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國家聚焦老年人在社會保障、社會參與、養老服務、健康支撐和權益保障等方面的急難愁盼,主動作為、精準施策。在此背景下,眾多企業紛紛響應,積極投身適老化服務。
4月9日的北京亞運村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一場特別的啟動儀式正在改寫老舊社區的適老化改造敘事。貝殼公益基金會聯合被窩整裝發起的"穩當當計劃"在此揭幕,這場以樓道出行安全為載體的公益行動,在92歲張叔叔與85歲梁阿姨的感慨中,開啟了適老化改造從居家空間向公共場域的戰略突圍。
在銀發浪潮席卷全國的今天, "穩當當計劃",以突破性思維破解了適老化改造的行業困局。不同于傳統居家適老改造的"單點突破",該項目開創性地將公共空間適老化納入改造范疇,這不僅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創新實踐,更折射出中國適老化改造正在從被動應對向主動布局轉型的深層變革。
自右至左,依次為亞運村街道司法所所長趙建紅、貝殼找房副總裁、貝殼公益基金會執行理事長賈生平、被窩整裝總經理梁磊、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環境設計系主任趙偉
痛點突圍:公共空間適老化改造的破冰之舉
當92歲的張叔叔、85歲的梁阿姨緊攥鐵欄桿上下樓的場景成為老舊社區的日常圖景,"穩當當計劃"的樓道扶手、警示貼猶如及時雨。數據顯示,老年人60%以上的意外傷害發生在公共空間,而現有適老化改造卻普遍忽視"樓道"這一公共場景下的安全盲區。
安慧里三區居民梁阿姨、張叔叔
活動現場,梁阿姨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原來沒裝的時候,走路都是抓著右側鐵欄桿,但是比較高,扶著很費勁,現在上下樓可以扶著靠墻扶手,輕松多了。”“年齡到了,眼睛、耳朵都不好,改造之前進了樓道看不清臺階,有一次直接跪在了臺階上,現在一進樓道就能看到臺階在哪,這都是我們的切身體會。”
他們的親身經歷,生動展現了老舊小區樓道內缺乏適老化設施給老年人帶來的不便與安全隱患,也凸顯了“穩當當計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環境設計系主任趙偉指出適老化改造當前最亟需的工作是:優先解決“上下樓難”“如廁難”“出行難”等基本安全問題,再逐步提升舒適性和便利性,讓每一位老人都能“樂齡樂活”,讓社區真正成為“有愛無礙”的家園。
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環境設計系主任趙偉
這種“痛點導向+專業賦能”的模式,既是對國家適老化政策的具體響應,也為行業樹立了公共空間改造的標桿——當警示貼的反光條照亮臺階,照亮的更是老齡化社會對“樂齡樂活”愿景的實踐路徑。
標準重構:三重守護背后的安全升級
面對老舊小區樓道的安全問題,貝殼公益基金會與被窩整裝迅速行動,展現出了高度的專業性和社會責任感。他們不僅制定了周密的施工方案,還創新性地引入了“三重安全守護”機制,確保每一項工作都精益求精。從材料選擇到施工安裝,再到安裝高度的精準把控,每一個環節都充分考慮了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和使用便利。這種細致入微的關懷,不僅彰顯了貝殼公益基金會對老年人出行安全的重視,更體現了他們在適老化改造領域的專業能力和擔當精神。
被窩整裝總經理梁磊
作為貝殼旗下的整裝品牌,也是項目施工方代表,被窩整裝總經理梁磊介紹,在“穩當當計劃”項目施工中,被窩整裝已形成標準的施工規范,被窩將首創的“鐵三角服務模式”升級為“三重安全守護”。一是確保施工材料安全扶手采用硬度高,耐磨,手感佳的防滑涂層,警示貼均通過反光測試;二是施工安裝安全,安裝作業統一由已認證的產業工人,建立質量節點檢核標準,并設立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維保守護期,有始有終的完成整體交付;三是安裝高度安全,從老年人使用便利度出發,參考人體工程學,統一安裝90公分,守護老年人穩穩出行。
三重安全守護彰顯了家裝行業從粗放施工向標準化服務的躍遷。這種將房屋裝修領域的專業能力平移至公益項目的創新模式,為行業提供了"專業公益"的實踐樣本。目前“穩當當計劃”一期26個試點樓道改造已經在亞運村街道安慧里南社區、團結湖街道一二條社區全部驗收完成,二期項目即將開始正式施工,預計2025年在北京完成1000個樓道的改造與集中維護。
共筑適老:貝殼公益持續行動助力銀發生活
“穩當當計劃”作為貝殼公益在適老化改造領域的最新舉措,是貝殼公益持續關注老年人生活、推動適老化進程的一個縮影。
“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自2018年起便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旨在幫助老年群體跨越數字鴻溝。而“我來教您防跌倒”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跌倒風險,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穩當當計劃”則是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升級和拓展,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環境。活動中,貝殼找房副總裁、貝殼公益基金會執行理事長賈生平表示,“社區”,特別是社區中的老年人群體,是貝殼公益長期關注的領域與群體。基于項目實踐,貝殼公益希望進一步滿足銀發群體需求,從而創造更大社會價值。
貝殼找房副總裁、貝殼公益基金會執行理事長賈生平
亞運村街道司法所所長趙建紅也指出,希望通過各方共同努力,幫助社區的老年人在熟悉的環境中得到更多關注與照顧。趙所長表示,穩當當計劃切實提升了老年群體的幸福感,并期待未來能看到更多類似的公益項目落地生根。
亞運村街道司法所所長趙建紅
貝殼公益通過資源整合搭建起"專業機構+社區組織+居民參與"的立體網絡,這種"企業出方案、政府給支持、居民享成果"的共建模式,為破解老舊社區改造的資金、技術難題提供了可復制的解決方案。
隨著"穩當當計劃"的持續開展,公共空間不再是年輕化設計的"遺忘之地"。這種從"居住適老"向"全場景適老"的跨越式發展,或將倒逼整個行業重新審視適老化改造的價值維度。當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社區公共空間的適老改造,我們期待看到更多類似貝殼公益的"破壁者",用專業能力澆筑銀發社會的安全基石。
更多家居干貨|長戳掃碼關注
歡迎關注“家居要聞”
這是【家居要聞】官方微信,喜歡的話就點擊右上角,分享給更多朋友吧!
微號:jiajuyaowe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