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來自哪里?又去向何處?這是一個關于人類自身的終極問題。從本質上講,這兩個問題可以歸結為一個——人來自何處。雖然歌曲里唱著“不要問我從哪里來”,但是千百年來,人類從未停止追問我從哪里來。到目前為止,人類尚未找到這個問題的明確答案,只留下紛紜繁雜的各種猜想,比較有代表性的有神創論、進化論、外星論三種。
達爾文: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1809-1882),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集大成者。曾乘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采集。出版《物種起源》和《人類的由來及其性選擇》,將生物進化論學說應用到人自身,構筑了生物界的系統樹。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及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1
如今我們熟知的關于人類起源的最早回答,應該就是流傳于世界各地的上古傳說,這些傳說雖然具體內容有所差別,但主旨都將人類的起源指向了超自然的神,因此被稱為神創論。如果要對這些傳說的內容細分的話,大致可以分為上帝造人(包括摶土造人)、自然發生說、動物祖先說。
上帝造人的傳說是最為豐富的,《圣經?創世紀》第一章就是上帝七天創造世界的傳說,第六天,上帝照自己的樣子創造了男人和女人,《圣經》中沒有記載上帝是用什么材料制造了人,想來萬能的上帝是不需要任何材料的。古埃及有一種傳說,萬物是在全能的神——努的呼喊中出現的,他大喊一聲:“男人!女人!”過了一會,埃及就住滿了人,這時努顯示出自己的原形,成為埃及的第一位法老。在印度最古老的一部奧義書《梨俱吠陀》的記載中,人是由阿坦從水中取出的一真元體,然后漸次分化出了人體的各個器官而形成的。
造人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是摶土造人。中國很多地方都流傳著人是女媧用黃土捏出來的傳說;古埃及的說法是,鹿面神哈奴姆在陶器場里面塑造了人,另一個女神赫脫讓這個陶人變成了活人;古希臘人認為,人類都是“地上的神”普羅米修斯用泥土造出來的,之后女神雅典娜向泥人身上吹出了一口氣,泥人從此獲得了生命和靈魂;根據蘇美爾人的記載,人是諸神合力用泥土塑造的;新西蘭土著毛利人認為自己的祖先是天神滴奇用紅土和自身血液調和而成的;墨西哥人認為他們的祖先是神用玉米面捏的,然后放在火里面燒成的,由于火候掌握的不好,直到第三次才成功等等。
自然發生說認為人是由自然界的某種物質形成的。盤古開天辟地后,他身上的蟲子變成了地上的黎民百姓;漢代的劉安所編的《淮南子》和王充所著的《論衡》中都認為人是由氣生的;印第安人和毛利人中流傳著以天為父、以地為母的傳說。自然發生說雖然還帶著神靈的氣息,但已經將目光看向了自然。
動物祖先說認為人是從動物變化來的,或者是神同某種動物通婚后的后代。在原始先民眼中,圖騰就是他們的祖先。古希臘有的民族認為人是從魚慢慢演變來的,有的認為他們的祖先是天鵝,有的則認為他們的祖先是牛。美洲土著中也流傳著各種動物祖先的傳說。《山海經》中,幾乎每個民族都有一個動物祖先。在西藏同胞中廣泛流傳著人是神女和獼猴結合的后代的傳說。這種動物祖先說進一步拉近了人和神的距離,將人的起源歸結于生命,這一點跟進化論倒是相通的。
尼安德特人頭骨復原圖: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因其化石在1856年發現于德國杜塞爾多夫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個山洞中而得名。尼安德特人距今大約20萬~3萬年,屬于早期智人,腦部已經非常發達,腦容量約達1230毫升,已經能夠制造使用復合工具,具有狩獵能力及喪葬等習俗,主要生活在歐洲、近東和中亞地區。
2
進化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反抗神創論的產物。進化論發端于十八世紀,形成于十九世紀中期,之后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并衍生出其他變種。
在進化論產生之前,生物學、地質學都有了長足的發展,科學家通過大量的實地考察,采集了豐富的動植物標本和化石,對地球上的生物有了一個大體客觀的認識,并對動植物進行了科學的定位。對人進行科學定位的工作是由瑞典博物學家林奈完成的,他對動植物進行了分類,通過界、綱、目、屬、種、亞種給生物定位,人被歸入了哺乳綱、靈長目、人屬,其下分為不同的人種。古生物學家在對化石進行研究時發現,那些幾億年前的動植物化石的形態與現代生物的形態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便將這些聯系到一起,并給它們牽了一條進化線,進化論應運而生。
