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淺夏,杏果壓枝。阜陽市潁東區插花鎮楊橋小學校園里的杏樹迎來金黃豐收季。5月12日,一場充滿溫情與趣味的“勞動實踐·共享喜悅”主題采摘活動在此開展,全體師生化身“勞動小達人”,在果香與歡笑中解鎖自然課堂,讓勞動教育落地生花。
知識先行:探秘“杏”的生長
活動伊始,各班教師化身“植物講解員”,帶領學生觀察杏樹形態、了解從開花到結果的生長周期,通過趣味問答揭秘“如何判斷杏子成熟”“果實為什么能酸甜多汁”等自然知識。孩子們蹲在樹下記錄觀察筆記,用指尖觸摸粗糙的樹皮,在“沉浸式科普”中感知生命成長的奇妙。
協作采摘:體驗勞動的快樂
“小心梯子!接好籃子!”采摘現場一派熱鬧景象。低年級學生踮腳采摘低處果實,高年級學生在教師保護下登上木梯采摘,將金黃杏子輕輕放入竹籃。
“老師,這個杏子像小太陽!”“我們摘了很多個杏子,太高興啦!”“老師,這個杏子好甜!”歡呼聲中,師生合作完成采摘,采摘現場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有學生還主動將第一顆摘下的杏子送給老師,分享勞動的甜蜜。
共享喜悅:從“舌尖甜”到“心間暖”
采摘結束后,同學們將杏子清洗分裝,各班以“勞動分享會”形式開展創意活動。美術課上,學生畫了“豐收的景象”;語文課中,孩子們寫了摘杏日記等。
“自己摘的杏子特別甜!”咬下果實的瞬間,有學生認真說道,“原來課本里的‘一分耕耘’,是親手采摘時大汗淋漓的感覺,是和同學一起喊加油的聲音?!?/p>
勞動育人:讓成長“有滋有味”
“勞動教育不是一堂課,而是貫穿成長的‘必修課’。”插花鎮楊橋小學校長劉勝啟表示,此次活動將自然觀察、科學探究、團隊協作、感恩教育等深度融合,讓學生在“摘杏、品杏、悟杏”中理解“勞動創造幸?!钡膬群?,該校后續將依托校園責任田,開展蔬菜種植、果樹認養等系列實踐,讓勞動教育成為學生成長的“必修課”。
當最后一片杏葉在微風中輕顫,孩子們的筆記本上記滿了“勞動筆記”:有人畫下摘杏時的笑臉,有人寫下“原來果實不會自己掉進籃子”,更多人懂得了——最好的成長,不在課本里,而在沾滿泥土的指尖,在共享甜蜜的瞬間,在每一次用汗水澆灌的“豐收”里。
插花鎮楊橋小學將繼續以自然為課堂,以實踐為教材,讓勞動教育如杏香般浸潤心靈,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陽光少年”。
(李曉梅 劉勝啟 安青網:徐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