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全球對蝦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疾病問題愈發突出,給養殖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例如,副溶血弧菌、高致病弧菌、虹彩病毒、白斑綜合癥、孢子蟲等病害的爆發,曾導致許多養殖場的對蝦大量死亡,甚至使一些養殖戶面臨破產的困境。而這種種現象的背后,其實隱藏著一個關鍵問題—對蝦天生的免疫缺陷!
一、對蝦的免疫系統特點—先天性缺陷
圖1所示 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免疫系統
對蝦作為低等水生動物,沒有完整的免疫系統,缺乏特異性免疫功能。這意味著對蝦無法針對特定病原體產生長期有效的免疫記憶和特異性的免疫反應,一旦遇到病原體入侵,難以像高等動物一樣迅速啟動針對性的免疫防御機制;
再加上對蝦消化系統短,食物在胃腸道內停留時間短,這使得對蝦在獲取營養方面面臨挑戰,難以像消化系統完善的動物那樣充分吸收營養來支持強大的免疫功能;
此外對蝦肝胰腺負擔重,它承擔著消化、吸收、解毒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的免疫功能,身兼數職使其壓力巨大。當對蝦面臨消化壓力大、毒素影響以及病菌干擾等情況時,肝胰腺很容易出現病變,進而影響到整體的免疫,導致對蝦更容易受到疾病侵害。
總之,對蝦的生理結構與功能,造就了其免疫系統的局限性,存在著先天性的缺陷。
二、對蝦先天性免疫缺陷的表現
對蝦的免疫缺陷主要體現在對病原體的易感性和抗病能力的不足上。
第一,由于免疫系統的局限性,對蝦在面對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時,往往難以產生有效的免疫應答,從而導致疾病的爆發和蔓延。例如,在面對白斑綜合癥病毒(WSSV)感染時,對蝦的Toll和IMD通路會被病毒顛覆并劫持,從而削弱其免疫防御能力;
第二,對蝦在蛻殼等生理階段,由于免疫系統的暫時減弱,也更容易受到病原體的侵襲;
第三,對蝦在面對環境脅迫(如水質惡化、低溶解氧等)時,其免疫系統也會受到抑制,導致抗病力下降。
三、增強對蝦免疫力的方法
針對對蝦先天性免疫缺陷,養殖戶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增強對蝦的免疫力,提高養殖效益。這些方法主要包括:
優化養殖環境:保持水質清潔,控制養殖密度,提供適宜的水溫和鹽度等環境條件,有助于減少病原體的滋生和對蝦的應激反應。
合理投喂飼料:選擇營養均衡、易于消化的飼料,并添加適量的免疫增強劑,可以提高對蝦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例如,通過添加免疫增強劑【5個博士·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具有抗病毒作用,它不在胃中分解,直接進入腸道,進入細胞體促進機體蛋白重組,可有效阻斷病原體對機體的危害,使病原體失去致病作用;另外最為關鍵的是,五個博士·免球蛋白不僅能激活動物先天性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和水解酶的活性,還可以活化及訓練其適應性免疫細胞(如B細胞),對外來的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加強疾病防控:定期對養殖水體和對蝦進行病原體檢測,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的病原體感染。同時,采取科學的疾病防控措施,以降低疾病的發生率和傳播風險。
綜上所述,對蝦的免疫系統存在先天性不足,主要依賴先天免疫機制來抵御病原體。通過科學研究和養殖管理的優化,可以有效增強對蝦的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2025年3月20日,我們將在水產前沿直播間,舉行一場大型新品發布會。
在直播間我們還為大家準備了一波重磅福利,新品免費送!養殖禮包免費送!互動抽獎!更多驚喜福利在直播間等你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