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之“學”(6)
很多家長苦惱的問題是:孩子為什么不愛學習?
解決問題很難,回答問題很簡單:缺乏學習的動力。有動力,誰不愛學習呢?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為什么學習沒動力?
回答還是一如既往地簡單:因為不知道學習的意義。
呃……解決問題還是一如既往地難。
所以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回到孔子那里,從這位萬世師表、教育界的祖師爺那里,找找答案。
你別說,還真有。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
話一如既往地短,內涵一如既往地深,爭議一如既往地多。
咱也一如既往,先簡單解釋這段話,再來說說為什么說它觸及到學習的意義乃至社會階層流動的深層問題。
這段話的解釋,是有爭議的。
一種解釋,是以學習為標準,把人進行“分等”——這就容易帶來誤會:
孔老爺子說:生來就懂人生大道的,是上等人;學習然后懂人生大道的,是次一等的人;在實踐中遇到困難,想到通過學習解決問題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難,卻不知道學習,躺平、擺爛的,就是下等人了。
是不是聽起來有點刺耳?孔老爺子有時候說話不太好聽啊,咋滴,我不愛學習就成下等人了?
別著急,孔老師罵人的時候多著呢,什么“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什么“老而不死,是為賊”……習慣就好了。
另一種解釋,則完全從學習的角度來闡釋,從“天資”上對人進行了分層:
天資聰穎,不學習就能洞察世事、明了事理的圣人;通過學習才能洞察世事的人;天生愚鈍,卻有股韌勁,能通過學習讓自己變強的人;蒙昧無知,卻又不愛學習、自甘放手的人。
簡而言之——
生而知之:“不思不勉,從容中道,圣人也”(《中庸》);
學而知之:一點就透,一學就通;
困而學之:資質愚鈍,“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孟子·告子下》)。這樣的人,“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中庸》)。
困而不學:安于蒙昧,甘于自棄。
如果你穿越回去,當面問孔子:“這兩種解釋,您老人家傾向于哪一種?”恐怕他自己也不好回答。
因為,這兩種解釋是糾纏在一起的,很難截然分開。一個人在學習方面天資甚好,在社會上獲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身處寒門,也會向上躍升;反過來,仔細觀察你見過的不同層次的人,也能發現:越是成功的、對社會貢獻大的,學習能力越強。
——這怎么分呢?沒法明確區分。
這里面還隱藏著孔老先生對社會的另一深刻思考:有沒有學習的機會,會不會學習,愛不愛學習,是社會階層流動的一個重要因素。
不愛學習、不會學習的人,很可能向下沉淪;本身就在下層的人,沒有學習的機會,很難有翻身之日。
我們都知道陳勝吳廣起義的故事。他倆是典型的下層農民。然而,看看相關史料的記載,你會認為陳勝是個普通人嗎?“茍富貴,勿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這樣的話,是普通的底層百姓能說得出來的嗎?
起義之前大打輿論戰、鼓動人心,起義時有意曲解秦朝“失期當斬”(事實上誤期并沒有這么嚴重)的政策,起義后巧妙地使用“張楚”國號,吸引對秦最為不滿的楚人響應……如果沒有超強的學習能力,這一切如何可能?
你可以說陳勝不識字,卻不能說他沒文化;你可以說他是文盲,卻不能說他不愛學習。
沒有這種學習力,陳勝即便想成為一代梟雄、政治流星,也絕無可能。
孔子當然不知道陳勝(比陳勝早了200多年),但他看得見子路的進步。
前面不是介紹過子路嗎?他初見孔子的時候,那發型,幾乎就是“莫西干發型”,甚至凌暴孔子——用人話說,就是打了孔子一頓。
孔子沒和他計較,反倒用自己的課程吸引了這個愣頭青。愣頭青入了孔門,成了弟子,還是經常讓孔子難堪,師徒倆鬧個臉紅脖子粗,是常有的事兒。
但不管怎樣,子路有了學習的機會。
很多人猜想,子路在見到孔子之前,大概率是個文盲——我不反對這種猜想。問題是——孔子的私學,不是教你“灑掃應對”的古代“小學”,而相當于古代的“大學”!
一個大學,來個文盲,您說孔子難不難。
然而學習改變了子路。從《論語》中,你不難發現,子路依然那么有個性,那么勇猛、那么“沖”,但他的不少想法、做法、說法,已經很有智慧。看完《論語》,如果有人說子路入孔門之前是個文盲,你大概率是極其驚訝的。
子路后來也從政了。從小混混,最終躍升,成為士大夫的家宰。
孔子的學生中,有富豪,比如子貢;有貴族子弟,比如孟懿子;有窮得叮當響的,比如顏回、原憲;有小混混,比如子路。
有了學習機會,而且努力之后,他的學生可以入仕,從而改變命運,階層由此實現了流動。這大概是孔子頗有成就感的地方,也是他對不學者“怒其不爭”,斥責“民斯為下矣”的原因所在。
高金國,筆名高了高,高級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歷史(12冊)》《少年讀史記故事(3冊)》《中國歷史超好看(6冊)》《人生是一場修行》《唐朝那層窗戶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32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