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項目建設是拉動投資、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這一點早已成為促進區域發展動能的共識。
近日,西安2025年重點項目安排得以透露,據悉,2025年西安市共安排重點項目和政府投資項目314個,總投資1.17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520.61億元。
同時,西安一季度重點項目觀摩活動走訪了多個區縣的10余項目,其中亮點頗多。
XI'
AN
兩大研發項目
愛科賽博研發創新總部及先進制造基地項目
該項目位于西安高新區徐家寨村西經四十四路與緯三十四路交叉口東北角,由西安愛科賽博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規劃總占地面積32.013畝,項目總建筑面積約7.52萬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約5.42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約2.1萬平方米),主要建設2棟生產樓、1棟生活配套樓、地下停車場及相關配套設施等。2024年3月開工,目前主體結構已完成并通過質監站驗收,內部裝修施工已完成40%,預計將于6月30日全面交工。此外,在市政上下水管道接通后,預計將于8月開園投入使用。
項目有兩大亮點: 作為科創企業總部,其建筑風格簡潔、現代、科技、綠色、創新,集辦公、科研、先進制造、保障于一體;作為低碳生態園區,項目采用屋頂光伏發電、儲能、電動汽車充電、智能配電管理等構建智能微電網,廣泛采用節能、降耗等技術以及綠化生態環保技術。
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集硬科技、智能化、低碳綠色于一體的“專精特新”企業集團總部,助力公司不斷在替代傳統、替代進口方面進行研發創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據了解,西安愛科賽博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1996年,在西安、蘇州設有研發生產基地,專注于為用戶提供精密測試電源、特種電源、電能質量控制系列產品和解決方案,取得各類專利200余項,參與國家和行業標準制定16項,參與多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產品應用于光伏儲能、新能源汽車、高端工業、特種裝備、智能電網、數據中心、科研試驗、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諸多領域。企業成功上市后,將進一步擴大硬科技創新能力,打造陜西電力電子、測試設備方面的硬科技品牌,助力本土高端裝備、新能源發電、電動汽車等產業的發展,帶動電子元器件等下游產業的發展,促進陜西及周邊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特變電工西安5G數字化科創研發基地項目
該項目運用數字化技術規劃工業廠房,主要用于光伏逆變器、高壓靜止無功發生器、智能微電網產品的生產及研發,建設具有現代感、科技感的研發生產基地。項目配套了國內先進的生產線和自動化設備,保障高效生產目標實現。同時,廠房運用智能物流系統,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云計算技術,實現物料自動化配送,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
項目建成后,將形成規模化的能源裝備生產能力,可批量供應逆變器、電網產品及模塊化電池簇等核心設備,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發電、智能電網及儲能系統等領域,通過持續的技術研發與工藝優化,推動能源轉換效率提升與系統集成創新,助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為西安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XI'
AN
航天基地:陜西萊特控股總部
及光電材料研發中心項目
項目位于航天基地神舟大道與航天中路東北角,占地39畝,總建筑面積10.74萬平方米,是為萊特控股三個制造板塊打造的集團辦公及集中研發中心,由總部辦公中心、高純石英砂研發中心、鈣鈦礦設備研制中心、電子精密控制板卡研發中心組成。
項目建設10棟單體,包括1棟總部辦公樓,3棟研發樓(分別承載電子精密控制板卡、真空蒸鍍設備和高純石英砂研發)及6棟實驗室。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1-3號樓,二期建設4-10號樓。截至3月底,項目1#2#3#樓已經封頂,4#樓正在調整設計方案,5#6#8#樓施工至2層,9#樓施工至1層,7#10#樓施工至4層。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值2億元,稅收800萬元,可供至少2000人就業。
項目建成后有三個亮點,一是攻克高純石英砂卡脖子難題,解決進口依賴;二是研發真空蒸鍍機設備,實現國產替代;三是推動顯控板技術迭代,拓展新賽道。
XI'
AN
經開區:隆基綠能年產12GW
