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hub上講了個剛去世的教宗方濟各的往事,說他是位很熱愛文學的人。
60年前,他還在阿根廷一所中學里教授文學和寫作。
他本該教學生們《艾爾希德》這樣的西班牙史詩,但孩子們更想讀費德里科·加西亞·洛爾迦或者費爾南多·德·羅哈斯這些更“大膽”的作家的作品。
于是方濟各決定,讓大家在家里讀《艾爾希德》,但在課堂上,會讀大家喜歡的作家作品。孩子們一旦廣泛閱讀之后,他就會讓他們寫作。他認為文學是一種生命力,會伴隨人的一生。
方濟各后來曾把孩子們寫的兩篇短篇小說寄給博爾赫斯(博爾赫斯的秘書曾經是他的鋼琴老師)。博爾赫斯很欣賞這些年輕人的作品,于是促成出版了一本叫《原創故事》的書,并且還為此作序。他在序言里寫到——
“這篇序言不僅是為這本書寫的,也是為這里收集的年輕人將來可能寫出的一系列尚未確定的作品而書寫。”
在教宗任期內,方濟各也視自己為一位教師。他曾在一封關于文學的牧函公開信里說到,耶穌不是一個抽象概念,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他用詩人保羅·策蘭的話結束了那封信——
“那些真正學會看的人,才會接近看不見的東西。”
方濟各還很喜歡博爾赫斯的一個短篇小說,《傳奇》。
小說說的是該隱和亞伯在來世的沙漠里相遇。兄弟倆坐在地上,生火進食。他們靜靜等待,就像黃昏降臨時疲憊的人們一樣。
在火光中,該隱留意到了亞伯額頭上那塊石頭的傷痕(這是前世該隱殺他時留下的),于是他放下手中的面包,請求亞伯的原諒。
但該隱又問了一個問題,“是你殺了我,還是我殺了你?”
亞伯說他不記得了。在這里,他們像以往那樣又在一起了。
該隱說,現在我知道你真的原諒我了。因為遺忘就是寬恕,而我也要試著去遺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