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爆火的ADC市場
在ADC藥物Kadcyla?、Adcetris?取得初步成功后,后續ADC管線的表現可謂是“一波三折”!
有的終止臨床、強制退市,有的(Enhertu? 和 Trodelvy?,在乳腺癌的治療中均表現優異)成為明星藥物、候選重磅炸彈!真是個,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考場!
但是有驚無險,時至今日,ADC藥物領域的活動越來越頻繁。技術層面已經進行了3個代次的迭代,臨床試驗有近300項,而管線和公司的BD/并購更是成了醫藥新聞頭條的家常便飯。
在BD端,從艾伯維以101億美元收購ImmunoGen到2023年輝瑞以430億美元收購Seagen,重磅交易一直是沒有中斷!
ADC藥物的交易范圍從早期產品到后期再到上市產品,并且包括了各種腫瘤靶點和適應癥。
首付款總價高達$250B,總的交易額度更是高達$366B!
扒開ADC的前世今生
自雜交瘤技術出現(1975年)以來,ADC藥物的研究就同步拉開帷幕。
最初的體外研究與放射性同位素或細胞毒藥物偶聯的抗體來靶向癌細胞,但低DAR(藥物抗體比)、不穩定的Linker和藥代動力學太差等問題阻礙了ADC藥物早期開發的進展。
1983年,ADC(抗癌胚抗原抗體和長春地辛)的首次人體試驗被認為在8名晚期轉移性癌患者中安全有效。
2000年,FDA批準第一個ADC藥物:吉妥珠單抗奧佐米星(Mylotarg),不過這個藥物后續被退市,捯飭半天后又再次上市。(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閱讀:《》)
隨后,2011年Adcetris,2013年Kadcyla和2017年Besponsa被批準,此階段ADC藥物發展的速度只能說是中規中矩。
從2019年以來,獲批的ADC數量增加了一倍多,2019至2020年間批準了5個。截止目前,FDA已經批準15款ADC藥物上市!
除上市ADC藥物外,截至目前約有500個左右的ADC藥物處于臨床試驗的不同階段。這些藥物除了在開發抗腫瘤的適應癥外,還把ADC的適應癥拓展到了非腫瘤領域(如,抗炎、抗感染、神經保護等)
靶點知多少
“靶點”是很有價值的藥物知識點!
最開始,ADC的靶點是腫瘤通用HER2和EGFR。
最新ADC的研究集中在靶向腫瘤特異性的靶點,從而提高治療特異性,最大限度地減少毒性問題。
另外,研究人員正在探索靶向腫瘤微環境的成分,如基質細胞或脈管系統,以破壞腫瘤生長和轉移。
下表的靶點,無論是立項、ADC項目評估還是ADC公司評估,都值得深入的學習和分析。
短期內,ADC的玩家們,不會跑出這個范圍!
腫瘤相關的糖蛋白,如粘蛋白和糖化蛋白,由于其在腫瘤中的特異性表達模式也受到關注。
下一代的ADC,也有人考慮靶向多種細胞膜受體和蛋白質,從而實現不同的抗腫瘤甚至治療自免疾病等非腫瘤疾病的可能。
ADC單一療法可能不足以產生足夠的抗腫瘤效果,因此對聯合療法的興趣越來越大。(深度解讀,歡迎查看:《》)
聯合治療通常可降低耐藥的可能性,并且可以使用兩種具有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來獲得良好的治療結果。
ADC與化療、分子靶向藥物、放療、免疫療法和內分泌療法的聯合治療正在臨床前和臨床研究中探索。
每年啟動的ADC臨床試驗中約有一半是聯合試驗(2023年333項ADC 試驗中有166項聯合治療)。到2024上半年,共注冊了816項ADC聯合試驗,其中大多數將ADC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配對。
ADC藥物,也可能是PD-1藥物延續輝煌的下一個“解藥”!正所謂“它好,我也好!”
目前,有四種ADC藥物的聯合療法已獲得全球監管機構的批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