高效BC電池項目
據悉,該項目位于經開區渭北工業園,總建筑面積20.82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電池車間、動力站、制氮站、110變電站、廢水站、綜合樓及宿舍等23個建筑單體,采購安裝污水處理設備、高效機房設備、特氣化學品系統、車間空調凈化系統及598臺套生產設備等。
投資規模大、建設效率高、生產工藝領先,是項目的三個亮點。
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營業收入約160億元,年稅收約11億元,帶動就業1800人。項目采購行業內最領先的清洗設備、擴散高溫設備、激光圖形化設備、鍍膜設備、絲網印刷設備、燒結光注入一體化設備、測試分選設備等智能化、自動化、高端化生產設備,確保實現12GW高效BC電池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從簽約落地到開工建設僅用時73天:整體建設采用BIM技術,對復雜工藝提前深化,提高效率:機電設備安裝采取實地考察、派員駐場、壓縮生產周期。空分設備等較原計劃提前2月交付,對標我省同類項目實現“彎道超車”。
目前,項目廠房主體施工基本完成,隆基生產設備采購已完成。計劃4月底開始搬入設備,5月底供能,6月底完成生產設備安裝進行試生產。
XI'
AN
西咸新區:
東航空港總部保障基地(商服)項目
東航空港總部保障基地(商服)項目位于空港臨空會展產業片區,占地面積67畝,建筑面積21.6萬平方米(含地上13萬平方米、地下8萬平方米),總投資額14.6億元,主要建設東航西北分公司總部辦公樓、航空產業聯合辦公樓、出勤公寓、星級酒店、商業配套等8棟單體建筑。
該項目涵蓋星級酒店、商超、辦公等多元業態,致力于打造西北地區唯一集航空運輸、總部經濟、高端商業等業態于一體的航旅服務產業集群,未來將進一步提升空港新城南部會展都市片區人氣,優化區域商務環境,加速現代服務業集聚。
截至目前,項目主體結構已全面封頂,正有序推進裝飾裝修及配套設施安裝等工程。其中,辦公樓、出勤樓計劃今年10月投運,康得思五星級酒店年底試運營,2#樓和5#樓酒店將于2026年底試運營,其他商業及公寓辦公將陸續建成投用。
值得關注的是,空港新城作為東航戰略布局的重要節點,承載著東航集團“四梁八柱”戰略的關鍵功能。項目建成后,預計實現年營收約30億元,帶動就業2000人,并將通過與維修基地聯動,吸引航空制造、維修、服務等企業入駐,為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對外開放門戶注入強勁動力。
XI'
AN
長安區:
西北水電及新能源科技產業中心項目
該項目是西北地區唯一一家以水電和新能源業務為主的研發機構,也是省市區重點建設項目。總占地面積239畝,總投資15.3億元,規劃總建筑面積19.5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總部科研中心及辦公樓。
該項目一期已于2019年竣工投用,入駐有西北咨詢公司、西北水電公司等9家下屬二級單位,主要涉及規劃咨詢、勘測設計、施工承包、投資運營等業態,年產值30億元,稅收5400萬元。
該項目二期部分,占地約48畝,建筑面積8.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6.3億元,主要建設3棟科研辦公樓,于今年初建成,正在組織規劃院、水電院、新能源院等19家二級單位搬遷入駐,計劃本月底完成總部機關全部搬遷入駐。二期部分主要開展水電、抽水蓄能、新能源等業務,年產值約175億元,稅收3.6億元。
作為綠色建筑樣板工程,應用了“深部地熱能耦合協同供能-儲能技術”,專項攻關研究成果和裝配式建筑等多項綠色節能新技術、新工藝,獲批建設陜西省地熱能開發利用技術中試基地。
據了解,該項目三期占地約31畝,總建筑面積5.6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5億元,規劃1棟科研辦公樓及人才公寓等,入駐剩余的城建院和生態院。目前已正式啟動建設,預計今年年底主體封頂,2027年5月建成投用,可實現年產值約200億元,稅收4億元。
XI'
AN
鄠邑區:
萬葉集美妝智造基地項目
萬葉集美妝智造基地項目主要建設6棟美妝無菌生產車間,3棟研發中試檢測服務中心,聚焦萬葉集美妝產業鏈,生物活性原料提取、高端化妝品研發、美妝器械配套,以生物制造技術為核心,形成覆蓋原料供應、產品研發、生產制造、質量檢測、市場銷售全鏈條。
目前,項目105、107號生產車間鋼結構正在安裝,109號生產車間樁基施工已完成,104、106、108 號生產車間正在基礎施工。
該項目以陜西生物資源、產教資源為依托,聚焦美妝自主研發制造,以多品牌矩陣、全渠道零售、數字化供應鏈為核心,構建“研發、生產、品牌、銷售”于一體的美妝產業集群。
以萬葉集美妝為龍頭帶動,配套16家新銳品牌創新工場,整合歐盟CPNP/CE認證資源,打造西北地區首個生物活性原料與美妝產品協同生產示范基地;與西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南京野生植物研究院建立核心技術研發與檢測實驗室,推動天然植物提取物、合成生物技術等前沿領域應用,年孵化創新配方超50項;構建“研發-中試-生產-檢測-營銷-終端”閉環,實現從原料到終端產品的本地化高效轉化;項目建成后,將新增就業崗位約800個,預計全面投產后年產值約20億元。
XI'
AN
浐灞國際港:國家醫學中心·
