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 嫂
原創首發:Kris在路上(ID:krisgtd)
Kris個人微信:kris191605
哈嘍,我是K嫂。
(先預告一下,文末有給大家準備的情緒覺察日記的模板,如果你需要,請務必看到最后領取哈)
上周三,我跟家里的每個成員,都發了一頓火,起因是我家老二。
他放學之后,我一邊煮面條,一邊安排老二讀英語,沒給他增加難度,只讀學校的教材就行。
因為在我的印象里,校內的英語書,老大都是一遍過。
但沒想到,老二還沒開始讀,眼淚就下來了,然后就一邊翻書,一邊搓書,順勢再把書撕一小塊下來。
我深吸一口氣,說,那媽媽讀一句,你跟讀一句。
他倒是照做,但是他竟然只張嘴,不出聲!
我再吸一口氣,說,那你點哪里,媽媽來讀哪里好嗎?
只見他非常不情愿地隨便戳兩下,敷衍地要命,我也無奈地配合他,讀了幾句。
瞬間,我倆的氣氛跌到冰點,雖然誰都沒說話,但是暗流涌動。
K叔見狀,趕緊過來說,面條煮好了,先吃飯吧。
我被老二氣得頭暈,秒變被點燃的火藥桶,全家人都變成我的靶子,我一秒鐘可以射出無數支箭。
老大踢球回來,沒有洗手,我立刻兇他:快去洗手吃飯!
一轉頭看到K叔把澆花的水灑在地上,立刻埋怨他買的灑水壺不好用。
直到睡前老大湊過來,小眼神里滿是疑惑:“媽媽,你今天是不是遇到麻煩啦?需要我幫忙嗎?”
這句話像一盆冷水澆下來,我才驚覺自己把輔導作業時的挫敗感,無差別的傳播給了所有人。
那一刻,我羞愧難當,趕緊打開電腦寫情緒日記,鍵盤敲下第一行字時,緊繃的神經,慢慢變得松弛。
情緒覺察日記,
讓我發現自己隱藏的掌控感
說起來,我已經寫情緒日記二十天了,它很像給情緒裝了個過濾器,能幫我把那些亂糟糟的想法倒騰出來。
但因為周末過得顛三倒四,導致我的情緒覺察日記空白了三天。
結果沒想到,那幾天負面情緒就像野草似的瘋長,只因為輔導作業時偏離預期,就徹底炸毛了。
我那天在寫情緒覺察日記的時候,我發現自己藏著太多“應該”:
老二應該像老大一樣輕松學英語,K叔應該及時接住我的焦慮,連面條都應該在我搞定孩子時剛好煮熟。
可現實卻像塊橡皮泥,偏要在我需要捏圓的時候,搓成扁的。
更要命的是,我還發現,這些“應該”背后其實藏著更深的恐懼——我害怕自己教不好孩子,害怕失去對孩子的掌控感。
寫到這里突然想起,上周觀察老大早起的事。
這孩子從出生就像裝了鬧鐘,每天比太陽起得還早,哪怕前一天熬夜到凌晨,第二天也能準時六點在客廳晃悠。
以前我總拿“睡眠不足影響長高”當借口發脾氣,直到在覺察日記里深挖,才發現真正的導火索是:他早起的那一小時,我看不見他在做什么。
他可能趴在沙發上看漫畫,可能蹲在窗臺觀察綠植,甚至可能把積木擺成歪七扭八的形狀。
但在我眼里,這些沒被規劃的時間,就像試卷上的紅叉,讓人心慌。
原來我氣的不是他睡眠不足,而是我害怕失去對他時間的掌控,害怕那些失控的瞬間,會讓他浪費掉寶貴的成長機會。
現在想想,真的很可笑。
我想了想,這種不確定感,一定是因為我童年時候的漂泊無依造成的。
我沒想到,童年時候的創傷,竟然在我當了媽媽之后,才逐漸暴露出來。
童年的創傷,
讓我成為怕被放棄的孩子
四歲那年,我被送到姑姑家撫養。
姑姑是一個強勢的人,穿什么衣服、幾點睡覺、周末去哪兒,全由姑姑說了算,我幾乎沒有自主決定的權利。
她給我買衣服永遠都會買她喜歡的,我喜歡的她總說難看,并且還會反復證明她是對的,我是錯的。
初中時,她突然問我“想回親媽家還是留在這”,表面上是給選擇,其實主動權依然攥在她手里,讓我覺得自己隨時可能被丟棄。
后來考上大學,姑姑在家族聚會上拍著我的肩膀說:
“這孩子能有今天,都是我的功勞,要不是因為去我那里生活了9年,不然肯定考不上大學。”
所有人都點頭稱贊。
但只有我知道,那些年被反復灌輸的“你必須聽我的才能有出息”,像根細針扎在潛意識里。
