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與法律網訊(通訊員 武英華)“叔叔您好,我是臨報沂水的小記者,今天需要完成一個新聞采訪的任務,請問您知道未成年人滿多少歲才能騎自行車(電動車)上路嗎?”“在法律上,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被稱為什么?”。4月26日上午,沂水縣“青藤”法律講堂--臨報沂水小記者法治實踐活動在東皋公園火熱開展,一個個小記者穿梭在東皋公園的各個角落,紛紛尋找陌生人進行采訪并收集簽名。
本次活動由沂水縣司法局與臨沂日報沂水站聯合主辦,以“普法志愿者授課+新聞采訪”的創新模式,為小記者們打造了一堂干貨滿滿的沉浸式普法課堂,吸引了360多名小記者報名參加。
聆聽講解,汲取法律養分。活動現場,沂水縣司法局”青藤”普法宣傳志愿者武廣源緊扣《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及《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與未成年人密切相關的內容,聚焦不同年齡段的權利和義務,在面臨風險和侵害時如何應對等問題對同學們進行了耐心細致的講解。為方便小記者進行采訪,普法志愿者為每人發放了“與法同行 爭當普法小衛士”普法知識卡片。
分享感悟,傳播法治力量。參與學習法律知識的同時,小記者們需完成普法宣傳和簽名收集的任務。“除了身體暴力的傷害,侮辱人格、起綽號這樣的言語欺凌也是校園欺凌的一種。”參與活動的一名級小記者表示,將把今日所學和同學、家長分享,并通過校園廣播站進行傳播。家長代表張女士認為,這種“學以致用”的模式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法治實踐能力。活動結束后,為每支小分隊收集采訪簽名數量前兩名的小記者們頒發了“普法小衛士”證書和法治小書包。
此次普法活動是沂水縣青少年法治素養提升系列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生動的實踐活動和專業的法律知識普及,增強了青少年群體學法尊法意識,也激發了他們成為普法宣傳小使者的熱情。期待小記者們能將所學所感融入到新聞稿件中,用獨特的視角傳播法治理念,讓更多人感受到法律的力量與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