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的房子,算一算住了五六年了,最近越來越萌生了再次換房的打算!
因為在高層住宅住久了發現,這種生活,或許不是我想要的。特別是去年幫朋友搬家到一樓帶院子的房子,見到他在院子里支起燒烤架招待我們的時候,那種體驗,真的太讓人喜歡了。
接地氣!更自在!
當然了,除了朋友帶院子的一樓之外,我發現,選擇好“樓層”,真的太重要了!
接下來,我希望我能夠結合自己兩次換房的經歷和不少網友粉絲的真實反饋,聊一聊有哪些樓層,是真的值得投入!
但愿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參考哈~
1、一樓帶院
當我在上海郊區看到老婆的閨蜜家用30㎡院子種出8種蔬菜時,終于理解了中國人刻在骨子里的種菜情結。
這種帶產權的一樓院子,本質上就是現代都市人的“微型農場”。
產權院子的核心價值在于法律認可。
以杭州一個小區為例,有產權院子的房源比普通一樓貴15%,但轉手周期縮短40%。
我曾見過最聰明的改造案例!用防腐木劃分出三區:2米寬的菜圃種當季時蔬,3㎡的玻璃陽光房養多肉,剩下的空間擺上折疊桌椅和燒烤架。
但切記要避開“贈送花園”的陷阱,南京一個小區就發生過,開發商承諾的花園被認定為公共綠地,結果導致業主血虧80萬的案例!
所以在這里也建議大家,如果真要是買這種房子,必須要查看規劃圖紙,確認院子是否在產權證附圖中。
2、7樓以上
和我住在一層的鄰居,是附近小區的物業經理,前一陣子聊天的時候,他向我透露說,7樓以上的小高層,出租比別的樓層要快!
事實上,小高層的建筑結構,也決定了7層是質變點。超過21米的高度有效規避地面噪音(實測分貝值降低30%),同時還保留著恰到好處的人間煙火氣。
我查閱資料后發現,小高層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
7-9層的陽臺晾曬被褥時間比低層多出1小時/天。
更關鍵的是避開揚灰層誤區(實際上PM2.5濃度各樓層差異不足5%),真正的優勢在于消防云梯最高可達12層,安全系數倍增!
不過,對于小高層的住宅,建議選擇西邊戶!因為西邊戶既能享受午后暖陽,又能避免東戶常見的晨間玻璃反光問題。
3、鳳凰層
粉絲@miki,是做置業顧問的,她給我留言說,自己賣房子這么多年,發現一個真相是,只要是次頂層,哪怕單價比中間層貴,但每逢開盤必被秒搶!
看來這個被稱作“鳳凰層”的次頂層,真正優勢遠不止視野好這么簡單。
根據第三方實測數據顯示,次頂層室內噪音值比中層低12分貝,蚊蟲密度下降70%。
而且之前有一個知名品牌開發商做過對比實驗,在相同天氣條件下,次頂層比頂層室內溫度低3-5℃,空調能耗節省18%。
更現實的是,現在的新建樓盤頂層防水普遍質保5年,但次頂層完全不用擔心漏水風險。
有個細節要注意:選擇單元樓兩側有遮擋的次頂層,能有效減弱高層風噪。
4、步梯房一樓
網友@張林曉,在成都老城區置換房時算過一筆賬:每天爬6樓按5分鐘計算,10年累計消耗304天!
這就是步梯房一樓的核心競爭力!時間價值!
而且不吹不黑,步梯房一樓的改造潛力驚人:某業主將入戶門內移1.5米,硬是隔出個儲物間。另一戶把地面抬高30厘米做防潮層,徹底解決老房子潮濕問題。
此外,這類房源往往附帶學區屬性,比如上海徐匯某1980年代步梯房一樓,就因為對口重點小學,房價5年漲了150%。
建議大家可以重點關注90年代磚混結構房源,這類建筑一樓承重墻少,改造空間更大。
文末總結:
上面給大家總結的這4個樓層,可以說各有各的優點!當然了,沒有完美的樓層,只有最適合的選擇!
喜歡“接地氣”、養花種菜的,就首選帶院一樓,倘若想要追求視野,那我建議你選高層的次頂層,家里有老人的話,自然是步梯房的一樓最合適。畢竟,步梯房都是老舊小區,環境比新建高層小區好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