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是一件人生大事,也是件值得高興的事。
在結婚的一些習俗上,每個地方都是不一樣的,少去參與的年輕人也不懂,在結婚時就要問問家里的老人,看看這些習俗要怎么弄。
避免自己把習俗給弄錯了,到頭來連親戚感情都破壞了。
安徽就有位男子是這樣的,不和長輩商量就想當然,最后里外都不是人。
“想把喜氣帶給家族的每一個人,最后落得這樣的下場,我做錯了嗎”
1月31號,大年初三的這一天,男子看著滿地的喜字,讓他感覺人間不值得了,本來是想著讓親戚也跟著高興,也跟著粘一點點的喜氣,一大早就去忙活了,卻換來了這樣的結果,讓他感覺是挺傷心的。
“謝謝你們給我提醒,也謝謝你們對我的教誨,以后不會再犯同樣的錯”
雖然字看著是知道錯誤了,不過跟上段話連上,感覺就是說反話的意思。
他和妻子是決定在大年初六,也就是2月3號這天辦喜事。
按照當地的結婚習俗來說,只要是自己本家的親戚,每家都上門去貼喜字的,不過他都已經38歲了,父母也已經年老不在了,沒法安排這些事情了。
這不他就自己做了決定,也沒和親友商量過,初三就上門去貼喜字。
然而都還沒全部貼完,開始就有親戚送回來,這就出現開頭的一幕。
一地的喜字放在家門口,也讓他感覺是挺傷心的。
明明就是一件大好事,為何結果會成這個樣子,他也把這事給發到網上,雖然沒說什么很絕的話,還說自己知道錯了,不過能看出是在陰陽怪氣。
因為親戚把喜字送回來,也有的不讓他去貼喜字。
在大喜的日子里面,這事換成是誰遇到了,相信也不會開心起來。
對于他遇到的委屈事,似乎也沒得到輿論支持。
1種說法是喜字買得不對,因為是要貼雙喜才對,而他貼的是單個喜字。2是有人翻了他以往的發文歷史,覺得他是二婚不應該去貼喜字。
因為農村都是比較忌諱的,二婚的喜字都不讓貼的,也不愿意粘二婚的喜氣,只有頭婚才愿意粘這個喜氣。
也有人覺得不管是什么情況,在貼喜字前就該商量好,而不是自己拍腦袋就去貼,萬一有的人不想讓你貼,又或者近期有白事不能貼。
不管是要貼喜字,還是別的習俗,肯定是要提前商量的。
如果家里的父母已經不在了,那也可以找別的親戚問下,老一輩是比較懂得這些,年輕一輩都是半懂不懂的,只知道是有這么個事,不知道什么情況不能做。
到頭來不打招呼就做了,結果就會和文中一樣,讓自己里外都不是人。
不僅是自己感覺不高興,那些親戚也不會高興,雙方關系也容易鬧僵。
大家對此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