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搞懂:邊上和中間的豆腐,差別在哪兒?
咱們在市場上常見的豆腐,大多是一大板一大板賣的,一塊板子上能切出十幾塊。別小看這位置差異,豆腐的狀態還真不一樣。
邊上的豆腐,因為直接挨著豆腐板,水分蒸發得比中間快一點,所以摸起來會更緊實,表面也相對干爽。
你用手輕輕按一下,回彈比較明顯,不容易碎。這種豆腐的豆香味會稍微濃一點,因為水分少了些,味道更集中。
但缺點是如果存放時間稍長,邊上的豆腐容易變干,尤其是夏天天熱,暴露在空氣里的時間久了,表面可能會有點發硬。
中間的豆腐就不一樣了,被周圍的豆腐包裹著,水分保留得更足,摸起來軟軟嫩嫩的,按壓的時候彈性沒那么強,但口感更嫩滑。
切開來看,中間的豆腐氣孔更細密均勻,吃起來水汪汪的。不過也正因為水分足,中間的豆腐更容易滋生細菌,夏天如果沒保存好,比邊上的更容易變質,買回家得趕緊吃。
夏天挑豆腐,位置重要,這3點更關鍵
其實不管挑邊上還是中間,首先得保證豆腐新鮮。夏天溫度高,豆腐作為高蛋白食物,特別容易壞,學會這幾招,才能買到好豆腐。
看顏色:新鮮的豆腐應該是奶白色或淡黃色,帶著自然的光澤。如果看到豆腐顏色發灰、發暗,或者有發黃、發綠的斑點,千萬別買,這大概率是不新鮮了,甚至可能已經變質。
那種雪白得晃眼的豆腐也要注意,可能是加了漂白劑,自然的豆腐不會這么“慘白”。
聞氣味:拿起豆腐聞一聞,新鮮的豆腐只有淡淡的豆香味,清爽自然。
如果聞到酸味、餿味,或者別的怪味,說明已經壞了,再便宜也不能要。
還有些豆腐會有一股淡淡的堿味,這是制作過程中堿沒處理好,雖然能吃,但口感會受影響,最好也別選。
摸手感:用干凈的手指輕輕摸一下豆腐表面,新鮮的豆腐表面濕潤但不粘手,按壓的時候有彈性,松開手能慢慢回彈。
如果摸起來粘乎乎的,或者按壓后直接塌下去沒回彈,甚至有點出水,說明豆腐已經不新鮮了,夏天這種豆腐買回家放不了半天就可能壞。
不同做法,選對位置更好吃!
其實“邊上好還是中間好”,還得看你買回去怎么吃。選對了位置,做菜會更順手。
如果想做煎豆腐、炸豆腐,選邊上的豆腐更合適。緊實的質地經得起高溫煎炸,不容易碎,煎出來外焦里嫩,金黃誘人。
要是用中間的嫩豆腐煎,很容易煎散,變成一鍋豆腐碎。
如果想做豆腐湯、豆腐腦、涼拌豆腐,中間的豆腐就更出彩。
嫩滑的口感煮在湯里入口即化,涼拌的時候也更容易入味,吃起來水嫩清爽。
做豆腐腦用中間的嫩豆腐,攪碎后口感更細膩,不會有硬塊。
夏天買豆腐還有個小竅門:盡量早上去買,這時候的豆腐最新鮮,是當天剛做出來的。
買的時候少買勤買,一次別買太多,最好當天買當天吃。如果吃不完,用清水泡著放進冰箱冷藏,每天換一次水,能多放一兩天,但千萬別直接敞著放冰箱,容易串味還會變質。
原來買豆腐還有這么多講究,不是隨便拿一塊就行。下次去市場,不妨根據自己的做法,看看顏色、聞聞氣味、摸摸手感,再選邊上或中間的豆腐。
夏天吃點新鮮豆腐,不管是煎是煮,都清爽又營養,學會這些小技巧,再也不怕買錯豆腐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