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科技板塊都是投資領域的一大熱點。不論是對應的指數基金,還是主動管理的主動策略基金都走勢穩健,備受投資者青睞和關注。
科技板塊是景氣度最先見到拐點的方向,科技板塊的行情的想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宏觀環境看,隨著新質生產力的提出,政策層面對于科技創新領域高度關注,對于相關科技板塊是重大利好。從產業的角度來看,AI應用和硬件創新以及自主可控等相關領域是眾多大力布局的方向。
預計國內新質生產力有望加速形成,包括AI、機器人、芯片和其他高端制造等領域有望獲得支持。特別是人工智能和半導體領域,有望繼續成為2025年的投資主線。隨著AI技術應用的加速落地,特別是在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端側模型和硬件結合等方面,國產算力和半導體設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接下來,我們逐個分析一下優秀的主動管理的科技行業基金經理們最新公布的四季報里怎么說的:
中歐時代共贏混合發起A12024年的收益率為33.6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為11.08%),基金經理為擅長科技成長領域投資的劉偉偉。他寫道“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2025年將會積極促進“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隨著經濟逐步企穩回升,更多的行業和公司將出現經營趨勢的反轉的現象。與此同時,人工智能引領的科技革命如火如荼,中國企業在不少領域已經占據領先地位。行業層面,增配了國產算力、端側硬件、汽車智能化等細分產業;個股方面,挑選了半導體、汽車電子、整車等行業” 對國內經濟走向企穩復蘇,劉偉偉充滿信心。他還認為,資本市場也有望在基本面和流動性的雙重助推下取得良好的表現。科技和內需是未來一段時間市場的主線,也將是配置的重點。
萬家人工智能混合A2024年的收益率為32.04%,基金經理為耿嘉洲,他寫道:“市場情緒在四季度經歷了從極度亢奮到消極的巨大波動,無論是過度樂觀或者悲觀都是偏離政策調整的路線和節奏的,后續會持續收斂到與政策路線比較接近的狀態。除了對 AI 進行持續配置外,在一些出現邊際變化的中小市值主題標的也進行了階段性配置,重點集中在 AI 應用、AI端側、消費電子、半導體先進代工和國產設備等方向。就中長期配置方向而言,2025 年特別是上半年的重點依然是科技成長,科重點配置方向主要包括產業趨勢確定度高的 AI 和代表泛自主可控邏輯的半導體先進代工、先進封裝和先進設備等。配置結構上
,2025年注定是越來越向應用方向傾斜”。
信澳優勢產業混合A2024年的收益率為29.11%,基金經理為吳清宇,他寫道:“從當前的流動性以及中央高層對于經濟的表態來看,當前應該處于中美流動性寬松以及中國政府陸續出臺對經濟的扶持政策的過程中,這對于國內整體經濟有望形成支撐。但隨著美國新任總統的上任和相關政策的出臺,將對國內出口形成一定的沖擊,預計后續市場震蕩將是大概率事件。24 年在AI大模型訓練相對成熟之后,有望進入各個運用領域, AIPC、AI 手機以及 AI 新硬件等 AI+領域有望受益。以字節為代表的的中國互聯網廠商加大了對 AI 的投入,因此預計也將對國產算力廠商形成利好。從選股的角度而言,仍將以基本面的成長性作為選股的主要標準,選擇成長性與估值匹配度較高的標的進行組合配置”。
梳理三位優秀的科技策略基金經理在季報中的展望,我們認為科技投資依然前景廣闊。一方面,隨著支持科技創新政策和制度的不斷完善,以AI、半導體為代表的企業將在25年迎來實質性利好,配置價值不斷提升。另一方面,科技型企業也在積極轉向應用端,龍頭企業紛紛入局,加大資本支出和投入,有望在新的領域開拓增長點,進一步提升企業價值和投資回報。
當然,投資者也應清醒認識到,科技投資本身屬于高風險投資。市場環境的變化、政策的變動以及企業經營情況的波動等因素,都可能影響股票的價格表現。尤其是面對變化的外部環境的時候,科技股往往大起大落,讓投資人猝不及防。因此,在科技投資中,選擇優秀的策略基金,同時控制好倉位和回撤,通過更加科學合理的投資組合,以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實現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