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長虹彩電,只怕很多人都會覺得有非常厚重的年代感。因為這個昔日的彩電品牌已經走過了67年的歷史,而且登陸A股也有31年之久,陪伴了我們整整三代人。
可就是這么一個資歷深厚、品牌深入人心的企業,似乎已經被人遺忘許久,原因自然是智能手機時代到來,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少,長虹彩電成了長虹電器股份,但我們已經無暇去管它到底是生產彩電,還是順便在電熱毯、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業務上又“客串”了一把。一個集消費電子、核心器件研發與制造為一體的綜合型跨國企業,居然“淪落”到要靠“炒作”破局,這又是怎么回事?
很久沒有引起大眾關注的長虹,突然因為股價漲停在資本市場掀起一場風波,這個突如其來的“意外”,就像AI崛起和DeepSeek橫空出世一樣讓人頗感震驚。一個沉積已久的名字,再一次引起熱議和關注,居然是因為長虹身上有50多個熱門概念關聯,這一次疑似炒作的股價漲停,也一時成了各方研究的對象。
究竟是市場情緒過熱,還是非理性炒作,或者是長虹憋了很久,準備“放大招”,也讓人陷入沉思。
曾經的A股“股王”重返巔峰?
因為已經淡出市場很久,在股市也早已今非昔比,長虹其實很長時間處于“被人遺忘”的狀態。如今都在瘋狂追逐AI、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股市和股民,又怎么會記得,27年前的1998年,當時巔峰期的長虹市值高達650億,堪稱A股名副其實的“股王”。或許如今的年輕一代對650億的市值沒有什么概念,但放在當時,說長虹是電器行業的霸主、股市的巨頭,那都不是吹的。
然而,時過境遷,隨著彩電的沒落,長虹的江河日下也在所難免,只不過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在業績下滑、走勢一再低落后,2024年10月份,長虹突然股價漲停,連續12個交易日收獲了第10個漲停,讓人匪夷所思。12個交易日10個漲停,單月累計漲幅178%,甚至市值也再度沖破761億,創造了1994你年以來的新高,莫非長虹又要復興?重返巔峰?
更為詭異的是,這一波漲幅還不算完,到了2025年2月份,宣布接入DeepSeek的長虹股價又是繼續上漲,頗有要延續2024年10月份11個漲停的瘋狂勢頭。連股民也開始懵圈,紛紛質問:長虹這是發生了什么,曾經的A股“股王”這是要借尸還魂嗎?
此起彼伏的長虹,真的是個謎!
接二連三的股價上漲,但上漲之后還是回到理性的區間,這是傳統制造行業難以擺脫的宿命,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主業務是產品制造,除非來一次顛覆性的變革,直接變身成為互聯網企業或者像海爾一樣發展多元化,成功轉型,否則身上的“傳統”標簽很難撕掉。可對于“傳統”根深蒂固的長虹來說,轉型談何容易,多元化這么多年,似乎也未能發展成理想的樣子。
反倒是此起彼伏的股價,更像是傳統制造業在資本市場的“適應性試探”,而不是基本面的反轉信號。畢竟,長達幾十年的業務格局,國資背景的結構體系,“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對于一心只想“求穩”的國企來說,沒有當年張瑞敏在海爾大刀闊斧的改革,絕不可能再造第二個海爾。即便長虹自己也清楚,真正的破局在于“聚焦核心技術”與“重構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點,才能擺脫“題材依賴癥”,可國資一直未引入戰略投資推動機制改革,在儲能電池、物聯網模塊等領域的專利也未能產品化,近幾年連續3年經營性現金流為下降趨勢,說長虹是個迷,還真不是道聽途說。
傍上華為概念就能復活?
盡管從2024年至今,長虹斷斷續續的股價一直在上漲和回落之間此起彼伏,而且因為傍上華為而被視為“華為概念”,也頗有被看好的理由,但連長虹自己也發公告稱股價出現嚴重的異常波動,這個異常究竟出于何種原因,是什么勢力在助推,恐怕大家都心知肚明。
這一系列看似詭異的操作和變化,讓人不得不想到頗為類似的案例,比如某某國貨品牌面臨倒閉、產品滯銷,然后突然爆發一件與此毫無關聯的事,消費者因此開始像抽風一樣的“懷舊”,“報復性消費”去復活國貨品牌,這種短期市場情緒催化,更像是一個老牌企業在轉型中的掙扎和嘗試。換個角度,長虹在過去能長時間處于行業頂端,不可能不去考慮市場、布局未來,這些年與跨境電商、低空經濟、西部大開發或多或少的聯系在一起,這也是股價變動的內在驅動力。
股價往往是業績和趨勢走向的映射,長虹與新能源、半導體等熱門領域扯到一起,也可能傳導“國企改革”的信號,盡管破局還在嘗試中,但從“制造”到“智造”的跨越,這種炒作只要有利于轉型成功,又有何不可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