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進入雨季
一場大雨過后
一些南方的朋友
出門時經常會見到這種大蝸牛
到底有多大? 給你們看一個震撼的對比↓
還有不少人出于好奇, 徒手抓了起來。
網友紛紛提醒:千萬別碰!這是非洲大蝸牛!有毒!
寄生蟲“成堆”千萬別碰!
這種蝸?!皻Α睒O大
一只身上就有上百條寄生蟲
為什么雨后
這么多蝸牛?
非洲大蝸牛平常只敢在草叢中潮濕處活動,到路上可能會干死,曬死。下雨后到處潮濕它才敢到處爬。
最可怕的是
生在野外的非洲大蝸牛非常臟!
它們的黏液或糞便里,可能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尤其是廣州管圓線蟲,這種蟲會導致腦膜腦炎或腦膜炎等疾病。
龍崗區疾控中心健康教育與促進科甘立勤說,大蝸牛寄生蟲感染率高。根據相關文獻報道——
在廣州:褐云瑪瑙螺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率為27.3%,感染度為72條/螺;
在深圳:褐云瑪瑙螺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率為31.0%,感染度為介于89.2-154.2條/螺。
廣州、深圳、江門等地褐云瑪瑙螺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率及感染度:
也就是說,一只非洲大蝸牛身上,很可能有上100條這種寄生蟲。
這種廣州管圓線蟲
可能會對人造成什么樣的危害?
廣州管圓線蟲感染人體后
或致腦膜炎、失明等
據了解,廣州管圓線蟲是一種寄生蟲,能引起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它的終宿主是鼠,中間宿主包括褐云瑪瑙螺、福壽螺、蛞蝓(即:鼻涕蟲)等。
而人是廣州管圓線蟲的非正常宿主。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被感染的大蝸牛體內、排泄物、爬行留下的黏液中都會含有廣州管圓線蟲的幼蟲。
人可通過以下途徑感染廣州管圓線蟲——
① 生食或半生食被感染的螺肉;
② 傷口、黏膜與被感染的螺密切接觸;
③ 食用被感染的螺污染的沙拉、蔬果、水。
專家介紹,廣州管圓線蟲感染人體后可在人體各器官間移行,侵襲中樞神經、肺部、眼部等,造成腦膜炎、腦膜腦炎、視覺損傷甚至失明。
來看個令人痛心的案例——
2018年3月,國內外媒體曾報道了澳大利亞悉尼一個19歲的橄欖球隊員,因為生吃蛞蝓,感染了廣州管圓線蟲,四肢癱瘓,最后因并發癥去世。
不過,廣州管圓線蟲盡管可怕,但只要我們做到以下幾點,就能遠離它——
① 不食用生螺肉;
② 避免破損皮膚、黏膜直接接觸“大蝸?!钡呐判刮铩ひ骸⒔M織;
③ 接觸褐云瑪瑙螺后注意清潔雙手;
④ 注意螺與食物的隔離,避免蔬果、沙拉等食物被螺污染。
對于這個入侵有害物種
看到應該怎么除掉?
在小區發現數量較多的“大蝸牛”:可以告訴物業進行處理,專業殺滅病蟲害的公司也可以處理。
如果在家里發現少數蝸牛:可以利用家中的食鹽處理。蝸牛被撒食鹽后,軟體部分會融化成水而死。
下次再看到大蝸牛
大家知道該怎么辦了吧
隨著夏季到來
蚊蟲動物的活躍度也開始上升
除了“大蝸?!蓖?/p>
以下這些常見“小動物”同樣需要注意
有重大進展!通車后江西兩地將結束無鐵路歷史
即將發放!你的工資或將多一筆錢,連發4個月!
最新放假通知!不調休
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深圳市疾控中心、南方都市報
編輯:陶素寧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轉發讓更多人知道
點亮↓↓推薦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