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月9日),湘潭大學投毒案一審開庭,公訴機關指控周某某犯故意殺人罪,量刑建議為死刑。
周某某能保住性命嗎?
鑒于湘潭大學投毒案與復旦投毒案存在許多相似之處,我們深入對比一下這兩個案件,分析一下,周某某能否保住性命。
一、相似的案情
案件事實層面,兩案呈現出驚人的相似性。
湘潭大學投毒案,周某某網購高純度秋水仙堿,投入室友張某某的麥片中,導致張某某因急性秋水仙堿中毒致使多器官衰竭死亡。
復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某某從實驗室獲取劇毒化學品N -二甲基亞硝胺,將至少30毫升二甲基亞硝胺超致人死亡劑量10倍以上的毒物,注入飲水機內,最終導致室友黃某因二甲基亞硝胺中毒致急性肝壞死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繼發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周某某和林某某的投毒行為,均構成故意殺人罪。
二、相似的作案動機
兩案都是因日常瑣事,與室友產生矛盾,而痛下毒手。
三、相似的事后表現
案發后的行為表現,是判斷被告人主觀惡性與悔罪態度的重要因素。
湘潭大學投毒案中,被害人食用被投毒的麥片入院后,周某某多次否認投毒,延誤救治,并試圖逃避法律懲處。
復旦投毒案中,在被害人入院,特別是轉入重癥監護室救治期間,林某某仍刻意隱瞞真相,任由室友在生死邊緣苦苦掙扎,表明其主觀惡性之深。
四、相似的認罪態度
被告人的認罪態度,對量刑有重要影響。
湘潭大學投毒案,周某某雖然當庭表示認罪認罰,但辯稱自己不是故意殺人,投放秋水仙堿是為了檢測藥性,試圖弱化自己的犯罪故意。
復旦投毒案林某某也曾辯稱,自己沒有殺害黃某的故意,只是借“愚人節”之機,作弄黃某而投毒。
周某某與林某某的辯解,顯然難以成立。
五、相似的被害人家屬態度
被害人家屬的態度,對是否判決死刑,有重要影響。
湘潭大學投毒案中,被害人家屬深陷喪子之痛,堅決放棄民事賠償,只要求嚴懲兇手。
復旦投毒案中,被害人家屬同樣表示,不要賠錢,只求償命。
六、相似的社會影響
兩個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引發公眾對校園安全和學生心理健康的擔憂。
復旦投毒案,林某某已經被執行死刑,這樣結果表明,法律對故意殺人等嚴重暴力犯罪零容忍的態度。
今日,湘潭大學投毒案開庭,法院也必將秉承這一態度,查明案件事實,正確適用法律,嚴格遵守法律程序,作出客觀、公正的判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