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歡樂中國年,地道家鄉味。蛇年春節來臨,武義鄉村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縣融媒體中心全平臺推出《尋“味”鄉村之美》專欄,帶你尋找鄉村年味,感受家鄉變化。
年味去哪兒了?
許多人記憶里的年味
藏在年貨 春聯
年夜飯壓歲錢中
也灑在拜年的路上
每個人,都有各自不一樣的年味記憶。這個春節假期,不少人走進履坦鎮壇頭村尋年味、覓鄉愁。
“這里就是以前最熱鬧的五圣堂弄,我們最喜歡到這里來逛的”
“小南門這個橋是我們到壺山小學讀書時每天要經過的”
“我小時候就住在顧宅巷,有一家做豆腐湯的很好吃……”
走進壇頭村的朱志強民俗畫館,十多位市民游客圍著《民國武義縣城風情圖》尋找著兒時的記憶。
這幅長3.6米,寬1.8米的縣城風情圖,將橫貫武義老城的壺山老街、橫街,以及鳴陽樓、徽州會館等老一輩武義人熟知的建筑、自然景觀一一呈現在紙上,讓市民游客仿佛穿越回到了武義古城的繁華生活。
在墻上懸掛著的一組《年味》民俗畫同樣也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謝年、拜年、迎龍燈、看社戲……一筆一畫,充滿“年”的趣味。市民王先生說,《起糕干》這幅畫讓他想起了小時候家里會做很多糕干招待親朋好友。“看到這幅春節民俗畫,想起來小時候和家里人一起烤糕干,剛剛烤好的糕干顏色金黃,香甜又松脆,還有芝麻撒在上面,很好吃。”
“這些民俗畫,都是舊時春節圖景,很多畫面如今已難得一見。”畫家朱志強說。在他看來,用畫筆描繪年味,這本身也是一種年味。除展出作品外,他還為孩子們準備了新年臉部彩繪活動。楊梓凌小朋友說:“我通過這些畫了解了過年還有很多的習俗,臉上還畫了金蛇,希望我們新年快樂,開心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