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發現更多城市之美
來到辛集,若是想獵奇當地特色小吃,必須得來舊城轉轉。作為辛集有著一千多年縣治歷史的舊時縣衙,舊城鎮不僅沉淀著悠久的歷史底蘊,也隱藏著辛集地道的民間飲食文化。“舊城有三怪,秦椒料里沒秦椒,豆腐腦里沒豆腐,雞蛋蛤蟆里沒蛤蟆”,這句民間諺語所講,正是辛集舊城鎮流傳久遠的老美食——勤腳料、后悔湯、雞蛋蛤蟆。
“秦椒料里沒秦椒”
01.
辛集人口口相傳的“秦椒料”,實名為勤腳料,是一道歷史悠久的舊城名吃。勤腳料的開創與舊時物質的匱乏和餐飲業的艱辛有關。廚行自古被稱為“勤行”,因廚子需嘴勤、眼勤、手勤、腳勤,辛勤勞苦地謀生。相傳勤腳料是從勤行的下腳料加工而來,利用做主菜時剩余的蛋肉、蔬菜與豆制品等燴制一大鍋湯食,風味獨特又便宜實惠。而諺語中與“勤腳”同名的“秦椒”,則指陜西關中一帶種植的辣椒,后在辛集廣泛種植,個小辣味重。
關于勤腳料的主要原料,人們有一句風趣的順口溜:“腥油渣、大蔥花、紅白豆腐、黃豆芽、沒有丸子泡,不叫勤腳料。”勤腳料也早已不用廚房邊角料制作,而使用新鮮食材烹飪。驅車從舊城大集駛入質樸的老街,不一會兒便抵達位于鎮東南角的占民飯店,這里還藏著勤腳料最為地道的風味。占民飯店由賈占民所開,店面還保留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面貌和格局,通透但頗具年代感的外窗面上貼著“方便快餐”“經濟實惠”“雅座空調”“酒席喜宴”等老式字樣,雖已掉色斑駁,卻仍可見飯店的年歲與店主的用心。
透過老式的“出飯口”,可以看到賈占民烹飪勤腳料的全過程。他身穿質樸的灰色上衣,麻利地系上圍裙,熱鍋放油,撒入蔥蒜炒香,調醬,加水煮開,緊接著放入豬血、豆角、西紅柿、豆腐、木耳、肉丸和豆芽等配菜,熟練地調味與勾芡后,一盆地道美味的勤腳料便制作完成。剛出鍋的勤腳料食材鮮亮,湯汁泛著誘人的色澤,引人垂涎三尺。夾上一顆肉丸,入口Q彈嫩滑,吸飽湯汁的肉丸在舌尖迸發著濃郁的鮮香,再配上一口豆芽與木耳,爽口過癮,直叫人一筷接一筷停不下來。
“除了勤腳料,里脊帶汁兒也是舊城的名吃呢!”他熱心地介紹道。辛集人愛吃里脊肉,或許源于其肉質的嫩滑鮮美,這道里脊帶汁也藏著同樣的美味密碼。將里脊肉切片,裹上雞蛋與面粉調好的芡汁,再將花椒與大料與油炒香,倒入處理好的里脊肉,過油炸制后撈出,便完成了美味的第一步。
里脊肉“帶汁兒”的秘訣,還在于下一步的勾芡。以精鹽、醬油、醋、蔥花與蒜瓣爆炒熗鍋,加湯成汁,再倒入炸好的里脊肉,放入香油、蔥末與香菜等調味,便可裝盤出鍋。一時之間,整個廚房都彌漫著鮮香的肉味。里脊肉裹著滿滿的湯汁,送入口中,松軟鮮嫩,配上一勺熱湯,夾上一口炒餅,馥郁濃香的味道令人難以忘懷。直到現在,還不斷有辛集市區與石家莊的一些老食客,專程驅車前來,就為嘗嘗占民飯店的勤腳料、里脊帶汁與水氽丸子。
“不吃后悔,吃了也后悔”
02.
