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山西大同5月13日電 (記者 胡健)記者13日從云岡研究院獲悉,從即日起至今年9月30日,云岡研究院對云岡石窟第7、8窟實施臨時封閉,封閉期間將開展文物數字化信息采集。截至目前,云岡石窟已完成三分之二洞窟的數字化信息采集。
云岡石窟第7、8窟位于云岡石窟群的中部,是繼曇曜五窟之后開鑿的一組雙窟,開鑿于北魏云岡開鑿中期(471年—494年),大約是獻文帝時代武周山石窟寺建設擴大化的作品。
云岡石窟第8窟的“云岡六美人”。(資料圖,云岡研究院供圖)
第7、8窟均在后室南壁明窗與窟門間,雕造出一高約1.8米、寬約4米的長方形帷幕龕,內置供養天6身,左右各3身,側身相對。這是云岡唯一的專為供養天設置的壁龕。龕內的供養天身材比例協調、姿勢優美、典雅迷人。杰出的畫面布局和優雅的人物塑造,使這6身供養天成為云岡藝術中最為突出的作品之一,被稱為“云岡六美人”。
云岡研究院院長杭侃透露,目前云岡研究院已完成三分之二洞窟的數字化采集,其中第13窟數字化重建與三維信息系統構建項目,突破了中國大型單體高浮雕石窟寺的整體洞窟高精度三維建模技術難題。
云岡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始建于公元5世紀的北魏時期,現存大小洞窟254個,各類佛教人物造像5.9萬余尊,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云岡石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