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時間過得真快,感覺剛開學沒幾天,馬上卻要面臨期中考試了。
觀察孩子的狀態,越到考試,反而會越輕松。寫完作業自由的時間更多,很難留出的讀書時間也爭取到了,睡前還能做一會兒手工。整體的學習計劃,孩子自己的計劃都能安排得更好。
這是好事,不管成績如何,至少不怕什么考試,永遠保持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
這是為什么呢?是過去好習慣積累的結果。
復習舊知識比學習新知識更輕松
學習新課的時候,概念、課文、生字、各種小練習都是全新的挑戰,需要孩子調動已有背景知識解決新的學習問題,但孩子整合知識能力有限,總是有畏難情緒,還沒開始學就被自己嚇怕了,所以總感到學習困難。
比如學習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孩子感到很茫然,到底怎么減,大腦好像被水泥堵塞一樣僵硬。
每天在課上練習,在家里還要練習,深感一天到晚被反復折磨。
比如學習生字“青”的形近字,有“請、情、清、晴”等字,偏旁部首不同,到底該怎么區分?到底該怎么使用?經常張冠李戴,大腦中像是灌了一瓶漿糊。
學習的進度還非常快,有時候一天一課,前一天學完第二天就要聽寫,預期是100%全對,有錯的就要在群里公開,面子上總是過不去。所以,為了能全對,在家里還要提前聽寫幾遍,作業任務飆升,孩子感到很辛苦。
但是復習階段完全不同,學習難度明顯降低。
經過一段時間被拖著拽著的學習鞏固,遇到錯題死磕到底,新知識已經變成舊知識,沒掌握的知識點少之又少。
盡管題目千變萬化,但大都可以用既往知識解決,剩下的問題鳳毛麟角。
比如100以內退位減法,開始做100道題,需要47分鐘,準確率不到80%。現在不到20分鐘就可以完成,而且準確率達到99%。
作業任務也不多,無非是復習學過的知識點、做一張測試卷、整理錯題。
比如,背誦前4個單元的課文,看上去任務很多,但是孩子早都背得滾瓜爛熟,只需要背誦一遍即可,玩著就完成了,孩子還背得意猶未盡。
限時完成的習慣讓時間更寬松
在學校里做練習,老師會限定時間,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不得拖延。
比如10分鐘聽寫、10分鐘查字典、20分鐘默寫、40分鐘做試卷等等,時間一到,就開始收練習,不管做完沒做完,自己承擔自然后果。
對于準確率高的孩子,老師會發各種小獎勵。每次練習的情況都會在群里公開,家長能很清晰地看到自家孩子的學習情況。
孩子想得到獎勵,也不想被家長批評,就逼著自己在學校努力專注起來,給學習助力。
我家孩子就經常盤算:我再得到一個哪吒小粘貼,就可以兌換禮物了;我也想全對,想吃老師買的薯片、洋蔥圈。
在家里寫作業,同樣采用限時完成的方式。
孩子感受到和學校的一致性,也能看到自己學習的進步。
做口算題、做試卷,都要定時。先預期一個時間,如果提前完成就非常有成就感。
比如,做試卷,預計10分鐘完成,結果6分鐘就完成了,大為興奮。第二天可能更快,5分鐘就完成了,會為自己的進步鼓掌。
當限時完成各種練習成為習慣,完成學習任務時更專注,在復習任務并沒有更繁重的情況下,完成速度自然更快,從而為自己贏得了更多放松時間。
作業即考試的心態讓考試更放松
每一次作業都當作考試認真對待,審題仔細、積極思考、書寫工整、認真檢查、按照順序依次完成。遇到不懂的題目不戀戰,圈畫出來,最后攻克。做到不漏題、不畏難、提高準確率。
在學校里,孩子自然不會輕易求助。
但是在家里,孩子經常想依賴父母,做題中間就忍不住尋求幫助。提前打好預防針,打消孩子這一念頭,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當孩子養成隨時戰斗的心態,不管作業還是考試都不會糊弄,不會覺得考試有什么特別之處,不會因為考試而感到緊張焦慮。
孩子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對待考試時,就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敏捷的思維,發揮出正常水平。
期中考試即將來臨,孩子們其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緊張,我們也不要替孩子感到焦慮,不要為孩子擔心,像平時一樣管好飲食起居即可,避免把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影響孩子正常發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