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生活方式的變革,眼科疾病的發病率呈現出顯著上升的趨勢。電子產品的普及與大眾用眼習慣的改變,進一步加劇了這一現狀。在此背景下,眼科專業領域不斷進步,新藥研發層出不窮,為眼科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更多選擇。然而,如何在眼科臨床實踐中科學、合理地選用藥物,確保用藥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成為眼科藥學團隊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本期《藥有作為》專欄,我們邀請到天津市眼科醫院馬一平主任藥師,就眼科合理用藥的挑戰與策略進行深入探討。馬主任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獨到的見解,為我們揭示了眼科合理用藥的現狀與挑戰,分享了提升用藥合理性與安全性的有效策略,并就藥學服務在眼科醫療中的重要性、眼科藥師的專業發展與角色定位等問題,提出了寶貴的觀點與建議,相信可為眼科藥學服務的創新與發展帶來新的思路與啟示,助力眼科醫療質量的全面提升。
《藥學瞭望》:馬主任,作為天津市眼科醫院藥劑科的主任,您在眼科合理用藥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見解。請問,在眼科臨床實踐中,合理用藥面臨的主要挑戰有哪些?為了提升眼科用藥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您和您的團隊采取了哪些有效的策略或措施?
馬一平主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電子產品的普及,大眾用眼習慣的改變,眼科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眼科專業不斷發展,研發的新藥也不斷上市,所以在眼科臨床實踐中,藥物選擇、用藥劑量、用藥時機、藥物相互作用以及患者用藥依從性等方面的問題,是眼科藥學團隊面臨的挑戰。為了提升眼科用藥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我們團隊采取了以下策略:
首先,我們參照《藥品臨床評價綜合指南》結合眼科藥物特點,制定了眼科藥品臨床評價標準,比如創新藥、兒童藥品、特殊包裝、劑型等。第二,及時拓展臨床超說明書用藥范圍,做好前置審方規則的維護,確保臨床用藥安全。第三,加強醫藥聯動,通過藥事管理培訓、藥師沙龍等邀請臨床專家與藥學專家共同研討眼科合理用藥及用藥安全問題,促進MDT團隊的共建。根據眼科醫院病者多、手術多、住院時間短的特點,開展藥學服務,旨在促進患者用藥合理性、安全性,提升用藥依從性。
《藥學瞭望》:隨著醫療模式的轉變,藥學服務在患者治療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作為PSM眼科藥學專業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您如何看待藥學服務在眼科醫療中的重要性?在您的職業生涯中,有哪些關于藥學服務的實踐探索或成功案例,可以分享給同行以供參考和學習?
馬一平主任:藥學服務在眼科醫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是確保患者安全用藥的關鍵環節,更是提升醫療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作為PSM眼科藥學專業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我深知藥學服務在眼科醫療中的不可替代性。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眼健康工作,制定了《“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21—2025年)》。規劃指出重視眼病前期因素干預,注重醫防協同、急慢分治,加強眼健康科普宣傳教育,強化每個人是自己眼健康第一責任人,推動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共享的氛圍。
我們團隊在藥學服務方面進行了諸多實踐探索。例如,我們建立了眼科慢病管理系統針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青光眼、干眼等眼科慢性病開展藥物治療管理工作。設立藥學門診進行患者用藥指導、多病用藥的重整、患者用藥的教育等。并且通過系列宣教活動,開展眼藥正確使用路演和合理用藥知識的普及,建立患者用藥咨詢群,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向患者普及眼科及用藥知識,解答患者疑問,提高了患者的防病、治病和自我管理能力。這些實踐探索不僅取得了顯著成效,也為同行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藥學瞭望》:在當前醫療環境下,眼科藥師的專業發展和角色定位備受關注。作為碩士生導師和多個藥學專業委員會的委員,您認為眼科藥師應該如何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以適應醫療行業的發展需求?同時,您認為眼科藥師在醫療團隊中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患者和臨床?
馬一平主任:在當前醫療環境下,眼科藥師的專業發展和角色定位確實備受關注。我認為眼科藥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眼科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實踐經驗的積累;二是關注行業動態和最新研究成果,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三是積極參加各類學術交流活動,與同行交流切磋,共同提升專業素養。
在醫療團隊中,眼科藥師應該扮演多重角色。首先,作為藥物的專家,我們要為臨床醫生和患者提供準確、全面的藥物信息,協助制定個性化的用藥方案。其次,作為患者教育的重要力量,我們要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普及用藥知識,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此外,眼科藥師還應該積極參與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為推動眼科藥學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同時,我們也可以探索與中醫眼科等領域的合作,研發適用于眼科的中藥制劑,滿足臨床需求,為患者疾病治療帶來更多的可能。通過這些努力,我們眼科藥師可以更好地服務于患者和臨床,實現自身的價值。
添加藥學瞭望管理員
進入學術交流群
《藥學瞭望》征稿邀請
01.投稿內容
征稿內容不限于:研究進展、團隊科研成果、臨床用藥經驗分享、典型病例解讀、疾病診治經驗、人文故事等
02.聯系人
投稿 | 學術報道 | 合作
投稿聯系人:劉老師 15201320201(微信同號)
投稿郵箱:contact@siri.ntesmail.com
(來源:藥學瞭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