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產品的讀者應該都知道,供需不均衡的市場一般都有比較大的變數,尤其是供小于求的情況。
而且,供需匹配的過程中還有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產品足夠優秀的話就有打造品牌和產生溢價的機會。
這時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是提高供給去滿足更多需求從而獲得更高收入?還是控制供給去創造二級市場從而獲得品牌溢價?
搞明白這個問題,你對供需、市場、品牌、產品、營銷以及用戶需求就會有比較深刻的認知。
尤其是對做產品的讀者來說,這些都是進階路上必須掌握的高階能力。
為了讓你們更容易理解,我用自己的其中一個愛好來舉例,汽車模型。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介紹過,一個叫「富美」的品牌推出了一臺 1:64 比例的保時捷 911 靜態模型。預定價四五百塊,但轉手就可以賣到一千多。
造成這種溢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產品品質和供需不均衡問題,也有品牌和市場共識引導。
說白了,就是大家都認這個品牌的車模,在限量的情況下買到即賺到。即具備了收藏屬性,也產生了金融屬性。
基于此,二級市場的流通就會激活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所以才有人愿意出高價去獲取稀缺產品。
在他們看來,要么是自己真的喜歡且不差錢,要么就是想繼續在二級市場獲得溢價。
對于后者,就是炒作,或者叫倒爺。
別看出廠價才四五百塊,但有很多人愿意花七八百在閑魚上收,一段時間后轉手可能又能賣一千多。
當然,不是所有的品牌推出同款車模都能獲得這樣的效應。
前兩天,又有一個模型品牌推出了同款車型的預定,在車模圈還掀起了不小的熱度。
這是一個叫 HH 的品牌,從發布的預定宣傳來看,車型和配色基本就是奔著前面提到的「富美」去的。
同款配色,富美的車在二手市場價格接近一千,但 HH 最新預定只要四百多。
一時間,很多人就會覺得 HH 是富美的平替,開始瘋狂搶購。
估計品牌方也沒有預料到這種突然爆發的需求,幾個熱門顏色限量 399 臺很快就被預定一空。
這時候,品牌方做了兩個奇葩操作。
第一個是提高預定售價,從原本 398 元就能預定改成了 421 元,有些無良商家甚至直接以零售價 468 元預定。
不過,之前按照 398 元預定的買家會保單,但后面預定的都得提價。
第二個是突破限量數,官方是說把面向海外的配額放到國內來。
這就產生了一種現象,原本已經預定完的配色一下子又多了很多庫存,直到現在還有很多沒有被消化掉。
在我看來,這是兩個很糟糕的決策,甚至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首先,提高預定價是對用戶不友好,為了多賺那三瓜兩棗去干得罪人的事,品牌損失更大。
其次,突破限量規則補充供給看似滿足了更多需求,其實對于這個品牌沒有好處。
可能你們不知道,收藏汽車模型其實有賭的成分,因為很多車模都不是賣現貨,而是采用預定等期貨的形式。
賭成了,你收藏的車模就會升值,賭敗了,那就貶值。
比如,我之前預定過一個新品牌做的車模,當最終出貨時遠超預期,做工一流的同時還限量,這就導致二手市場價格水漲船高。
對于我來說,會覺得自己持有的收藏品升值了,這種情緒價值和金融屬性是會帶來直觀刺激的。
后來,這個品牌推出的車型都獲得了很高的市場認可度,品牌做起來了,用戶共識形成了。
對于 HH 這個品牌來說,他們選擇了提高供給去滿足需求的策略,但失去的是把品牌做大的機會。
如果按照預定價把原本的限量數做完且交付高品質的產品,很容易形成用戶共識,進而獲得富美的效應。
后續再推出其他車型預定時,用戶會基于這種共識去選擇他們。
據我了解,現在有些玩家預定了不少 HH 的車模,但因為市場供給有比較大的冗余,所以他們手上的訂單風險其實很大。
如果出貨后做工不及預期,那這些訂單全都會貶值,HH 這個品牌就會被噴死。
如果出貨后品質超出預期,但市面上的供給大于需求,也不會產生二級市場效應,品牌獲得的溢價空間就非常有限。
通過控制供給去滿足需求的方式會被認為是饑餓營銷,其實這也是很多品牌打造自己的方式。
這里面的關鍵點不是買不到,而是讓那些買到的人覺得非常值,進而獲得社交貨幣、身份認同、溢價保值等。
然后,慢慢讓這樣的人變多,品牌才能形成。
做大眾消費品,還是做小眾收藏品,其實區別也在這里。讓所有人開心的事做不到,那就先把讓一小部分人滿意的事做好。
不過我也看到了另外的聲音,有些人在沒有看到實物的情況下就主觀猜測 HH 的車很垃圾,其實意圖很明顯,怕自己手上的富美貶值。
發現沒,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那些手上有富美的人,可能現在單臺價格 1000,如果 HH 出貨且獲得成功,那他們手上的富美一定會降價,因為有了性價比更高的平替。
所以,他們會唱衰 HH,期待它的崩盤。
同樣的邏輯,你在股市、零售、地產、金融等行業領域都能看到。
本質上,是人性在作祟。
我把自己當做一款產品打造,其實我的出發點也是品牌,用現在流行的說法叫「個人品牌」。
目的很簡單,讓我的單位時間變得值錢,最好是在有稀缺性的同時獲得溢價。
我的時間是有限的,給誰服務,獲得怎樣的報酬,決定權不再甲方選擇我,而是要實現我去選擇甲方。
要做到這一點,同樣還是要有過硬的產品,然后制造供給稀缺,通過交付獲得行業共識,最后形成自己的品牌。
供需、市場、品牌、產品、營銷、用戶需求,一通百通。
最后,你覺得 HH 會崩盤么?
················· 唐韌出品 ·················
安可時刻
如果不理解商業世界競爭邏輯和策略的可以看下我昨天的文章,淘寶攜餓了么入局即時零售的策略我覺得會成為一個經典案例。
做產品不能只看功能,要了解業務、了解市場、了解商業。關鍵是,懂人性和規律常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