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控人內幕交易迷霧籠罩“玻尿酸巨頭”。
文丨 野馬財經ID :YMCJ8686
作者丨姚悅 編輯丨高巖
同為“醫美三劍客”的實控人,與華熙生物的趙燕相比,昊海生科的蔣偉夫婦就顯得低調得多,甚至二人的高清照片都很難在網上找到。
然而,近日昊海生科一紙“實控人涉內幕交易被立案”的公告,將蔣偉推向風口浪尖。
由于上述公告披露信息極其有限,僅知道蔣偉涉嫌內幕交易的并非昊海生科股票。外界隨即將目光掃向所有和蔣偉、昊海生科關系密切的股票。其中,一家與昊海生科同屬生物科技領域,還都熱衷并購,且子公司在昊海生科《招股書》中為第一大客戶的冠昊生物尤為引人關注。2020年,4個當事方就因內幕交易冠昊生物被罰。
與此同時,實控人內幕交易的消息猶如一顆石頭,立刻激起了“玻尿酸巨頭”昊海生科業績下滑、股價低迷,以及在此情況下實控人蔣偉夫婦2024年仍分到上億分紅等層層輿論浪花。
截至5月9日收盤,A股昊海生科股價報52元/股,下跌0.5%,總市值121億元;H股昊海生物科技股價報23.3港元/股,下跌1.69%,總市值54億港元。
實控人涉內幕交易,無關自家公司股票
5月7日晚間,昊海生科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蔣偉近日收到證監會出具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內幕交易對其進行立案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昊海生科在公告中指出:“本公司了解,該事項與本公司股票無關?!?/p>
圖源:公司公告
目前,除了上述公告內容,關于蔣偉被立案所涉股票,沒有更多公開信息。外界隨即開始“搜查”和蔣偉高度關聯的上市公司。
股吧就有網友稱:“蔣偉是中洲特材第五大股東、第三大流通股東。”
中洲特材是一家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公司,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該公司第五大股東、第三大流通股東確實名為“蔣偉”。且該股東于2022年、2024年多次對中洲特材進行減持。
但有中洲特材方面人士明確表示,該公司股東蔣偉,與昊海生科實控人蔣偉,并非同一人。
“像上市公司實控人進行內幕交易,通常為了隱蔽,會借助他人賬戶操作,普通投資者是非常難以察覺的。”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聯合創始發起人袁帥表示。
不過,袁帥也表示,上市公司實控人內幕交易目標股票,通常會圍繞其可操控的信息優勢與利益關聯展開,核心鎖定方向集中于實控上市公司自身股票及與其存在深度利益綁定的關聯標的。
袁帥進一步解釋:“其中,關聯交易相關股票,通過復雜的股權網絡或業務紐帶深度介入關聯公司運營,掌握其關鍵經營動態。例如,關聯公司即將承接實控上市公司的大額訂單、獲得獨家技術授權、參與實控上市公司主導的重大項目、存在股權合作意向或資產置換計劃等,這些關聯交易往往未及時對外披露,實控人卻能提前知曉,從而利用信息差在關聯公司股票上進行內幕交易。”
“此外,實控人還可能將目標延伸至實控上市公司產業鏈上下游的重要企業股票,當實控上市公司有重大戰略調整時,上下游企業業績往往隨之變化,實控人憑借內部信息提前預判?!痹瑤浹a充道。
與冠昊生物“交情匪淺”,4當事方曾因冠昊內幕交易被罰
在昊海生科《招股書》中,有兩大客戶涉及到上市公司——愛爾眼科、冠昊生物。其中,冠昊生物尤為值得關注,曾有4個當事方就因內幕交易冠昊生物被罰。
2020年7月,廣東證監局披露三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對4個當事方內幕交易“冠昊生物”行為,處以3萬元到281.33萬元不等的罰款。
據了解,自2016年開始,冠昊生物就開始推進收購生物醫藥公司惠迪森事項,后據此目標擬定了“出售控股子公司股權、業務整合暨資本運作”的一攬子計劃,2017年10月9日至2018年2月2日被確定為內幕敏感期。
值得一提的是,冠昊生物的上述計劃最終并未實施成功,而上述被罰4當事方中的3名個人,當時全部浮虧或虧損,最高買2億浮虧逾5300萬。
說起來,昊海生科也與冠昊生物“交情匪淺”。有意思的是,冠昊生物和昊海生科同屬生物科技領域,還都熱衷并購,二者正是在一來二去的并購中,產生了匪淺的“交情”。
2015年4月,昊海生科完成港交所主板IPO后,就錨定了眼科材料人工晶體,并很快將目標鎖定一家名為河南宇宙的公司。
當年9月,昊海生科先是通過全資公司受讓了耀昌國際持有的河南宇宙38.02%的股權,交易價格1093.175萬元。據《招股書》顯示,截止2015年末,河南宇宙總資產2554.53萬元、利潤總額174.09萬元。
此后,昊海生科又受讓河南宇宙其他兩大股東所持河南宇宙的全部股權,由此100%全資控股了河南宇宙。
很快,冠昊生物和昊海生科便開始產生交集。
就在昊海生科從耀昌國際受讓河南宇宙股權的次年,2016年8月,冠昊生物收購了耀昌國際的母公司——珠海市祥樂醫藥有限公司100%股權,由此耀昌國際成為冠昊生物的全資公司。
當然,此時冠昊生物與昊海生科還是淺淺關聯,而昊海生科接下的一場收購,讓兩者的關系迅速緊密。
2016年11月,昊海生科以1300萬美元收購Aaren Scientific的親水性折疊及PMMA硬性人工晶狀體業務及其100%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耀昌國際自2007年開始就一直是Aaren人工晶狀體產品在中國的獨家代理商,因此昊海生科收購Aaren之后,延續用耀昌國際做獨家推廣和銷售。而且,耀昌國際還成為昊海生科的第一大客戶。
