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院士專家黃浦行”“3H生長力計劃”暨2025年五里橋街道科技節啟動儀式在上海師范??茖W校附屬小學舉行,開啟一場科技與人文交融的盛宴。本次活動以“書香流動·科普啟航”為主線,通過房車書房、科技游園、科普講座等多元形式,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科學種子,助力街區科普生態建設。
01
流動書房進校園
書香科普雙翼飛
活動前一日,一輛由房車改造的“書香上海流動書房”駛入校園,滿載天文、科學思維、物種起源等領域的科普少兒書籍,成為孩子們課間爭相探訪的“知識驛站”。
五年級學生張梓萌興奮地說:“我在車上讀到了《一部關于宇宙的探索簡史》,還和同學討論了黑洞等神秘遺跡。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人類雖然在宇宙中只是滄海一粟,但憑借著智慧和探索精神,我們已經能夠逐漸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在宇宙中探游太精彩了!”這一創新舉措將閱讀與科普深度融合,為科技節預熱注入文化底蘊。
02
科技游園掀熱潮
童心探索無極限
在科技游園活動中,區科協精心策劃的10多項互動體驗項目讓校園秒變“科學樂園”。
在“空氣大炮”實驗區,孩子們親手操作裝置,感受氣流沖擊的震撼;孩子們親眼見證“紙門變彩虹”的魔法,用馬克筆在紙巾上畫幾道彩虹,輕輕放入水中后,顏色會自己“爬”上來,搭成一座夢幻的彩虹橋,驚嘆聲此起彼伏。孩子們舉著自制的“動力小車”激動地表示:“原來物理公式不是課本上的符號,而是能讓車子行駛起來的魔法!”
03
科學副校長聘任
共建科普育人生態
啟動儀式上,上海師范專科學校附屬小學正式聘任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姜曉東副院長為科學副校長。
姜教授以“海洋生物的生存智慧”為主題,用熒光水母、仿生機械魚等生動案例,為孩子們揭開生命科學的神秘面紗。區教育局副局長金羿告訴記者,此次聘任是黃浦區科學教育三年計劃的重要實踐,未來將通過高校-社區-學校三方聯動,構建“3H生長力計劃”中“Head(智慧)、Heart(情懷)、Hand(實踐)”三位一體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04
科技節正式啟航
科普盛宴區域共享
五里橋街道科技節系列活動今天正式拉開帷幕。
近年來,五里橋街道圍繞中央科創區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宜創的優質營商環境,2025年上海科技節期間,五里橋街道通過手工工坊、專題講座、科普集市等多場景、多維度的科普文化活動,為參與者提供零距離科普體驗,營造科普氛圍、培育科學生態。
05
不刷題的吳姥姥引爆現場
科學思維破圈傳播
作為“院士專家黃浦行”和“周末科學大講堂”的主講嘉賓,今年76歲的同濟大學退休物理教授吳於人(網名“不刷題的吳姥姥”)在現場以她“轉動慣量”“聲駐波”“絕對黑體”的趣味小實驗,引導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學會提出問題,繼續探索與應用。只有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觸科學,才能激發他們的潛能,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她幽默的講解引發孩子們腦洞大開。
互動環節,學生拋出“為什么煮餃子時餃子會浮起來”“如何用紙巾過濾污水”等生活化問題,吳教授點贊:“科學就在你們眼前,保持這份好奇心,人人都是小科學家!”
06
科技賦能教育
社區共育未來
從“院士專家黃浦行”到“3H生長力計劃”,黃浦區始終以高瞻遠矚的視野,為孩子們鋪設了一條通向科學的星光大道。此次活動不僅是一場科普嘉年華,更是黃浦區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共同體的創新探索。
師專附小張奕春校長介紹,學校也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推動科學教育與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深度融合,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時代新人。
當書香與科技在校園相遇,當夢想與實踐在社區共生,科學未來正破土萌芽,黃浦區將以科技節為紐帶,整合院士專家、科普場館、社區能人等資源,讓科學精神滲透街區肌理,為建設創新型城區夯實人才根基。
記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編輯 / 張姍
圖片 / 黃浦區教育局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