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自古以來就困擾著人們。從有文字可考的歷史起,許多與抑郁相關的有用信息都傳承了下來。縱觀抑郁的歷史,你將了解到古人看待這種古老疾病的方式,學會一些已經經過時間檢驗的有效療法。下面我們先來簡要介紹一下抑郁的歷史。
至少從文明誕生那天起,抑郁就侵入了人們的生活。早在五千多年前,抑郁就出現在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繪畫和雕塑中。當時抑郁還并不是什么壞事,反而是一大優勢。如果你不認為抑郁可恥,而是將其視為生活中坎坷但自然的階段,那就更有可能擺脫抑郁。古埃及人運用睡覺、旅行和跳舞等方法治療抑郁。
古希臘時期,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發現,抑郁呈現出多種癥狀,如無名恐懼、暴躁易怒、食欲不振、意志消沉和睡眠障礙等。他認為,人生來就易患抑郁,而高壓環境會導致抑郁發作。人的生理狀況能影響思維和行為,情緒又能影響疾病的發展。依現代標準來看,希波克拉底的許多觀點都切中要害。他建議首先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和鍛煉來對抗抑郁。
11世紀阿拉伯內科醫生阿維森納將抑郁歸結為生理和心理原因。他是率先提出“走進抑郁,走出抑郁”的人之一。
加利福尼亞心理學家兼主牧師喬治·摩瑞利發現,東正教沙漠教父將抑郁等同為意志消沉。這種狀況由“錯誤的思維”引起,會導致行為能力喪失,可用“正確的思維”糾正。
17世紀英國學者羅伯特·波頓認為,抑郁是一種性格或習慣。因此,只要精神得不到滿足,就可能導致抑郁。
波頓認為,抑郁既是一種生理狀態,也是一種心理狀態,可能沒有明顯的誘發原因,也可能超過某個原因的合理范圍。他推斷,抑郁可能源于過度想象,如將一件本來平常或美好的事想象得險象環生。波頓提倡運用飲食、鍛煉和改變思維的方式緩解抑郁。
波頓在治療抑郁的歷史上有著特殊地位。他的《解剖抑郁》是關于抑郁最為全面的研究,也是當時首本正式的抑郁自助書籍。書中闡釋了抑郁與心理、生理和社會過程的重大聯系,獨到的見解在今天仍然切實有效。
抑郁的誘因
大多數情況下,人患抑郁之前會經歷一件或一系列誘發事件,包括失眠。你可能習慣于消極思考,或將問題無限放大。這極有可能引發抑郁。
抑郁也可能憑空而來,找不到任何明顯的應激事件誘因。《瓶中美人》的作者西爾維婭·普拉特就是個生動的例子。她有一個帥氣的男朋友,從事著熱愛的事業,但還是患上了抑郁癥,就像被玻璃罩扣住了頭部一樣,無時無刻不有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
導致抑郁的常見因素:
○不切實際的幻想、擔憂、焦慮、失敗感和憤怒均可增加罹患抑郁的風險。
○完美主義性格、缺乏自信以及孤僻寡言均可導致抑郁。
○人生的重大變化可能導致抑郁,如喪偶等重大變故以及結婚、生子、搬家等徹底改變生活的大事。這些變化均可造成巨大的壓力,進而導致抑郁。
○對于女性而言,生產過后或更年期容易造成化學或激素失衡,增加罹患抑郁的風險。
○對于兩性而言,神經遞質活性降低等化學失衡可能導致抑郁。
○瀕死經歷以及生理、性和心理虐待等創傷性經歷可能增加罹患抑郁的風險。
○貧困生活、危險環境和慢性疾病等生活境遇也可能增加罹患抑郁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