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原子彈爆炸的當天,除指揮部和地面保障人員外,04號機場只留下張連芳一個機組。
原子彈成功爆炸后,原地待命的機組接到指揮部的命令:立刻升空!這個年僅28歲的女飛行員毫不猶豫駕駛著飛機朝著那碩大的蘑菇云沖去……
張連芳,1936年出生在東北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中。雖然家境一般,但是父母思想開明,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要送孩子去念書。
天生聰慧的張連芳沒有辜負父母對她的期望,不但順利念完了學業,而且成績相當優異。
1956年高中畢業時,她被選為留蘇預備生。就在這期間,張連芳也通過了空軍學校的選拔,謹慎思考后,張連芳選擇加入航校學習。
進入航校后,張連芳立下志向:“一定要讓我們國家富強起來,不再受人欺負!”
張連芳是個非常要強的人,在航校學習期間,她嚴格要求自己,力爭每件事情都做到完美,為了完成日常練習,張連芳不管酷暑和寒冬,堅持到崗訓練。
1958年底,飛行成績優異的她被分配到鄭州運輸部隊工作,她那時候的主要工作就是接送專家、接教授,運輸重要儀器設備。
為了能將雷管成功運輸到目的地,身為領航員的張連芳派機械員把雷管綁在沙發上,飛機降落的時候必須做到穩和輕,稍有點顛簸,就可能出現機毀人亡的悲慘局面。
這種運輸工作非常考驗飛行員的駕駛技術。
1964年的一天,張連芳和機組的其他成員,被團里郭政委叫到辦公室。起初,張連芳以為是有重要的運輸工作執行,但政委接下來的話卻讓她感到驚訝。
政委給他們下達了一項嚴格保密的飛行任務,具體地點是新疆的03號基地——馬蘭機場。看到“馬蘭”二字,或許有些人腦海里會閃現出那句童謠:“小皮球,架腳踢,馬蘭開花二十一……”
后來人也不會想到,一首家喻戶曉,人人傳唱的童謠里竟然隱藏著軍中密語。
政委告訴機組:
“這項任務非常重要,你們每個人都是經過嚴格的技術考核,經上級批準才定下來的,這項任務的特點是,時間長、任務重、生活艱苦、甚至有生命危險,而且要絕對保密,你們不能跟任何人透露消息。”
會議結束后,政委把團隊里唯一的女性張連芳留下,對她說:“你是唯一女同志,有什么想法你可以提出來,我們盡量滿足你。”
張連芳思考了幾秒鐘,語氣堅定地說:“我沒有任何問題,堅決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
當初張連芳和張文波的感情很穩定,基本到了要談婚論嫁的年紀,這次的任務面臨著太多的未知,甚至有犧牲的可能,他們能不能接受呢?
張文波雖然不知道張連芳要去執行怎樣的任務,但是同為領航員的他,支持張連芳所做的所有決定,并承諾自己會等著她回來。
第二天,一架里-2型運輸機在張連芳的領航下,飛到了馬蘭機場。機組當即向基地指揮部報到,領受任務。
直到這個時候,張連芳才得知,根據毛主席“我們也要搞原子彈”的指示,中國已經開始研究原子彈,而且即將成功。
張連芳所在機組的任務,就是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提供相關的空中服務。很快,張連芳所在的機組就來到距離爆炸區最近的04號機場,他們將在這里完成勘察、測量、試飛任務。
荒無人煙的大漠給原子彈爆發提供了場地,但是這里惡劣的自然環境也讓機組人員叫苦連連。當地沒有淡水,更沒有空勤灶和澡堂,喝的水里都是沙子不說,味道還很難聞。
當地沒有房子給大家住,所有的人只能住在帳篷里面,張連芳也跟著其他男同志們一起住在帳篷里。為了方便張連芳上廁所,她的徒弟用舊雨布給她搭建了個臨時廁所,但因荒漠風沙天氣多,導致廁所老被吹跑。
生活環境惡劣,飛行環境更加惡劣,再加上04號機場沒有完整的導航設施,他們又要在荒無人煙的大漠里飛行,要想把飛機穩穩地“固定”在航線上,是需要耗費很多精力和膽識的。張連芳憑著過硬的技術,順利完成任務。
原子彈爆發前一天,張連芳帶著機組進行現場的測量工作,這其中包括爆炸現場上空各高度的溫度、濕度、風向等。這項任務相當嚴謹,因為他們測出的數據將決定明天是否可以如期進行爆炸實驗。
當張連芳帶著精準的數據來到張愛萍面前時,他高興得不得了:“丫頭啊!你測得非常好!明天咱們可以繼續爆炸了,不要延期了。”
10月16日,碩大的火球與蘑菇云翻滾著竄上天空,大地也隨之跟著顫抖起來,原子彈成功爆炸了!
歡呼之余,張連芳所在的機組又接到新的任務,原子彈爆炸30分鐘后,指揮部命令他們升空,去穿越并追逐尚未消失的蘑菇殘云,采集各高層的放射性微粒。
這無疑是一項充滿危險的任務,直到這時,張連芳也反應過來,為何不久前部隊要組織他們拍照,那張所謂的照片,就是遺照,這個時候誰也不敢保證他們的性命是絕對安全的。
眼前面臨著的或許是生死離別,但是他們完全沒有恐懼之心,為了國家和人民,他們無怨無悔。就這樣,機組按照張連芳所給的航線,義無反顧朝著那黑云沖去。
飛機還未抵達中心區域就開始上下劇烈顛簸起來,飛機似乎要被解體。好在時間很短,半分鐘左右就穿過了云團,然后繞著黑云一圈一圈上升,直到飛機爬升到5200米時,張連芳才引導飛機離開。
這次的任務也給張連芳帶來暫時性的傷害。完成任務回到03號基地后,張連芳發現同宿舍的女同志在嗚嗚哭泣。
任務已經圓滿完成了,她這是怎么了?張連芳趕緊關切問道:“你怎么了?是身體不舒服了嗎?”
女同志指著張連芳的枕頭說:“你自己看!你看看你的枕頭上有什么!”
攝影師拍攝的張連芳的“遺照”
原來枕頭上鋪滿了一層頭發,張連芳已經開始大量脫發了。但是她并沒有表現出任何傷感,反而笑呵呵地安慰對方:“沒事兒,我頭發多,掉點不礙事!”多年后,有人問老人家:“您當時真的不難過嗎?”
張連芳爽朗一笑說:“高高興興也是活一天,愁眉苦臉也是活一天, 我干嘛不高高興興的。”
張連芳的身體確實受到輻射的影響,但是經過治療,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1968年,張連芳生下大女兒張西驗。3年后,她又生下二女兒張鴻雁。
兩個孩子出生后,張連芳又重新回到自己熱愛的藍天,先后完成多項軍事運輸和搶險救災工作。
直到1990年,才正式退休。如今老人家已是89歲高齡,我們在這里也祝老人家笑口常開,福壽安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