李七飯店是舊城鎮的一家經營了幾代人的老飯店,正值中午飯點,店里的一張張圓桌坐滿了人。“老板,來一碗后悔湯!”我迫不及待地點餐。“好嘞!”只見他熟練地夾上一塊塊炸面筋,再輕快地翻動著一鍋醬色的熱湯,舀入碗內,澆上醬油、醋、香油和香菜等調料,不一會兒,一碗后悔湯便端到了眼前。
后悔湯,真如當地人調侃的“吃了也后悔嗎”?碗中的炸面筋已浸滿湯汁,輕輕舀一勺送入口中,酸甜的湯汁順滑爽口,而炸面筋更是為口感填色,酥香無比,咀嚼的每一瞬都是新奇的味蕾體驗。在辛集,人們喝后悔湯鐘愛配上一碟現烙的蔥油餅,夾一塊酥軟噴香的小餅,再佐以潤口的后悔湯,別提有多愜意。誠然,吃過一次后不禁感慨:“后悔湯,不吃才后悔!”
這碗湯看似平常簡單,制作起卻有不少講究。據老板所說,店內每天從早上四點半開始準備一天的餐食。制作后悔湯的步驟從和面開始,再將和好的面團用水揉洗,洗出的面筋與留下的面筋水都大有用處。蓬松的面筋用以炸脆,面筋水則用來熬湯。由于后悔湯醬色的湯汁看起來和豆腐腦十分相像,于是便有了“豆腐腦里沒豆腐”這一民間諺語。
在從前物質匱乏的年代,“豆腐湯”里沒有多少菜肴,充其量只是一碗湯,可它美味可口,所以若見到它不嘗將感到后悔;而后悔湯難以充饑,不如吃點其它食物飽腹,吃了也會感到后悔。這便是后悔湯“吃了后悔,不吃也后悔”諺語的由來,與當時平民百姓在吃飯上注意實惠息息相關。如今,生活條件提高了,制作后悔湯的面粉與食材也比從前更精細,但一碗后悔湯在辛集人心中的情感卻始終如一。
“雞蛋蛤蟆里沒蛤蟆”
03.
除了家常菜與湯食,舊城鎮的一道早餐也在三大怪之列,這便是雞蛋蛤蟆。“雞蛋蛤蟆”一詞與形狀有關,炸過的面食酷似一只蹬著四肢鼓氣的蛤蟆,于是便有了這一接地氣的名字。在舊城鎮的國道邊有家早點店,能吃到辛集正宗的雞蛋蛤蟆。王家早點開在國道的轉彎處,一架簡易的塑料棚,一張質樸的長桌,一口油黑發亮的老鍋,仿佛無聲地訴說著經年累月的早餐制作日常。
店老板姓王,與妻子一同經營這家早餐店,老板負責炸制各類面食,老板娘則忙著招呼與上菜。“滋滋滋……”熱油的香味勾動著早晨的味覺神經,老板從面團切下一角,搟成長條形的面片,在案板上將面片的四角拉成長腿狀,再放入滋滋作響的油鍋。隨著筷子的快速翻動,面片像一只鼓氣的蛤蟆不斷膨脹,待完全鼓起,則撈出放涼。“接下來的一步也很關鍵呢!”老板分享道,他快速地將“蛤蟆皮”撕開一口,敲開一顆雞蛋,快速地打入面皮中,另一只手快速揉按著,使蛋液充分散開,再放入油鍋內炸制。
炸好的雞蛋蛤蟆色澤金黃,誘人垂涎,散發著油香與蛋香,分量十足。輕輕咬上一口,外皮酥脆,內層則是香軟蓬松的面質,再吃一口,口腔內充斥著濃郁鮮美的蛋香,油而不膩,配上一碗現磨豆漿,不但飽腹更是舒心。除了雞蛋蛤蟆,自家磨的豆漿和豆腐腦也是頗受食客歡迎的必選美味,醇香天然的豆香,鮮美無比的雞蛋香,與焦嫩可口的酥香,共同組成著老舊城人對于一份早餐的享受之道。
不論是鮮美豐富的勤腳料,酸甜可口的后悔湯,還是酥香誘人的雞蛋蛤蟆,特別的菜名賦予著舊城美味特別的“初印象”,而質樸的食材,家常的做法與獨特的風味,更是流傳著歷久彌新的飲食智慧,成為幾代辛集人心中割舍不去的味蕾記憶。問舊城有哪“三大怪”?辛集人每每提起菜名,更是提起一種自豪,一份鄉愁。
發現城市之美
“發現城市之美”項目組織專業采編團隊,實地走讀中國各地,系統收集和發掘每個地方已經消失或即將消失的原生態文化,以原創圖文書籍、主題紀錄片、自媒體、文創產品等為載體,打造中國最大的原生態文化素材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