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一視財經 翊天
編輯 | 西貝
DeepSeek之崛起,讓全球投資者神經“劇烈跳動”。
一時間,長線資金開始重新審視中國資產的深度價值,逐漸摒棄地緣格局下的“投資偏見”。
投資者猛然發現:中國本土公司的前沿科技研發水準,以極其低調的方式搶占全球市場份額,讓諸多海外行家倍感意外。
DeepSeek引發的“意外事件”,進一步撬動權益投資市場版圖,沖擊著固有的思維體系。
中國本土的基金經理群體中,悄然涌現出“先知先覺”的操盤手,早在過去一年就已經感知到新興資產的爆發性機會,并為投資者斬獲了成長型收益。
實際上,中國公募市場的“變奏時刻”出現了!
全球競逐前沿科技
AI引爆全球投資圈的速度超乎預期。
投資者突然發現一個困境:追不上!趕不上!
資金的狂熱炒作程度,讓很多普通投資者望塵莫及,稍有不慎就會掉入“買在高點”的陷阱。
此種“尷尬”背后,除了技術性突破,亦有大資金主導的“羊群效應”、移動互聯網的超速信息傳播、散戶投機與糾結心理的共同交織。
普通投資者在獲取高額回報的心理驅使下,圍繞前沿科技的跟風炒作總會“敗興而歸”,最終淪為主力資金的“接盤俠”。
全球各路資金競逐前沿科技機會之時,普通投資者通過主動管理型基金配置資產,是性價比最高的路徑。
配置科技股,成為基金凈值曲線浮動的關鍵動作。
以對沖基金為例,東方港灣的掌門人但斌早在2023年初期就發現了英偉達的爆發實力,一直將其作為頭號重倉股,并在2024年一舉奪得中國私募冠軍。
但斌近日還表態:“DeepSeek的成果會增加全球AI算力的需求,而非減弱。”
再看“木頭姐”凱西·伍德(Cathie Wood)——美國癡迷科技投資的基金經理,她操盤的創新主題基金ARKK過去一年收益超過30%,核心持倉是特斯拉、Zoom、Coinbase等科創企業。
再看公募基金市場,據 Wind 數據終端顯示,今年 1 月份位列市場業績前五強的產品收益均超 25%,最高者收益率接近 40%,大幅超越過去兩年公募行業的開局表現。
在眾多基金經理中,鵬華碳中和基金,基金經理在去年四季度末寫道:“人形機器人和無人駕駛為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公司帶來新的成長空間。”暫列行業收益第二位的永贏先進制造基金為例,則在去年四季報直言:人形機器人板塊是未來十年大級別beta機會,機器人行業的‘iPhone 時刻’或將來臨。”
嘉實基金的歸凱長期專注于科技領域投資。他管理的多只基金在科技股投資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對科技行業的發展趨勢有著深刻的理解和判斷。他善于挖掘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企業,通過長期持有分享企業成長帶來的收益。
可見,目前的公募們提前感知到了人形機器人的潛在爆發力,而如今DeepSeek席卷全球后,他們或許又找到了新的投資線索。
據天天基金網,偏股混合基金今年年內收益前100名的產品,收益率均超20%,可謂迎來了超預期的開門紅!
上述收益數字對于過去三年則有著行業年度收益的平均水準,也側面說明牛市初期的氛圍愈來愈濃。
換言之,年內凈值曲線的攀升需要基金經理的提前布局,而非通過追漲捕獲收益,因此基金經理對新興產業的預判力顯得尤為重要。
中歐基金科技戰隊的鐘鳴,她管理的中歐內需成長混合近一年收益率高達 45.71%(截至 2025 年 2 月 14 日)。鐘鳴長期深度覆蓋汽車、機械設備、家用電器等大制造行業,并將投資視野拓展到泛消費領域,如社服、互聯網、紡織服飾、商貿零售等。此外,邵潔管理的中歐智能制造、馮爐丹管理的中歐數字經濟,近一年同期凈值收益分別達到 79.77%、53.83%。
A股投資“變奏時刻”
權益投資需要有“先見之明”,操盤者角色應當是價值發現者,重倉價值飛躍的機會,而不是盲目跟風、人云亦云。
對于A股市場,最核心的收益來源就是成長股的價值迸發,這是中國股票對全球長線資金的關鍵吸引力。
通俗一些來講,A股總能“不經意間”醞釀“成長股盛世”,為投資人提供徹底性改變財務狀況的機遇。
比如:2009年-2015年小盤成長風格主導市場,這個階段中國流動性充裕,觸摸屏手機技術興起,蘋果產業鏈、手游、互聯網金融機會接連爆發,推動成長股價值大幅攀升。
再如:2019年-2021年A股上演指數級牛市,這期間半導體國產化進程加速,新能源車和光伏行業盈利增速顯著,由此科技與新能源成長風格的基金成為賺錢利器。
又如:2022年-2023年股市波動加大,全球地緣格局顛覆性重塑,很多基金的凈值曲線“一蹶不振”。但敢于押注小盤成長股的基金一枝獨秀,特別是新能源與TMT行業高景氣帶來局部性機會,加大考驗了基金經理的選股功力。
近期,成長風格再次回歸A股,背后不僅有DeepSeek的技術實力與民族自豪感的推動,亦有低利率環境的支撐、風險偏好的大幅提升。
高盛集團最新對客戶表示:人工智能有望為中國權益市場吸引2000億美元,也就是折合萬億元人民幣量級的資金凈流入,并預判滬深300指數具有19%的上漲空間。
對沖基金大佬達利歐(Ray Dalio)近日表態:中國在芯片應用上實現了領先,未來會看到中國更多的機器人應用。
換言之,DeepSeek為投資者敲響了A股“變奏音樂”,因此需要基金經理敏銳地捕捉更加細分的投資機會。
不少基金經理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投資機會。中歐基金經理鐘鳴在 2024 年基金四季報中就寫道:“非常關注智能駕駛和人型機器人作為 AI 垂類應用的落地情況,他們將實現 AI 與人類生活的有機融合,不只是會思考會分析的大腦,將會勞動、會作業。” 同時,她還前瞻性地判斷:“在 AI 領域,國內外龍頭企業的技術代差并不顯著,各有優劣,這些領域誕生的將是全球級別的龍頭??????很多行業的格局在朝著有利于頭部份額提升的方向演變。”
重塑“資產籃子”
如上文所述,中國權益投資的 “變奏時刻” 已經到來,投資者的資產配置理念也需要與時俱進。
普通投資者可以考慮配置成長基金,深度參與新興科技公司的價值增長。優秀的基金經理憑借對科技產業鏈的深入了解,能夠精準篩選出具有潛力的成長型企業,為投資者創造多元收益,降低單一投資失敗對投資組合的影響。
當然,成長策略基金風險較高,凈值波動較大,需要投資者具備一定的耐心,給予基金經理足夠的時間,以共同享受復利增長的成果。
對于廣大基民來說,權益投資的價值飛躍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顯現。借助嗅覺敏銳的基金經理進行長線投資,將更有可能實現財務自由的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