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謝圓圓
3月15日晚間,央視財經頻道再度揭開互聯網金融市場黑幕。在長達45分鐘的專題報道中,人人信用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人信")與借貸寶金融科技集團(以下簡稱"借貸寶")因涉嫌違法收集公民信息、違規放貸及暴力催收等行為被集中曝光。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兩家企業繼2023年被315點名后,二次登上消費者權益保護黑名單。
據315報道,2025年年初,洪先生和王女士急需資金周轉,在網絡上找到了愿意放款的人。隨后,洪先生在借貸寶平臺、王女士在人人信平臺,按照放款人要求,分別簽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條和借條。
洪先生稱,自己向放款人借款5000元,實際只收到3500元轉賬,但平臺欠條上的借款金額卻登記為5000元。也就是說,短短7天,就要支付1500元利息,據此計算,其實際年化利率高達5959.18%。
但其實,洪先生支付的費用遠不止本金和利息,還有在借貸寶簽約時支付的出證費,以及逾期之后的展期費和逾期費。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借貸雙方在借貸寶平臺簽了正規的電子簽協議,打了電子簽的欠條,但實際交易的時候,真正的交易卻不在平臺上進行。
因此,即便是遭遇了放款人的高利貸和暴力催收,由于不清楚其真實身份信息,也根本沒辦法起訴。
人人信的一位產品經理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平臺上的放款方,很多都是通過做假賬號來規避法律風險的,目的就是讓受害人找不到起訴對象。
此外,人人信經理暗示,去世人的信息,也能用來做賬號,“人臉識別是一種高科技技術,不需要人在,也不需要人活著,法院肯定帶不走。”電子簽平臺的“實名認證”成了擺設,即使是被人告,平臺給出去的放款人資料,也是無法查證的。這樣設計的商業模式,放款人通過電子簽放高利貸掙錢,平臺不斷通過電子簽欠條收借錢人的手續費,出了問題,誰也不用擔責任。
借貸寶則在記者暗訪時建議其最好不用受監管的借條功能,最好使用打欠條的功能出借自己的資金。
天眼查App顯示,借貸寶關聯公司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法定代表人為王璐,注冊資本30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投資咨詢、企業管理咨詢、經濟貿易咨詢等,由成都借寶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思運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最新工商信息顯示,借貸寶主體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22日,法定代表人為王璐,注冊資本是30億人民幣,控股股東為借貸寶(香港)有限公司。
此前借貸寶官網介紹,借貸寶是由國內私募機構九鼎控股傾力打造的互聯網社交金融平臺。而九鼎控股是國內金融控股集團,旗下九鼎集團(股票代碼:430719)、九鼎投資(股票代碼:600053)是國內綜合性資產管理機構,其核心團隊皆來自國內外知名金融機構、法律機構,以及百度、阿里、騰訊等知名互聯網公司。
除借貸寶之外,九鼎旗下還擁有多家金融機構,包括九州證券、九泰基金、富通保險(Ageas Asia Holdings Limited)、九信金融、九州期貨、中捷保險經紀、支付公司九派支付等,曾入股梧桐理財、團貸網等多個P2P平臺,
據天眼風險信息顯示,當前,借貸寶涉多個民間借貸糾紛、借款合同糾紛。對外投資信息顯示,該公司對外投資16家企業,僅有1家企業為存續狀態,其余15家均已注銷。
另據官網顯示,借貸寶與絕大部分包括五大行、全國制股份行等都有合作。
被315晚會曝光后,借貸寶相關負責人表示:對央視“3·15”晚會報道提及的相關問題,公司高度重視,立即成立整改小組,徹底解決業務、管理上存在的問題,繼續主動與警方配合嚴厲打擊不法分子,更好保護用戶權益,懇請社會各界監督。公司向所有受影響的用戶及公眾致以誠摯歉意,并將以最大決心落實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