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陳霄 記者 姜振軍)初夏的鹽城市博物館,一群身著漢服的年輕人正跟隨NPC探秘北宋鹽運謎案,展廳轉角處,舞蹈演員用肢體演繹著丹頂鶴的傳說。當文物不再沉睡于展柜,這座從2021年9月煥新開放的老館,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激活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鹽城市博物館始建于1961年,以歷史文化、生態文明、非遺民俗、城市發展四大主題展陳為核心,系統梳理鹽城五千余年文明史與兩千一百余年建城史。近年來,該館以“博物館+”戰略為創新支點,構建起“時空折疊”“跨界共生”“智慧生長”的三維發展體系,創造性地重構著文化遺產與現代社會的對話方式。
“讓游客成為歷史劇的主角,文物才能真正走進人心。”鹽博打造的“鹽引疑云”系列NPC劇本探秘游,通過北宋鹽引失蹤案、盛唐榷鹽改革等主題,將歷史轉化為沉浸式推理游戲。今年五一推出了“鹽引疑云Ⅲ·遙望長安”版本,獲江蘇省“博物知旅”優秀案例。
鹽博聯合鹽城市歌舞劇院推出沉浸式夜游項目,原創劇目《范公堤》《少年陸秀夫》讓歷史人物“走”進展廳。生態展廳的《濕地精靈》《麋鹿神韻》以舞蹈演繹生態密碼,非遺民俗廳的《鹽民》《喜船》實現非遺活態化。此外,還有年度品牌活動“禮承華夏·尋美東方”漢服文化月,以及融合古樂、非遺與光影的跨年國風音樂會,打造“聽得見的歷史”。
2024年與荷蘭花海景區聯動的“博展花開——花田里的博物館”展覽,將富含人文底蘊的“物”與絢爛多姿的自然“花”景相融;與金鷹國際購物中心合作的“鹽系瑰寶出街計劃”聯名展,精選隋唐至清代文物;通過與鹽城迎賓館、萬豪酒店等品牌的深度合作,讓酒店成為“流動的博物館”;聯動各大文化場館、景區,設計海鹽文明、濕地探秘、紅色基因等主題研學線路,帶領公眾多維度了解鹽城歷史文化。
“這個歷史短劇真有趣,都是博物館工作人員自導自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鹽博自制微短劇《鹽場風波》《鹽榮之利》《鹽稅風云》,以唐朝榷鹽改革為背景,網友自發考證劇中鹽政細節,吸引年輕群體走進博物館。為惠及更多公眾,鹽博還建立數字化文物數據庫,引入VR、AR等技術,推出3D“數字人鹽小博”,打造“云展廳”“云課堂”,為公眾提供豐富便捷的數字化文化體驗。
讓千年鹽瀆“活”起來,更要“火”起來。“博物館的未來不在于固守陳規,而在于成為文化基因的激活器、城市記憶的編織機,繼續探索更多創新方式,為觀眾帶來更加豐富、多元、便捷的文博體驗。”鹽博相關負責人表示。
(鹽博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