進化論的集大成者是英國的博物學家達爾文,他首先將自然選擇學說應用到人類自身,在《物種起源》(發表于1859年)和《人類的由來及其性選擇》(發表于1971年)中構筑了一個生物系統,即生物界的系統樹,將進化論進行到底。按照進化論的觀點,物種是由低級向高級進化而來的,在原始地球的海洋中,首先出現了原生生物,原生生物分化出了原生植物和原生動物,之后經過漫長的時間,逐漸進化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豐富多彩的動植物。物種不是不變的,那些所謂屬于同屬的物種,都是另一個已經滅亡的物種的直系后代,而不是被分別創造出來的。人是從低等的脊椎動物逐步演化而來的,其演化序列是: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人類。人類是從類人猿進化而來的,那些從森林遷徙到平原的類人猿經過漫長的歷史過程,逐步進化成了現代人,這個過程經過了臘瑪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五個階段。達爾文列舉了許多人從猿進化而來的證據:人與猿的身體結構相似,對寄生蟲與傳染病的反應相似,生殖方式相似等。
進化論形成后,作為一個科學理論迅速傳播開來。在國外,雖然進化論在關于人類起源的討論中占據了主流,但是神創論與進化論之間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美國有的州還曾經制定了反對在學校教授進化論的法律,并引發了著名的“猴子訴訟”,雖然這些法律已經被廢止,但并不妨礙對進化論的懷疑。在中國,由于唯物主義哲學的主導性地位,神創論被視為唯心主義,是無稽之談,進化論被當作金科玉律來傳播(網絡名人、留美生物學博士后方舟子認為:在大眾媒體上看到不利于進化論的報道,是由于非科學因素,如宗教因素和思想因素,思想因素主要是反“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附帶效應)。
進化論提出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是科學家至今沒有拿出一個物種進化為另一個物種的實證;分子生物學證實了人同類人猿的細胞核的差別及猿細胞無法變成人細胞的事實;比較解剖學的研究表明,進化論中所謂的“同源器官”只是表象,而決定這些特征的是基因,相同的形態對應的基因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胚胎學的研究表明,動物胚胎發育之初的形態相似,是由于HOX基因(同源基因)調控水平相同而已;按照進化論的觀點,進化本身就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照此推理,人就不是進化的最終端,那么人類的未來又在何方?到目前為止,科學研究雖然找到了處于進化論最底端的生命體——RNA,但尚無法解釋它的來源,也就是說,進化論尚無法從根本上解釋人是從何而來的。
地球的毀滅:美洲古老的瑪雅人曾經預言地球將在2012年毀滅,圣經中也有“世界末日”的說法。地球是否像生物那樣有一個從出現、成長最后走向滅亡的過程?如果真的如此,地球將會在何時走向毀滅,地球毀滅后人類又將去向何方,是否真的能像有的科學家所說的那樣順利移民到別的星球上?
3
在神創論與進化論的爭論正如火如荼的時候,外星論的加入無疑使這場關于人類起源的爭論更加的硝煙彌漫。其實外星論也不能完全算作新鮮事物,根據佛教經典的記載,人是從阿衛貨羅天上下來旅游的,由于貪吃變胖,沒有辦法再飛回去,只能留在地球上。這可能是外星論最早的記載了吧。
國外外星論的傳播范圍比較廣泛,關于外星論也有不同的解讀方式。一種是從古代入手,具體做法有的是重新解讀神話,如撒迦利亞?西琴就堅持認為:“無論是《圣經》傳說或者蘇美爾人和埃及的神話都不應該被理解為神話,相反,他們應該被理解為新聞紀實。”這種理論有眾多的支持者,西琴擁有眾多的粉絲,他們積極的傳播西琴的理論;有的是研究那些遠遠超出了我們所理解的古代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產品,國外的一些科學家發現了一些所謂古代的高科技產品,如考古學家威廉?柯尼格于1938年在德國斯圖加特發現的所謂巴格達電池,據研究這個電池產生的時間是公元前250年,現在還能產生電力,還有在古羅馬的沉船上發現了一臺機械模擬式計算機等等。另一種是從現代科學技術入手,國外的一些研究人員從美國國家航空與航天局發布的月球表面的照片中,發現了建筑物的痕跡;現代物理學對量子論的“非定域性”和亞原子現象的研究,提出了對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這一論斷的質疑,對超級波、脈沖信號的研究,提出了它們是由外星生命專門發射出的,目的是向人類傳遞銀河超級波的信息。
