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誠在過去就以敢于堅持真理、敢講真話、敢于建言著稱,1978年重返工作也不改原來“剛正不阿”的本色,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許多人不敢也不想做的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中。三年間,劉少奇、彭德懷等人都因他而平反。可唯獨有一人,成了黃克誠心中的永遠遺憾——粟裕。
黃克誠人生的鏡子:為眾多干部平反
黃克誠在黨內向來是個敢說、敢做的直性子。1930年黨中央受“立三路線”(李立三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影響決定集中兵力攻打武漢。可時任支隊政委的黃克誠卻不同意這一計劃并提出了想法——他認為在缺乏攻堅武器和實力的情況下攻打大城市只會徒增傷亡,只有失、沒有得。可他的意見沒有被采納,還因這一反對意見而被降職為團政委。
可出于對祖國的愛和對黨的忠心,黃克誠“吃虧”后也不改敢于直言的性子。1932年黃克誠在贛州戰役中五次向彭德懷建議撤軍,結果被缺乏降為普通士兵。但事實證明黃克誠又說對了,彭德懷在事后也承認了其建議的正確性。
黃克誠從來不認為自己敢于諫言是壞事,也從不因為時勢而屈服。1959年,黃克誠因支持彭德懷而被打成“反黨集團”成員。接下來的近二十年里,黃克誠起起伏伏,身上卻總背著一些冤屈。而正是這樣的經歷,黃克誠更加重視“公正”二字。
看見那些蒙冤的人,便像是看鏡子里的自己。1978年,任中紀委常務書記的他立馬將個人遭遇轉化為推動正義之動力,著手平反工作。
黃克誠的案頭最多的就是申訴信,而那一堆堆小山中間就是埋頭的他。為了能盡快讓無辜的人洗脫冤屈,黃克誠每日連軸轉十幾個小時是常態,甚至還因過度勞累病倒了。
但付出也換來了回報,在黃克誠的主持下,劉少奇、彭德懷等重大冤案得以平反,三百多萬人因他重獲清白身。而黃克誠本人也在黨內贏得了“秉公持正”的聲譽,一定程度上為扭轉當時社會風氣的起到了積極作用。
黃克誠的遺憾:粟裕冤案
但黃克誠的平反工作卻留下了一個永遠的遺憾,粟裕大將。粟裕大將是解放戰爭中的“常勝將軍”,指揮過淮海戰役在內的多場經典戰役。
可粟裕在1958年的軍委擴大會議上卻被扣上了“極端個人主義”“越級上報”等罪名,被徹底邊緣化。當年在批判粟裕這件事上,黃克誠也曾參與過。可為粟裕平反,黃克誠也是認真的。
黃克誠安排專人調查材料,聯合聶榮臻等將領推動審查,并公開反思1958年批判粟裕時的“擴大化錯誤”。可這些努力卻只換來緩慢的進展,因為粟裕的申訴材料總會被總政治部擱置。
究其原因卻只是私人恩怨,當時總政的負責人是韋國清,而他因解放戰爭時期與粟裕有舊怨。除此以外,粟裕平反之路難走也與一些深層次原因有關。
黃克誠未能順利為粟裕平反,心理上十分愧疚。因此,黃克誠在積極為粟裕奔走之余,在生活上十分關心粟裕。黃克誠會去粟裕家中探望慰問,主動了解粟裕的生活狀況,有沒有什么困難等等。
1984年粟裕病逝,過了兩年,黃克誠也離世了。可他的未竟之志有人繼承了,1994年張震、劉華清等人上書中央,粟裕大將的名譽最終得到了恢復。
參考文獻:
[1]何立波.黃克誠在中紀委[J].檢察風云,2008(20):66-6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