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名:抱樸子養生論。晉·葛洪撰。一卷。
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
書中主張“施藥于未病之前,不追修于既敗之后”。謂欲求保全性命者,當首先除去“六害”,即應薄名利、禁聲色、廉財貨、損滋味、除佞妄、去沮嫉。又言善養生者,必須“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樂、少愁、少好、少惡、少事、少機,以保和全真。
【原文】
抱樸子曰: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胸腹之設,猶宮室也。肢體之位,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百官也。腠理之間,猶四衢也。神猶君也,血猶臣也,炁猶民也,故至人能治其身,亦如明主能治其國。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愛其氣,所以全其身。民弊國亡,氣衰身謝。是以至人上士,乃施藥於未病之前,不追修於既敗之后。故知生難保而易散,氣難清而易濁。若能審機權,可以制嗜欲,保全性命。
【譯文】
抱樸子說,一個人的身體,就像是一個國家。胸腹好像是皇帝所居的宮殿;四肢軀干像是邊境;骨骼和關節,好像是國家委派的各級官吏;皮下肌肉間的空隙和皮膚、肌肉的眾多紋理,像是全國四通八達的道路。精神,就像是君主,血液則像一國的群臣,身中的元氣似一國的老百姓;所以,深明養生方法的人,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就像一個英明的君主,能治理好他的國家。愛護百姓,可以讓國家安定;愛護自己的元氣,可以健全自己的身體。百姓疲困了,國家就必然滅亡;元氣衰竭了,身體就會死亡。所以高明的人,在未病之前,就會先采用藥物調和,絕不等到身體已經衰敗之后才來補救。由此可知,生命難保而易逝,元氣難以清明而易濁;如果能夠明白這些道理,知道輕重,那么就會節制嗜欲,保全性命了。
【原文】
且夫善養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駐於百年。何者是耶?一曰薄名利,二曰禁聲色,三曰廉貨財,四曰損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沮嫉。六者不除,修養之道徒設爾。蓋緣未見其益,雖心希妙道,口念真經,咀嚼英華,呼吸景象,不能補其短促。誠緣舍其本而忘其末,深可誡哉。
【譯文】
況且善于養生的人,應先除去六害,然后可以延年益壽,以享百年。除去哪六害呢?一是淡薄名利;二禁聲色欲樂;三不貪圖貨物財寶等物;四要清淡飲食;五除諂佞虛妄習氣;六是注意平和身心,去掉誹謗妒忌等情緒。這六者不去掉,修身養性之道等于是虛設了,因為沒有看到養生的益處。如果不注意這六項,任憑放縱,那么,縱然心中仰慕至道,希求身體康泰,口里念著道家經書,時常吃些保健藥物,每天呼吸大地元氣,也不能補他的損缺,救他短促的壽命。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他丟棄了養生的根本,而胡亂地追求那些細枝末節。這都是應當深切引以為戒的啊。
【原文】
所以保和全真者,乃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樂、少愁、少好、少惡、少事、少機。夫多思則神散,多念則心勞,多笑則藏腑上翻,多言則氣海虛脫,多喜則膀胱納客風,多怒則腠理奔血,多樂則心神邪蕩,多愁則頭發憔枯,多好則志氣傾溢,多惡則精爽奔騰,多事則筋脈干急,多機則智慮沉迷。斯乃伐人之生甚於斤斧,損人之命猛於豺狼。
【譯文】
所以保和天性的方法,是少思慮,少掛念,少發笑,少說話,少歡喜,少發怒,少快樂,少憂愁,少愛好,少憎恨,少事務,少機心。過多的思慮,會使人的精神耗散;過多的思念,則會勞累心臟;過多發笑或是激烈的笑鬧,會使臟腑上翻;話說得太多,氣海則會虛弱衰竭;過度歡喜,會讓膀胱納入客氣風邪;過多的發怒,則會使皮下肌肉間的空隙充滿奔流的血液;快樂過度,則心神放蕩;憂愁太過,頭發便枯焦發黃;過多的嗜好喜愛,會使志氣傾瀉外流;過多憎恨不平,會讓精神奔騰起伏;事務過于繁雜,做事過多卻沒有得到適度休息,則會讓血流不暢,脈搏跳動急促;過多機巧,則使才思被深深迷亂。這些傷害人的身體,比斧頭還要厲害,損害人的壽命,比豺狼還要兇猛。
【原文】
無久坐,無久行,無久視,無久聽。不饑勿強食,不渴勿強飲。不饑強食則脾勞,不渴強飲則胃脹。體欲常勞,食欲常少。勞勿過極,少勿至饑。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飽食。早起不在雞鳴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譯文】
不要長時間坐著不動,也不要長時行走不休息,眼睛不長時間地看東西,耳朵也不長時間去聽音聲。在肚子沒有餓的時候,不要勉強進食;口不渴時,不要勉強飲水;不餓的時候,又吃了東西,會讓脾臟勞損;不渴又喝下很多水,則會讓胃臟鼓脹難受。身體需要時常勞作運動,食物不可吃得過飽;雖然身體需要動,但也不能過度以至于疲乏;雖然食物要吃得少些,但也不要少到仍然覺得饑餓。冬天時,早上不要餓著肚子,夏天時,晚餐不要過量。早起床時,不要早到雞鳴以前;晚起床,不要晚到日出之后。
【原文】
心內澄則真神守其位,氣內定則邪物去其身。行欺詐則神悲,行爭競則神沮。輕侮於人當減算,殺害於物必傷年。行一善則魂神樂,構一惡則魄神歡魄神樂死,魂神好生。常以寬泰自居,恬淡自守,則身形安靜,災害不干。生錄必書其名,死籍必削其咎。養生之理,盡於此矣。至於煉還丹以補腦,化金液以留神,斯乃上真之妙道,蓋非食谷啖血者,越分而修之。萬人之中,得者殊少,深可誡焉。
【譯文】
內心清澈平靜,則與生俱來的精神,就固守在它的職位上;元氣在體內安定,那么邪氣就遠離他的身體。如果去欺詐別人,精神就感到悲傷;與人競爭,爭強好勝,精神就感到沮喪。隨便地輕視侮辱別人,會減少福報;殺害生物,會折損年壽。做一件善事,魂神就感到快樂;做一件惡事,魄神則感到歡喜 魄神樂人死,魂神樂人生。常常讓自己處于輕松安泰之中,恬淡無欲,清靜無為,那么身體自然安寧、健康,災害就不會去侵犯他,生死薄的生錄上,必然寫上他的名字,死錄上必然消除了他的災禍。養生的道理,就都在這里了。至于煉還丹以還精補腦,化津液以留住精神的方法,這是上等仙人所傳的高深妙道,不是一般凡人超出本分所能修得的。在一萬人中,能修成的極少,切忌不要隨意去作此越分之事。
【原文】
老君曰:存吾此道,上士全修延壽命,中士半修無災病,下士時修免夭橫,愚者失道擯其性。其斯之謂歟。
【譯文】
老君說:修行、存守我傳的這個道術——上等的修道者能全部按此修習的,可延長壽命;中等的修道者修這個道的一半,可免除災害疾病;下等的修道者偶爾修習它的,可免除意外早死;愚人背道而馳,就如拋棄了性命。大概就這樣吧。
閱讀到此,本文完畢。愿有緣讀到本文的朋友,吉祥富貴,諸事順意;
喜歡本篇文章的朋友,歡迎大家點贊,轉發,收藏!咱們下次再會!
喜歡玄煬觀的朋友,可以聯系姜道長加入“玄煬觀”的官方群作學習交流;
姜道長本人微信(shigandang9527)。
【往期文章精選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