超導重離子放射醫療裝置建設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額13.5億元 ,占地200畝。預計2027年整體建成投用,2030年形成以超導為特色的醫工融合研發、生產基地,年產值達到100億元。項目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占地120畝,以超導重離子加速器和高溫超導MRI系統為重點產品,兼顧高端裝備領域,完成研發、生產、測試所需的廠房建設和配套裝備的購置與安裝。二期占地80畝,將在一期基礎上,重點開展同位素生產用超導加速器的建設。
與國內國外投入使用的采用常規銅線圈產生核心磁場的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相比,本項目將超導技術創新應用于醫用重離子加速器,打破國外產品技術壟斷,研制國際上首臺(套)超導重離子加速裝置,解決常導重離子放療設備體積大、能耗高、成本高的行業痛點,實現大型高端醫療裝備的國產替代,是創建西安國家醫學中心頭號攻關項目。
該項目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祥會同趙紅衛等院士領銜并擔任項目首席科學家,圍繞國家醫學中心建設“揭榜掛帥”任務,推進項目實施建設,超導重離子加速裝置是醫工交叉產業“卡脖子”技術,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帶動性。
項目將以優化設備制造、醫療使用、商業保險的合作模式,聯合保險公司推出重離子治療腫瘤特定險種,降低高端醫療設備治療費用,進一步普及超導重離子放療技術的應用,惠及更多腫瘤患者。
XI'
AN
雁塔區:
斯瑞新材科技產業園建設項目
該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在新材料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為醫療裝備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關鍵材料支撐。
目前,一期1號廠房主體結構已完工,正在進行外立面和內部精裝修施工。據斯瑞新材董事長王文斌介紹,該廠房為醫療CT球館核心材料及零組件生產線,計劃今年6月底完成裝修,9月設備進場調試,預計今年9月正式投產。投產后可實現年產3萬套產品,年產值約5億元,帶動就業200余人。
該生產線對生產環境要求極高,需要十萬級潔凈車間和恒溫恒濕條件,產品將主要應用于醫療裝備等電真空領域,將有效破解該領域關鍵基礎材料的“卡脖子”問題,實現醫療關鍵領域安全自主可控。
據介紹,斯瑞新材科技產業園建設項目,一期總建筑面積6.43萬平方米,包括兩棟工業廠房。其中2號廠房為人工智能硬件銅基合金材料生產線,計劃在1號廠房投產后啟動建設,預計年產2000萬套產品,主要應用于人工智能、光通信等領域,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據了解,斯瑞新材是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成立于1995年,專注于高端銅合金材料研發制造。公司擁有核心發明專利272項,在電力開關、軌道交通用銅鉻合金材料領域實現進口替代,成為全球細分行業龍頭,獲評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近年來,公司堅持細分新材料行業,多賽道齊頭并進,成為細分新材料行業全球領跑者。
XI'
AN
灞橋區:中天火箭研發中心及
軍民兩用火箭生產能力建設項目
該項目是航天復合材料生產區項目投資建成后,航天四院與灞橋區合作的第二個項目,也是灞橋區航天動力產業園規劃發展、全力打造航天四院為“鏈主”的航天裝備硬核產業項目之一。
項目在洪慶航天動力產業園,主要建設綜合廠房、綜合配套樓、軍民兩用火箭非火工品總裝測試廠房及相關配套設施,項目總投資4.38億元,新增建筑面積6.2萬平方米,竣工達產后將顯著提升小型固體火箭總體和關鍵分系統的研制和測試能力。同時,圍繞主營業務布局,帶動電裝、機加、復合材料等上下游的產業協同發展,有力支撐航天動力產業園打造“世界領先,國內一流”的航天智造產業園。
該項目的主體單位陜西中天火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航天四院下屬企業,全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深度融合,打造央地合作的樣板。核心技術包含固體火箭總體設計技術、固體火箭高性能材料技術、固體火箭發動機多參量動態測試技術,同時,公司擁有各類專利200余項,是國內少數掌握固體火箭發動機復合材料核心技術的主要企業之一。
經過20多年的發展,該公司以固體火箭總體設計技術為依托,形成了增雨防雹火箭、探空火箭、小型制導火箭等系列化小型固體火箭及配套裝備業務。以固體火箭高性能材料技術為基礎,形成了炭/炭熱場材料及固體火箭發動機耐燒蝕組件等炭/炭復合材料業務。以固體火箭發動機多參量動態測試技術為支撐,形成了智能計重系統、測控類系統集成等業務。未來,將為灞橋區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西安市航天產業集群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編輯:解革
審核:Lyna
監制:號稱嬉皮
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