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技術去哪兒學?是老一代的“祖傳秘方”,還是新一代的網上自學?在嘉定區新成路街道,由百合街區網格舉辦的“烹”然“新”動——“公益烹飪課”系列活動在“嘉定美食一條街”倉場路各餐飲商鋪后廚舉行。在這里,有大廚免費進行手把手教學,中西式面點和菜品制作技能樣樣學得到。
課程分中西式面點和中西式烹飪兩門課程,每門課程設6次課,烹飪課面向全轄區商戶和社區居民招生,通過提高轄區商戶與社區居民的烹飪技能水平,幫助群眾掌握一技之長,增強就業能力,同時滿足轄區居民烹飪愛好需求,豐富居民的業余生活。
活動現場,大廚都詳細耐心地講解每一個步驟,將所需食材提前備好。無論是薺菜豬肉包的面皮醒發秘訣、魚頭湯的奶白醇香密碼,還是火爆雙脆的鎖鮮技法逐一向居民娓娓道來。
居民們戴好口罩、圍裙等,在廚師的引導下學習手法和要訣,一步步動手做出美味菜肴。“這是我第二次上課,上次學習之后,回去也做給家人吃了,大家都說我的廚藝精進了不少,都說好吃。”社區居民吳健說。
“街區網格成立以來,大家成為了非常要好的鄰居。在議事會上,我們提出想利用后廚休息時段給居民講怎么做菜,拉進圍墻內外居民和商戶的距離,大家報名都非常踴躍。”百合街區網格網格長孫妮說。“這個提議很好,餐飲有非用餐時間的休息時段,居民來到這里通過學習做菜,也可以更直觀地了解我們后廚的環境衛生和菜品特色,對今后的經營也是有好處的。做出來菜大家一起品嘗,我們員工也是要吃飯的,所以食材一點也不浪費。”商戶郭懷志說。
從“廚房小白”到“家庭廚神”,就只差一堂公益課的距離!“烹”然“新”動公益烹飪課計劃每月開展一次,通過一年時間12道菜品,引導商家和居民“舉一反三”,居民由一道菜品學會一類菜品,商戶通過集中教學展示服務水平,從而實現居民廚藝水平和提升餐飲商戶服務水平的雙提升,培養居民提升健康飲食及營養搭配相關知識,增添生活樂趣。
據介紹,目前該課程已有14家商戶報名參與教學,也有不少商家前來觀摩學習。通過公益烹飪課,不但商戶與社區居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餐飲商戶之間也通過學習交流實現錯位競爭,依托倉場路美食一條街集聚效應,吸引轄區更多美食商家打造適合居民口味的特色精品菜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