國外不僅有關于外星論的大量研究,外星論在普通民眾中也有廣泛的影響,人們想象出了大量關于外星人的外形、智能等情況,并拍攝出了大量的關于外星人的影視作品,還有很多人聲稱看到過外星人的飛行器——UFO,國外媒體上不時有關于這類消息的報道。1947年7月2日,有美國的新聞報道稱一架UFO墜毀在新墨西哥州羅斯威爾鎮靠近軍事基地的沙漠地區,據稱,美國軍方發現了外星人尸體并進行了解剖。這些報道的真實性另當別論,它們至少說明了外星論已經有了其受眾。
國內外星論的影響力遠遠不及國外,研究的力度也與國外差距頗大,其立論更多的著眼于地球,認為神話傳說有一部分可以作為信史來解讀,從地球上的科學發展,尤其是傳統科學的不足之處,來反證人類來自于外星的觀點。國內也有不少關于UFO的傳聞,不過這些現象更多的是被“科學”解讀了。國內比較系統的闡述“外星論”的是雷元星先生,他在《人類的科學》一書中,一方面指出了進化論的不可信,另一方面詳細的闡述了人類來自于金星這一觀點。根據他的研究,行星都沿著一條螺旋軌道一步步地向太陽靠近,最終墜落其中,地球現在占據的軌道所創造的環境是太陽系內最適合生物生存的,任何星球在占據地球軌道時,都能創造出一個適合生物生存的環境,其地表都有一個生物世界,統治這個生物界的都是人類。祝融星、水星、金星都曾經占據過地球現今占據的軌道,人類曾經就生活在這些星球上,行星只是人類的一座座大房子,只能供人類暫時居住,當這些行星由于軌道的變化,不再適合人類生存時,人類就會向下一個適合生存的行星上遷徙。照此推理,地球必將走向滅亡,人類從金星移民而來,下一步將向火星進發。他提出的證據有:秘魯的神秘地畫、墨西哥神廟的繪有宇航員的浮雕以及《圣經》中的“神之車”等等。發現于四川地區的三星堆遺址,或許可以作為這一猜想的證據。三星堆遺址出土有大量匪夷所思的青銅器,如果我們將它們與外星論結合起來,這一切似乎就很容易理解。“眼形器”或許就是外星飛行器,“太陽形器”或許就是飛行器的方向盤,縱目面具是駕駛者戴著望遠鏡,圓頂頭像是他們戴著頭盔。
人類來自于外星這個結論似乎解決了人類起源的問題,但是繼續追問就會發現,它有一個重大的缺陷——外星的生命又是從何而來的?如果不能回答這個問題,那么我們只不過是將地球上的問題推到了外星。關于這一問題,普林斯頓大學的弗里曼?戴森說:“我們所處的世界之前的環境根本不可能產生生命,可之后一切都變了,環境變得適宜生物居住,看上去好像宇宙知道我們要來了”。或許可以引用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溫伯格的話:“這意味著根本就沒有什么開端……有的只是多元理論。”
關于人類起源的爭論遠遠沒有結束,到目前為止,神創論、進化論、外星論的支持者,都無法拿出讓所有人尤其是持不同意見者信服的證據,證明自己的正確性,我們只能期待著某一天科學的發展將謎底揭開。
李尋、楚喬合著的“白酒三部曲”——《酒的中國地理》《中國白酒通解》《中國白酒配餐學》已經全部出齊,可登錄“李尋的酒吧”公眾號商城選擇購買(,或者掃下面李尋老師助理朱劍、童康育的二維碼聯系進行購買,三本合一同時購買有優惠!
點擊進入李尋的酒吧商城購買
圖書簡介
《中國白酒配餐學》圍繞“中國白酒配餐基本原理”“為酒選菜”“為菜選酒”三大主題的四十二個知識點,同步于國際餐酒搭配理論,以先進的食品科學為基礎,通俗生動地講解全國23個菜系餐酒搭配的實用案例;填補了中國白酒與美食搭配領域研究的空白,可作為廣大白酒營銷人員、餐廳主理人員拓展業務范圍、提高業務水平的“教科書”,以及廣大白酒與美食愛好者提升生活品質的餐飲美學讀物。
《酒的中國地理——尋訪佳釀生成的時空奧秘》于2019年由西北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深受廣大讀者及白酒愛好者的關注,至今已重印四次。全書以文化地理為引導,一方面,沿大運河和諸多古道做空間分布的大線索梳理;另一方面,從文化認知的角度切入解讀,全面探尋酒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與歷史文化。全書內容豐富,具趣味性、知識性,又不乏日常生活的真實感受。
《中國白酒通解》對中國白酒進行了系統、全面、專業、細致的解讀,涵蓋了以下七個方面的內容:中國白酒是什么;中國傳統白酒工藝詳解;簡說酒精;新技術、新工藝、新型白酒;中國白酒的香型——自然地理條件、工藝、風味、品鑒;白酒市場解剖;李尋白酒品評法——供選酒師和消費者使用的白酒品評法。作者親自走訪了數百個白酒廠,通過艱辛的田野調查獲得了第一手資料。全書資料豐富,見解獨特,思想深刻,總結性和開創性兼具。同時,語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適合各領域人士閱讀,尤其是白酒釀造、經銷、收藏品鑒人士案頭必備的參考書。
掃描李尋老師助理二維碼
加入李尋品酒學院酒友交流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