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9月底的一天,清晨,高唐(現聊城市高唐縣)縣城籠罩在一片灰蒙蒙的霧靄當中。
偽警察所青灰色磚墻上,"強化治安"的標語被雨水沖刷得字跡模糊。特務股長姚俊堂用力掐滅煙頭,指節在桃木桌面上敲出沉悶的節奏——剿共班成立三年,非但沒揪出半個共產黨,反讓城里抗日傳單越貼越多。
日軍顧問的斥責聲猶在耳畔,姚俊堂忽然將目光投向窗外操練場,那個總能在絕境中"化險為夷"的身影陡然映入眼簾:剿共班特務——王洪達正與同僚們談笑風生。
姚俊堂看著操練場上的王洪達,不禁皺起了眉,心里一直隱藏的某根弦突然被莫名地撥動了下,下一刻,他便不由地再次審視起了自己的這個“得力”下屬。
巧合一次,可以說是巧合,但是總是發生巧合,那可就不應該單單能用“巧合”來解釋了。
上月破獲的傳單案讓姚俊堂如鯁在喉。當時他親派心腹趙俊嶺盯梢師范學校,卻在行動前夜被王洪達以"郭金城設伏"為由勸退。
更蹊蹺的是前日審訊劉本貴時,李九這個慣用酷刑的特務頭子,竟破天荒同意王洪達"從經濟問題入手"的審訊建議。
"報告!"警衛的通報打斷他的思緒。
一名黑衣服的特務隨后走進了姚俊堂的辦公室內,隨后悄悄遞上了一封密報。
師范教師劉成木頻繁接觸進步書籍,曾在夜間秘密刻印傳單。
姚俊堂嘴角浮起了一抹冷笑——這個情報來得可真是及時,自己這次便要借此機會,試探一下那個總能在關鍵時刻"扭轉乾坤"的得力下屬。
次日清晨,王洪達被單獨召見。特務股長辦公室的百葉窗緊閉,姚俊堂背光而立,手中擦拭著的軍刀,在陰影中泛著寒光,他的聲音里透著一絲令人徹骨的寒涼:"師范的劉成木,你怎么看?"
王洪達心頭微震,表面卻露出一絲困惑:"劉成木聽說是個酸腐文人,成天念叨'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姚俊堂突然轉身,刀鞘重重拍在辦公桌上,"可有人說,見他拿出來過刻印工具!"
"竟有此事?"王洪達佯裝震驚,實則內心之中正快速地盤算著——三天前他已提醒劉成木,最近特務猖獗,讓他轉移違禁物品,不料還是被姚俊堂等人給盯上了。
姚俊堂懷疑他,現在又對他說這事,很明 顯,姚俊堂仍在試探,于是王洪達故作著急地說:
"咱馬上抓去!"
“別慌!你先盯住,看他上哪里去,接近些什么人,等偵察清楚了,我們來個一網打盡,這件事你偷偷去辦,千萬不要走漏風聲,讓這個劉成木跑掉。”
想不到姚俊堂這一手真夠毒辣的。
走出姚公館,王洪達心里很為難,眼下自己的話將直接左右劉成木的命運。說真了,劉成木就會被立即抓起來;說假了,救 不了劉成本自己也會暴露。
他想來想去,覺得自己打入敵人內部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同志,這次就算是暴露了自己也決不能說出真情。
于是王洪達便決定用既易于保護同志,又便于隱蔽自己的以實遮實的辦法來對付姚俊堂。
過了幾天,王洪達向姚俊堂匯報偵查結果,說劉成木的家庭是詩書門弟,從小上學就受過愛國教育,后因家窮揭不開鍋,才被迫跑到南邊游擊區混了一段。
后來,他老婆帶著孩子在家過不下去了,找到部隊上,不讓他再當光吃飯不拿錢的窮八路了,就回家當了拿薪水的教員。
打這以后,他好像中了邪,不管跟誰,也不分場合,逢人就宣傳抗日,劉成木這不良思想主要是受了八路 的影響 ……
“別扯這么遠了!”姚俊堂有些不耐煩了,你直說他是不是共產黨吧?"
“股長!你想想,共產黨都是些有頭腦的人,說話辦事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要是共產黨都象劉成木這么傻,我們可就好剿滅了。”
姚俊堂想了會兒說:“好吧!等我再看看報告再說。”
三日后深夜,特務朱警予被秘密召見。這個嗜賭成性的小特務戰戰兢兢接過任務時,姚俊堂特意強調:"此事若泄露半字......"他做了個抹脖子的手勢。
然而朱警予剛出大門,就被候在巷口的王洪達截住了,隨后直接被拉到了酒館之內。
兩壇高梁酒下肚,醉眼朦朧的朱警予大著舌頭訴苦:"讓老子查劉成木......嗝......三天交差......"
朱警予早已被王洪達拉過來,結成私交,加之王洪達在“剿共班”點子多是公認的。朱警予一遇到王洪達,就把這件事透露了,并讓王洪達幫他出主意。
王洪達一語雙關地說“真讓你碰巧了,劉成木的事我全知道,你回家住幾天,到時我給你寫 個報告,你拿著交差就是了。”
朱警予一聽,挺省事,還能交差,既高興又感激,自然是不住地道謝。
幾天后,一份詳盡的"調查報告"已然成型:劉成木確系受國民黨脅迫散布傳單,其刻印設備實為偽造栽贓。
姚一看,報告的話雖不一樣,事卻差不多,這才解脫了對王洪達的懷疑,而劉成木的事兒也跟著云消霧散了。
一場危機,最終消弭。
1943年秋,在日本顧問官的不斷呵責之下,在任三年,毫無建樹的特務頭子姚俊堂,覺得這日子實在是沒法再繼續混了,便只好無可奈何、黯然地離開了“剿共班”,投奔他處去了。
王洪達的潛伏身份,一直隱藏至抗戰勝利之后,始終沒有暴露。
感謝閱讀,我是青史如煙,聊小眾歷史,不一樣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聞錄(第三輯)——第726篇,歡迎大家關注,翻閱下面合集內的往期精彩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共同弘揚正能量,謝謝大家。
參考資料:《平原文史資料》,張金洪回憶
創作說明:圖片為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