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突發事件:服務8年之后,重慶一家央企物業公司突然發布公告,將解除合同,主動撤離小區!
服務終止公告原文大致如下:
我司自2017年5月24日起進駐中鐵建花語佰驪小區服務至今,按《前期物業服務協議》約定內容,提供高質量的履約服務。
但該項目自提供服務之日起,一直處于收不抵支,并在2024年下半年開始,虧損進一步擴大,經我司綜合考量后,已按流程致函重慶市巴南區花溪街道辦事處,決定于2025年8月15日正式終止中鐵建花語佰驪小區物業管理服務。
接下來,物業會做好小區各項移交工作;
業主預繳的物業費、停車費按實際服務期核算,多退少補;
關于小區公共收益每年按要求公示后,已將業主部分上存至重慶市巴南區物業管理服務中心,用于補充小區專項維修資金;
欠費業主請于2025年8月15日前結清服務期物業服務費。
簡單一句話,就是這家央企物業公司,要“跑路”了!
為什么跑?一直虧,去年下半年虧損擴大,受不了了!
這就讓人納悶了,物業服務是如今房地產產業鏈上過的最好的,堪稱各大房企老板的現金奶牛,為什么會主動撤離?
這份撤離公告,其實撕開了物業管理光鮮外衣下的三大致命問題。用中鐵建物業的話說是“收不抵支,持續虧損,并且虧損開始擴大”!
可這事遠不止于“收不抵支”那么簡單。
一、不能用虧損掩蓋管理問題
這個名叫中鐵建花語佰驪的小區物業,是2018年5月進駐,至今已有8年時間。
卻聲稱持續虧損,說實話,這讓人難以理解。
現在的民營物業企業像龍湖、金科、東原,包括國企的萬科、綠城等物業公司都在四處爭搶業務,業內的話叫做“撬盤”,可見物業服務是個利潤可觀的香餑餑;
目前重慶物業費平均收取率大約是85%,這個比例基本可以確保盈虧平衡。
作為管理面積超千萬平米的央企物業,成本管控能力、服務優化能力、管理經驗都不會缺,為何卻在8 年服務期內持續虧損無改善?問題出在哪里?該如何化解?或許這才是頭等重要的事,而不是遇到問題就撤退。
二、國企不能只享紅利不擔責任
不抵支,就要撤退,這一點,值得深思。
物業賺錢就留下,不想干了就快速撤離,這在融創、碧桂園這種陷入困境的房企物業公司身上都很少發生的事,怎么在央國企物業身上出現?
近幾年大環境本來就不好,大部分人都在艱難前行,央國企們更應該體現出應有的責任與擔當,不能造成如此“干不好就走”的社會印象。
不能在賣房的時候大打 "央企" 招牌,后期市場化之后,面對經營壓力時就拋棄對應的責任啊。
三、次新小區的“撤退”風險
我注意到,其實現在像花語佰驪這樣的樓盤并不是個案,很多交房幾年的次新樓盤,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如果這個小區的入住率不高,那么物業經營風險就會很大。
因為低入住率就代表著低物業收費率。停車費、廣告位等額外的收入也會很低。
對物業經營壓力,是個巨大的考驗。
現在有的小區因為管理不到位,業主想主動趕走物業公司,但同時,像花語佰驪這樣,干凈整潔,管理有序,8年的小區看起來品質感都還是可以的優質小區,卻面臨著物業公司主動撤退的問題!
看來物業服務這門生意,現在也成了圍城。
往期精選回顧
聲明
1.本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內容,是本公眾號運營者的個人觀點、分析與判斷,我務求客觀真實,但無法涵蓋所有信息,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買賣指導
2.內容如有侵權或失實的表述,請聯系我,將會依法核實并處理
3.如仍有疑問,歡迎后臺留言單獨咨詢
4.本文圖片部分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
5.所贈禮品為指定型號和顏色,最終解釋權歸大衛聊重慶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