據《招股書》顯示,2017-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昊海生科第一大客戶均為耀昌國際,銷售收入分別為6749.21萬元、6104.48萬元、3782.42萬元;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98%、3.92%、4.82%;銷售收入占公司眼科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2.26%、9.07%、10.95%。
圖源:招股書
在2020年年報中,昊海生科就未披露大客戶詳細信息,僅披露了銷售額排名,用第一名至第五名隱去了客戶名稱。據《證券市場周刊》2021年的報道分析,按照往年的銷售占比情況,銷售額7411萬元的第一名大客戶極有可能正是耀昌國際。
此外,讓外界更進一步感受昊海生科和耀昌國際“交情匪淺”的是,Aaren產品的終端價格在300-3500元,整體高于河南宇宙100-1600元的價格。但Aaren的銷售渠道通過耀昌國際獨家代理轉一手,導致毛利率被壓縮到河南宇宙產品一半左右。
據《招股書》顯示,2017-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Aaren品牌人工晶狀體的毛利率分別為 32.02%、45.84%、45.68%和48.54%;而同期河南宇宙自產人工晶狀體的毛利率分別為66.58%、75.33%、86.02%和87.91%。
“這種曾經的關聯方,各方利益息息相關,雙方又都是上市公司,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在價格、賒銷等方面,很難做到完全公允。從毛利率看,這相當于向經銷商讓利接近一半,這種不合邏輯的銷售模式,存在著利益輸送的嫌疑。”《證券市場周刊》曾在2021年報道中質疑。
而昊海生科對此解釋,受到長期合同約定價格的影響,同時Aaren在美國工廠的人力成本和制造費用較中國相對要高,Aaren品牌的毛利率較低。
2024凈利降至3.76億,實控人夫婦拿走上億分紅
昊海生科前身為昊海有限,由蔣偉、游捷夫婦二人于2007年創辦,但在創辦之初,這家公司并沒有實際業務,而是后來通過4次主要收購才搭建起主業,并以此為“籌碼”于2015年登陸港交所。
而后又“如法炮制”通過并購拓展業務,形成眼科、整形美容與創面護理、骨科、防粘連及止血四大業務板塊,并于2019年沖到A股科創板,成為全國首家“港股+科創板”的生物醫藥上市公司。
2020年,蔣偉夫婦以70億財富首次登上《胡潤全球富豪榜》。此后連續5年,蔣偉夫婦成該榜單“常客”,財富值在70億-95億之間。3月27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蔣偉、游捷夫婦以73億財富位列榜單3206位。
但與蔣偉夫婦的財富地位提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登陸A股后第一年,昊海生科的業績就出現變臉。
據Wind數據顯示,2020年,昊海生科營收13.32億元,同比下降16.95%;凈利潤2.26億元,同比下降39.86%。昊海生科稱,由于醫美終端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遭受到持續降價的壓力等原因,公司玻尿酸產品收入有所下降。
此后昊海生科的凈利潤一直存在劇烈波動,2021年至2024年,凈利潤分別為3.47億、1.9億、4.12億、3.76億,分別同比增長53.44%、-45.91%、116.61%及-8.74%。
據Wind數據顯示,2024年,昊海生科營收26.98億元,同比增長1.64%;這是自2021年以來,昊海生科的營收增速首次下滑至個位數,在此之前的2021年至2023年,其營收增速保持在20%以上。
圖源:Wind金融終端
業績失速的背后,昊海生科傳統業務明顯承壓,2024年,眼科、骨科、防粘連及止血三大板塊產品收入均同比下降。昊海生科表示,公司有多個人工晶狀體產品、眼科粘彈劑產品中選集采,銷量增長,但價格大幅下降,此外骨科板塊的玻璃酸鈉注射液也存在類似情況。
目前,僅有昊海生科重點發力的醫美業務保持增長。但隨著當前玻尿酸高增長的神話破滅,2024年,昊海生科醫美板塊營收僅同比增長13.08%,遠低于2023年41.27%的增速。尤其在其他板塊下降的同時,對醫美板塊的依賴也被認為會進一步降低昊海生科的抗風險能力。
然而,2024年,昊海生科扔拋出A股上市以來最高分紅計劃——2.31億元,占當期歸母凈利潤的54.92%。據Wind數據,截至2024年,蔣偉、游捷夫婦持有昊海生科的股權約46%。按此計算,蔣偉夫婦分紅金額約1.06億元。
圖源:Wind金融終端
2025年一季度,昊海生科營收、凈利潤、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降4.25%、9.38%、7.08%。另外,公司研發投入合計同比降25.4%;研發投入比例占營收比例7.83%,同比減少2.22個百分點。
在二級市場方面,昊海生科的A股和港股均處于長期破發。尤其是A股,截止5月9日收盤52元/股,已較巔峰時期2021年7月15日189.57元/股的收盤價,跌超70%,總市值相應縮水361億元。
當前,實控人涉嫌內幕交易又讓昊海生科增添一份壓力。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盡管公司強調實控人涉嫌內幕交易與公司股票無關,但消息傳出,會讓投資者對公司治理的規范性產生擔憂,進而動搖市場信心。如果實控人最終被認定存在內幕交易行為并受到處罰,可能會進一步損害公司的聲譽,影響公司在資本市場的形象,使投資者對公司的信任度降低,進而有可能影響公司的融資能力等。
(首圖來源:壹圖網)
你“在看”我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