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過后不久,我新四軍的部隊基本恢復了實力,此時,駐扎在安徽繁昌縣湖陽沖一帶的新四軍7師57團2連原副指導員董南才,與連長彭伺寶一起率領全連官兵,以這里為革命根據地,我英雄的新四戰士在條件艱苦,彈藥緊缺,仍然以苦為樂,平時按時出操練兵,隊伍持續發展壯大,戰斗力不斷增強。新四軍在皖南的發展,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不斷派特務潛入新四軍中偵察情報,由于新四軍完善的體制,這段時間的特務來一個就被抓一個,基本無所遁形。
這一天,董南才外出到街上辦事,在一片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突然發現一張非常熟悉的面孔,那是自己當新四軍戰士時多次在臺上作報告,顯得非常威武的縱隊副司令員趙凌波。前不久上級對各部隊通報,趙凌波出賣了大量的新四軍的重要情報,已經成為一名可恥的大叛徒,正想方設法要對他進行抓捕。
他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呢?董南才心里不免有些忐忑,但他很快控制住了情緒,他不愿意打草驚蛇,于是假裝不知道趙凌波已經叛變,走上前去對他尊敬地說道:“趙司令,你怎么來到這里?”
趙凌波一見到曾經的下屬認識自己,臉上先是掠過一瞬的驚恐之色,狡詐多變的他隨之馬上冷靜下來,裝著十分熱情地見到故人的樣子,說道:“那次事件后,我被敵人抓住,一直被關押在監獄里,受到了慘無人道的折磨,就在前幾天,我趁敵人不注意的空檔,這才溜了出來!這不,來尋找組織,現在好了,終于找到了你們。”
此時的董南才一心想的是與之周旋,裝出同情的樣子,說道:“那你一路上已經吃了不少苦吧!”就熱情地邀請他一連部,一定要款待自己的老上司,趙凌波看到董南才那真誠的表情,便深信他肯定不知道自己的過往,于是,表現得堅貞不屈,說:“只要能回到部隊,就算是吃再多的苦也值得!”便欣然應邀前往。
董南才將趙凌波請進連部,給他斟茶倒水,準備了一頓豐盛的飯菜,飯桌上,董南才感慨地對人說起自己在皖南事變中脫險的經過:當時,董南才所在的教導總隊轉移到涇縣茂林地區石井坑時,敵人向石井坑東南主峰東流山發起猛烈進攻,我軍因眾寡懸殊,軍部受到嚴重威脅,不得不退到二峰。晚上,五團傷亡慘重,團長與國民黨軍短兵搏斗時壯烈犧牲,全團只剩下幾十人。
半夜時分,被打亂的隊伍退到山下面,董南才想集合部隊清點人數,結果指揮所空無一人,與上級失去了聯系,只剩下三人的董南才為了減小目標,找到一農家換了便裝,向丁家渡方向轉移,期間一位農民大伯將三人藏在閣樓上,避開了敵軍和鄉公所的搜捕,然后讓多天沒有全眼的他們睡了一個安穩覺,吃了一餐飽飯,次日終于渡過青弋江,找到了部隊。
說到這里,董南才頓了頓,動情地說,我們的人民群眾多好啊,在危難時期冒死相救,等到革命勝利后,一定要報答這位恩人,言語中充滿了對這位救命恩人的感激之情。接著對趙凌波說道:“趙司令,您能給我說說您是怎么越獄的嗎?”