現在面對孩子,我好像不自覺地復制了姑姑的劇本:
覺得必須嚴格規劃每一分鐘,才能避免他們走彎路;必須掌控所有細節,才能證明自己是合格的媽媽。
我之前沒有意識到,但情緒覺察日記像放大鏡,讓我看清了這些深層恐懼:
我害怕孩子“失控”的背后,是害怕自己再次經歷“不被認可”、“隨時被拋棄”的童年噩夢。
那些對孩子作息的執著、對學習進度的焦慮,本質上是在用控制感填補內心的不安。
寫情緒覺察日記不是矯情,
而是看見真實的自己
如果你不會寫情緒覺察日記,可以按照這三個步驟來進行。
同時文章的最后,我也給大家準備了情緒覺察日記的模板,供大家參考。
1. 記錄事件細節
比如輔導老二那天的情緒覺察日記,我會寫“晚上6點,老二撕書角,流眼淚,我拳頭攥緊”,不評價只描述,讓復雜的情緒從混沌變得具體。
2. 進行三個問題的追問
為什么生氣?害怕什么?童年有沒有類似場景?
從“孩子不配合”到“害怕自己教不好”,再到“想起姑姑說我的衣服難看”,層層深挖,直到觸達童年的情緒原點。
3. 寫給過去的自己
最后,再以現在的視角去安慰那個受傷的小孩。
我當天在日記里寫:“當年的小女孩,你不是沒人要的孩子,你的感受很重要。現在的你有能力保護自己,也能給孩子真正的愛。”
堅持寫下來才發現,情緒覺察日記的神奇之處,在于它讓我們既能當自己的“媽媽”,又能當自己的“孩子”。
那個總在焦慮的中年媽媽,會因為這些覺察,慢慢軟化緊繃的控制欲,也會逐漸驅散憤怒背后的恐懼。
最好的成長,是允許自己 "不完美"
現在再回看老二撕書的那天,我可能不會再糾結于他英語有沒有讀夠十分鐘,而是會問他:“你是不是覺得讀英語有點難?”
面對早起的老大,我會好奇地問:“今天早上你在沙發上發現了什么有趣的事?說給媽媽聽聽呀。”
情緒覺察日記教會我的,不是消滅負面情緒,而是學會和它們和平共處。
那些曾經讓我失眠的焦慮,那些藏在發火背后的恐懼,原來都帶著童年的印記。
所謂成長,就是不再用過去的枷鎖困住現在的自己,不再用對未來的恐懼綁架當下的生活。
如果你也常被情緒牽著鼻子走,不妨也試試寫下自己的情緒覺察日記,你不必追求工整漂亮,只要如實記錄就好。
那些字里行間的覺察,會幫你穿過迷霧,遇到更平和的自己。
如果你不會寫情緒覺察日記,可以參考這份模板,我一直在使用它,它成功讓我的情緒找到了出口。
如果你需要的話,可以掃碼,添加微信,回復“日記”,就可以免費領取這份模板,寫情緒覺察日記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什么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預計來領取的人數比較多,大家耐心等待哈,都是手動回復,會比較慢,不過都會回復到的,感謝大家理解哈。
我是K嫂,希望我們的情緒都能被接住,也祝大家被溫柔對待。
歡迎點贊和在看,明天見啦!
往期熱門文章:
作者介紹:
K嫂,北京師范大學碩士,家有倆娃,一邊感性一邊理性,能擼鐵能養花,還能出方案講邏輯,哈哈哈。
我是K叔,中央財經大學博士(創業休學),世界500強央企7年,辭職創業6年,百萬粉絲個人成長知識博主,一行DoMore創始人,OKR目標管理專家,豆瓣8.0《引爆自律力》作者。
Kris進化圈社群已有11000+人加入,帶領會員從讀書、日課、運動三個維度進行提升;108自律行動營、寫作變現營、教練特訓營等高階訓練營學員突破40000人。
目前在更新的平臺有:
#視頻號:Kris進化筆記
#視頻號:K叔K嫂夫妻創業日常
#公眾號:Kris在路上
#公眾號:Kris進化筆記
關注我的,不是粉絲,而是朋友!
原創不易,感謝關注
點一個免費的贊再走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