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兩百余名探店博主因收費探店被騙押金,涉案金額過萬。探店內容一度成為流量風口,伴隨行業內卷,如今探店也要付押金了嗎?
超200名博主被騙押金累計過萬,波及店家已辟謠
Ann是遭遇該探店騙局的探店博主之一。她回憶稱,當時在很多群都看到了這則探店通告,有騙子打著北京知名火鍋店新京熹的旗號邀約千粉博主探店,承諾免費雙人餐和百元左右稿費。
這個合作標準基本符合行情,特別的點在于,該通告發布者以商家食材排期為由提出40元/人的押金,以此規避博主臨時毀約。雖然先付押金再探店的方式并不常見,但因為數額不大,參與博主們沒有過多質疑。
臨近執行日期,群聊突然解散、發布者直接失聯。被波及的商家新京熹發布聲明稱,從未授權任何第三發過對網絡博主進行收費探店,也不會采取任何方式來誘導消費者行為。
Ann透露,目前維權群內已有超200名博主,涉及金額過萬。部分博主已經報案,波及商家表示將協助解決。
超200名博主被詐騙背后,探店已經趨向產業化、規模化。伴隨各互聯網大廠押注“本地生活”業務,探店漸成新興推廣模式,大量素人、腰尾部博主涌入探店賽道。
探店產業化,萬粉博主內卷到“不要錢”
當前營銷環境下,找到細分賽道上更垂直、更接近消費者的博主成為品牌主的共識之一,koc(關鍵意見消費者)由此走紅。而腰尾部探店博主紛繁眾多,品牌一般會通過代理公司/MCN等挑選博主。
多位受訪探店博主提到,現在不走官方平臺的商單很多,相當一部分合作是通過社交平臺私信、接單群通告報名完成的——這也給了類似前述案件中不法分子行騙的空間。
以探店之名“付費”推廣系業內默認。對于腰尾部探店博主,最常見的合作方式是以評價/筆記置換免費餐食;還有的會在餐食之外再給一部分稿費,稿費多少以粉絲數量為主要衡量標準;此外還存在團購抽傭、流量收益等收入來源。
記者了解到,目前很多探店需要博主先墊資購買套餐,完成評價/筆記后再返還費用。
部分探店平臺及社群截圖
伴隨探店進一步產業化,一些專注探店信息分享、商單合作的平臺誕生了。因為平臺承諾完成筆記后會返還(大部分)團購費用,部分消費者甚至會將這類平臺當作低價團購使用。
多位受訪探店博主感慨稱,現在大多數都是置換單,高稿費的合作比較少。“很多千粉博主的商單只值30-50塊,甚至有萬粉博主接到的都是置換商單或者單次百元以下稿費。”
當入局者眾多,行業內卷自然加劇。“探店的門檻比較低,你不接有的是博主接單。何況很多品牌自帶流量,根本不缺置換達人。”有博主坦言。
全網數百萬人都在探店,這個賽道不好做了
數據顯示,越來越多普通人正在以探店為業。以抖音探店為例,截至2024年11月,平臺上有超過336萬人靠探店獲得收入。算上其他平臺和渠道,探店博主面對的是一個百萬級別同行競爭的市場。
有受訪探店博主坦言,“對于我們這種千粉、萬粉級別的博主,大部分人就是當個愛好。為了吃飯不花錢可以長期做,但如果身體精力不行,來回奔波和數據焦慮都很累人。”
“這是一個門檻低、上手快的副業,只是現在不那么掙錢了。”受訪博主總結稱。
更多粉絲的探店博主們,也在探索轉型。近年來,不少探店達人因為內容同質化、被質疑質疑“充值”、虛假宣傳等原因影響力下滑。與此同時,幾乎所有平臺都發布了相關規范,引導探店行業長久健康發展。
有探店博主向藍鯨記者分析稱,從流量角度來說,直播>視頻>動圖;現在直播帶貨或者好物分享、美食測評等要比單純探店更好變現。所以很多頭部、中腰部探店博主都在后期轉向了直播帶貨。
前述博主補充稱,“探店賽道更高級一點的玩法其實是分享生活方式。但這種需要打造人設,配合拍照種草、穿搭化妝、旅行等,那就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