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走到瓶頸處,遭遇著困境,這是每一位管理者無法回避的“考場”。
此刻是只講情緒,還是靠死撐?
是高舉高打,還是轉身而逃?
《毛選》中關于帶隊破局的思想,遠比表面上的打雞血、喊口號精細得多
卓越的人物面臨“困局”時會穩穩地,把握住并且牢牢地,遵循三個極為關鍵的原則。第一對問題的本質進行,精確而清晰的,剖析;第二迅速而堅定地,提取出核心要點;第三在任何情境下,都始終如一地,保持并守護積極的氛圍。
每一步都,針對根源,不浪費資源,不內耗情緒,把危機化為反彈的支點。
一、厘清本質:對困難“做減法”,甩掉偽問題
人在面臨困境的時候,常常最容易“庸人自擾”。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會被反復思量;一些并不重要的細節,也會幾乎耗盡全部的精力。
偉人在《毛選·矛盾論》里明確指出:“必須牢牢地把握住主要矛盾。”
每當遇到挫折時,不要急于得出結論,或者發表看法,而是要像剝洋蔥那樣,耐心地進行分析,逐步找出真正核心的問題,并對所有無關緊要的干擾因素加以“簡化處理”,從而清除雜念。
管理實踐里,團隊遇到壓力時,常常會互相埋怨,長時間召開會議,對外進行歸咎。這正是被大量“偽問題”給拖住了手腳。
此時領導的作用并非“全盤兜底”,而是引導大家回到一個基本問題:究竟是什么拖住了我們?真正影響結果的那“一根針”究竟在哪里?只有這樣,團隊的有限資源才能精準投放,避免在混亂中自我打亂陣腳。
二、切割焦點:聚合最關鍵力量、短期突破口
偉人在戰略轉折時期,不斷強調“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這不僅僅是一段口號,更是一種極具深度理性思考的資源分配方式。
在兵力、物資以及士氣都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他始終能夠果斷地調動骨干力量,并將所有精力投入到那個最為關鍵的“突破口”之中。
用現代管理術語來說,這便是“聚焦重點”,并且“設定小目標”。
現實中,團隊一遇困境,往往會全面撒網、盲目加班,最后疲于奔命。
偉人的打法卻是:先鎖定一處“最可能突破的短板”,讓所有人無條件聚焦,先打下一場“局部勝仗”,再帶動整體士氣和資源回流。
無論是當年長征路上的四渡赤水,還是后來的多線作戰,本質都在“切割”“聚焦”“突破”。
團隊管理亦是如此,在困境之時,不要期望能夠整體綻放花朵,而是要堅決地收縮作戰的戰線,即便僅僅能夠先將一個小問題予以解決,這也要比“妄圖將所有事情都做好”高效一百倍之多。
三、守住氛圍:壓住情緒、保護信任、防止內耗
最讓團隊崩塌的,往往不是外部的打擊,而是在困境中,情緒開始蔓延,成員之間漸漸離心。
《毛選》非常重視“內部團結”,偉人多次反復地指出:隊伍內部的氣氛究竟怎樣,決定著戰局的走向態勢。
團隊遭遇危難的時候,領導者不是假裝一切都沒有事情發生,而是要壓制住自己內心的“焦慮向外流露”,管控好信息的擴散,避免小道消息以及抱怨情緒擴散成為更大的信任危機。
他最擅長的,是在極限時刻,表達信任,給予確定。
比如在極端短缺條件下,他不會畫大餅,但是從不吝惜,當面肯定成員的價值,也不會因為一時的混亂,而隨意責備、甩鍋。
他懂得團隊最需要的,不是虛假的安慰,而是真實的信任,和負責任的承諾。
在企業或事業單位,當下屬慌亂之時,危機四伏之際,領導如果將短板暴露于眾人面前,或是轉嫁壓力,僅僅會讓團隊快速失血。
反之若能穩住基本的局面,公開地承認短板,不過卻不把責任推給任何一個人,這樣反倒能在團隊以及外部都贏得尊重。這便是所有困境中最為核心的“氛圍資產”。
最后
《毛選》為領導者提供的困境破局法則,絕不是表面上的壓力應對,更不是情緒化的打雞血,而是三板斧:做減法抓本質、切割焦點求突破、守住氛圍防內耗。
這三件事每一步都不浪費、每一步都解決現實問題。
困局雖險,不過只要節奏不亂,節能聚力,且士氣未散,團隊絕不可能敗給一時的艱難。
這才是偉人管理思想之中,關于風險、團隊以及領導者角色的真正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