機發作,而是選擇以退為進。
她對白崇禧納妾的事表示理解,畢竟自從她嫁進白家只生了兩個女兒,丈夫嘴上不提,心里未必沒有想法。
白崇禧聽后,才悄悄松了一口氣。
他隨即保證:“夫人對白家有大恩,健生永志不忘,不管孩子生下是男是女,都不會影響你我的關系?!?/p>
馬佩璋見勢也說出了自己的條件,那就是,這個孩子生下來不管男女都要記在她名下養育,她也會對孩子視如己出,至于養在別院的王氏必須給一筆盤纏遣散回家。
白崇禧本就心中有愧,正愁不知如何彌補,所以對這個王氏即使再不舍,也要應下馬佩璋這些條件。
03
十月期滿,王氏順利生下了白崇禧的長子白先道。
孩子滿月后,馬佩璋就來了,直接叫乳母帶走嬰兒,她又給了王氏一筆豐厚的錢,送她上了回鄉的馬車。
這個結果雖然算不上差,但和馬佩璋想象的日后夫妻同心的未來還是有出入,而且這個境況竟也被父親一語成讖。
其實未出嫁前,她也是滿腹詩書,花容月貌,臨近及笄,家中門檻也險些被踏破。
父親本替她相好了一位教書先生,想著二人志趣相投,將來日子也不至于憋悶。
可她卻不喜歡那位先生,雖然看著溫和,但滿腹迂腐,毫無新意。
她當時就決定如果遇不到中意的,她就不嫁,一來二去,婚事就被擱置到了22歲。
白崇禧上門提親那天,她隔著屏風偷偷的看過,一表人才,口齒伶俐是她喜歡的樣子。
可父親卻不太滿意,父親說,此人機警睿智,將來不愁成就一番事業,不過若有一日他真成了英雄,必定不能獨守一人。
不過她固執的點頭,做父親的也不想違逆女兒心意。
上花轎前,她因心中歡喜不肯哭嫁,身旁的姑姑還掐了她幾 把。
后來馬佩璋每次看到丈夫的這個長子,總會感慨當初父親的遠見。
只是當初見過幾面,寥寥幾句話竟然就已經窺見了端倪。
還好她和丈夫還有一些恩情,日子也能平靜的過下去。
幾年后,馬佩璋為白崇禧生下了兒子白先勇,后來他成為我國知名作家。
可惜,戰火紛飛的年代,歲月靜好只是人們眼前的空中樓閣。
1944年,日軍進攻桂林城時,白崇禧遠在前線,馬佩璋一個弱女子竟帶著一家幾十口人,爬上火車加入了湘桂大撤退,當時逃亡的火車上都是難民,很多人都被直挺挺的擠了下去。
當時,白崇禧的小兒子白先敬還是襁褓嬰兒,一家人能順利地到達目的地,馬佩璋吃了不少苦。
后來白先勇在書中寫道,母親是他們家的頂梁柱。
1949年,白崇禧夫婦奉命隨大部隊前往臺灣,這一去也開始了困頓的后半生。
有一次臺灣刮臺風,將他們的屋頂破壞了,屋子里面漏雨也沒人前來修繕。
但在這種條件下,馬佩璋還能樂觀的生活,一直陪伴白崇禧到她生命的終了。
1962年12月,馬佩璋病逝于臺北?;字甑陌壮珈麖拇司Υ蟛蝗缜啊?/p>
雖然做了一輩子家庭主婦,但馬佩璋卻是一個真正有智慧的獨立女性。
馬佩璋的人生經歷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要擁有智慧和豁達的胸襟,也可以力挽狂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