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9月,一場超五千人的“大戰”在湖南省永興縣馬田鎮的兩個村落間爆發。土炮、土槍、雷管齊上陣,兩村對陣之地是尸山血海、血肉橫飛。
最終,為了平息這場沖突,武警部隊都出動了。兩個村子間究竟有什么樣的糾葛竟然值得用上千人的血肉去平?
村與村的戰爭
兩個村子一個是馬田村,一個叫井崗村。兩個村子的糾葛要從民國那會兒說起。民國17年秋,馬田村的劉胡亮衣錦還鄉了。他當上了國民黨的中校團長,下面帶著幾百號人。劉胡亮帶著人馬回鄉的頭一件事就是借著“清剿共黨”的名頭包圍了隔壁井崗村,制造了一起圖存慘案。17個年輕漢子在劉胡亮的槍口下喪命,世仇這便結下了。
新中國成立后,兩村間關系依舊緊張。據當地村委上交到當地政法部門的報告來看,兩方都濫施殘暴,無數村民因此或死或傷。然而受宗族勢力影響,當地的政法部門里積攢了不少雙方的訴狀,可鮮少有被處理。
上級政府派人來協調,也被村里人擋了回去。雙方積怨越來越深,馬田村和井崗村的宗族械斗最終釀成了一場空前的“大戰”。
1993年8月到9月間,兩村又爆發了多起沖突,兩方各有村民受傷。于是9月11日,馬田村開炮了,兩枚炮彈直直轟向了井崗村。
井崗村村民立馬奮起反抗,幾百名村民荷槍實彈,制高點上還架起了槍炮。兩方的火拼徹底讓人喪失了理智,戰斗迅速升級為“步炮協同作戰”的軍事化沖突,戰斗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宗族與禁槍
34小時里,兩邊炮火晝夜不停,不斷有人受傷,又不斷有村民被武裝起來。甚至,馬田村怕自己不敵,還特意從周邊村子里協調到了1500名援兵和大量物資。地方政府收到消息后立即派人來調停,然而打紅了眼的村民卻并不是靠人三言兩語就能勸下來的。
無奈之下,武警部隊出動了。只是為了保證民眾生命安全,武警部隊僅被允許攜帶催淚彈等非致命武器。萬幸,村民見到武警部隊最終還是散了。
局勢被控制后,警方進廠收繳了武器。這下可把人驚呆了,收繳上來4部炮車、95門土炮、233公斤炸藥等。雖然只是民間自制的,可這火力也堪比一支部隊。這讓中央有了思考,民間到底該不該禁槍。
民間之所以有槍支,還是抗戰那會兒遺留的問題。那時候炮火連天的,為了抗擊日軍,幾乎每個村子都會保有槍械。而后來因為國家社會沒有禁槍的傳統,中國也就沒有出臺相關政策。
可如今卻發現,民間的槍支竟然可以武裝出一支部隊,這些民間槍炮就成了威脅社會穩定的毒瘤了。于是在1996年,中國正式頒布了《槍支管理法》,全面禁止民間持有槍支。這一政策有效減少了槍支泛濫,降低了惡性犯罪事件的發生率,為社會穩定奠定了基礎。
1993年湖南兩村械斗事件讓中國意識到了槍支泛濫對社會安定的威脅,進而推動了禁槍政策的實施。除此以外,人們也開始思考宗族勢力對農村基層治理的影響,加強基層治理、完善基層法律制度也成了地方工作的重點。
參考文獻:
[1]躍輝 ,肖笑.悲愴馬田鎮[J].檢察風云,1994(11):37-4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