趙凌波聽到董南才脫險的故事也無比感慨,當聽到問自己時,一時驚慌失措,忙說道:“都已經過去了,沒什么好說的。”“是啊,只要趙司令平安回來,就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董南才點了點頭,又說道:“趙司令,為了您的安全,我們作為的下屬,有責任保護首長,為此,我決定把你送到團部保護。”
此時的趙凌波,擔心的是團部有沒有人知道他當了叛徒,要是都像董南才一樣就好了,一方面從這里逃出去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想在去團部的路上尋找機會溜走,更重要的是他懷著僥幸心理,應該團部沒有知道叛逃的事實,這樣便可以打進新四軍內部,從而收集更多更重要的情報為新主子服務。基于這些因素,趙凌波硬著頭皮,在董南才的親自護送下,來到了57團團部駐地無為縣東鄉。
到了團部,果然如趙凌波所愿,所有的人都對這位首長格外熱情,絲毫沒有知道他過往歷史的痕跡,特別是57團梁團長,親自出門迎接他,還為他準備一桌飯菜,說是為他接風洗塵,席間,梁團長提出你是如此高級別的干部,要送到7師師部進行職務安排,趙凌波聽后心中暗暗叫苦,但他說的是入情入理,他作為一名曾經的旅級干部,只有師部才有資格給他重新安排,團部顯然是太低了。
次日,梁團長令副團長帶偵察班護送趙副司令,前往無為縣北鄉大俞家崗七師師部。他們一路上對著重是客客氣氣,但狡猾的叛徒還是覺察到了危險,這天拂曉,一行人來到石澗埠附近路旁休息時,趙凌波提出要上廁所,隨后飛奔向國軍黃洛河據點跑去。在數次口頭警告無效之后,后果可想而知,一通槍聲之后,叛徒被他們擊斃。事后報告了師部;師里派人去實地驗尸后,報告了軍部;這個叛徒得到了應有的可恥下場。
趙凌波,四川瀘縣人,曾用名趙林波、林卜,早年參加川軍,與紅軍作戰時被俘參加紅軍,因一手持軍號、一手持槍戰斗而出名,先后擔任紅二十五軍經理處政委、第223團政委,鄂豫陜省委委員,參加鄂豫皖、鄂豫陜邊區的反“圍剿”和紅二十五軍長征。到達陜北后,任紅十五軍團第75師政委,參加了勞山、直羅鎮、東征、西征戰役。
抗日戰爭爆發后,作為紅軍師政委一級的他,改編之后擔任八路軍115師344旅687團副團長,后派到新四軍任3支隊參謀長,江北指揮部成立后,趙任新四軍司令部參謀處處長。皖南事變爆發時,趙凌波是新四軍第一支隊副司令員。在突圍過程中,本來司令員命令一團攻打舉山,占領制高點。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該團成功奪占舉山,準備向星潭鎮進軍,和其他部隊會師。
然而,激戰過程中,一縱由于電臺毀壞,與軍部失去了聯系,趙凌波奉命去聯系部隊,結果在途中遭遇敵軍被逮捕,被捕后的趙凌波,沒有經受得住考驗,當了叛徒,不僅把新四軍的情況都交代了,還主動請纓,返回新四軍部隊“立功”。
由于局面混亂,當時新四軍對趙凌波的叛變投敵毫不知情,眼看敵人的包圍圈不斷縮小,司令員果斷下達了分散突圍的命令,然而,這個命令卻被趙凌波給扣了下來,拒不執行,以至于錯過了最佳的突圍時機。當戰士們終于殺出一條血路時,趙凌波偏偏又命令吹響撤退的軍號,這樣一來,不但導致我軍軍心受挫,還給了敵軍充足的時間完成封鎖和包圍。叛徒趙凌波給新四軍的損失是無法彌補,徹底打亂了我軍原有的部署,導致戰機一次次被貽誤,上級領導要追究他的時候,卻發現趙凌波早已經溜之大吉!跑到敵人的陣營中去了,而且,趙凌波的惡行到這里還沒有結束。
投敵后的趙凌波不僅公然宣布脫離組織,他曾去勸降新四軍軍長,結果被軍長抽了兩個耳光。他還大言不慚地說:“我今后有兩個目的:一是做反共工作,二是愿意報效中央。”而且,趙凌波還主動申請擔任綏靖指揮部副專員,成為對付當地新四軍和游擊隊的急先鋒,專門從事策劃清剿活動。這次故伎重演來到繁昌陽沖,又想實施其罪惡行徑,結果被指導員董南才一眼識破,并抓捕歸案,的確為我軍除去了一大害。
抓住這名叛徒的董南才,浙江玉環沙鱔鄉小灣村人,后移居城關,青年時期在縣立醫院當學徒時,參加反帝反封建和抗日救亡活動,后進入抗日救亡干部學校學習,后參加新四軍,先后擔任先遣支隊見習參謀,干部隊副指導員、連副指導員,自皖南事變后,立下功勛的董南才經歷大小戰斗近百次,職務擢升至營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在血與火的戰爭年代,董南才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戰功卓著。
1955年董南才被授予上校軍銜,并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三級解放勛章。后人有詩贊曰:少年救亡投軍,江南敵后除兇。革命熔爐冶煉,突圍抗日爭雄。皖南歡呼勝利,北撤備戰山東。躋身中原逐鹿,對蔣重炮猛轟。曾欲下海捉鱉,又佐雄鷹戰功。轉戰蘇魯皖豫,歷職步炮海空。老年命筆紀實,內容豐富生動。矢志弘揚傳統,喜看夕陽更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