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這位南宋初期的杰出武將,在與金朝的激烈對戰中,多次建立不朽功勛,卻在紹興十一年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朝廷殺害,成為中國歷史上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劇之一。
長久以來,不少人將岳飛的死因簡單歸結為情商太低、不懂得變通,認為他在朝廷下令班師時公然抗拒,甚至插手皇家立儲之事,缺乏應有的分寸感。
然而,深入探究歷史細節就會發現,岳飛絕非人們印象中不通世故的“大老粗”,他的蒙冤遇害背后,實則隱藏著更為復雜的政治博弈與歷史迷霧。
很多人指責岳飛不通人情世故,首要論據便是他在宋高宗趙構即位后,依然堅持“迎還二圣”的口號。
在這些人看來,若岳飛真將被金人俘虜的宋徽宗和宋欽宗營救回來,宋高宗的皇位必將陷入尷尬境地,岳飛此舉無疑是公然與皇帝作對。但事實并非如此?!坝€二圣”這一口號的提出者,恰恰是宋高宗趙構本人。
靖康二年趙構即位時,便在詔書中明確表示要等待父親和哥哥復位,此后在諸多詔旨和言語中,也頻繁提及讓金人歸還二圣。在當時,“迎還二圣”是官方欽定的政治正確,岳飛作為臣子,響應皇帝號召無可厚非,反倒是不喊此口號才是與中央公然叫板。
而且,岳飛政治嗅覺極為敏銳。紹興五年,宋徽宗去世,金人又企圖讓宋欽宗之子到中原稱帝,此時若再提“迎還二圣”,無疑是挑戰宋高宗皇位的合理性。
岳飛迅速察覺到這一問題,此后再未提及“迎還二圣”,而是將宋徽宗、宋欽宗等人降格為宋高宗的家眷。
紹興七年,岳飛上書宋高宗,稱要迎回太上皇和皇太后的靈柩,接回陛下的親眷,讓宗廟安定,使用“天眷”一詞,從法理上明確了宋高宗的正統地位。這樣的政治操作,不僅不會招致宋高宗厭惡,反而應是深得皇帝心意。
在人們的印象中,岳飛似乎對朝廷調遣頗為抗拒,最典型的便是北伐時需十二道金牌才肯班師,以及紹興七年因宋高宗臨時變卦,不肯將劉光世統率的部隊交給自己,便回廬山守喪。但這些行為,實則是岳飛在北伐事業受阻后的無奈抗議。
實際上,岳飛對中央的命令極為響應,堪稱“朝廷指到哪,打到哪”,且處事極為老練。紹興四年,岳飛平定襄漢地區后,獲朝廷授予眾多重要官職,但他并未借機索要封賞,反而主動上書請求辭去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一職,懇請朝廷派遣其他重臣經營荊襄地區,避免因軍功過大引發朝廷猜忌,這份機敏完全可寫入職場高情商范例。
紹興六年,金朝傀儡政權大齊派劉麟率大軍攻打南宋淮西等地,當時岳飛因常年盛夏酷暑行軍,患上嚴重眼疾,到劉麟進兵時病情愈發嚴重。然而,當朝廷命令岳飛支援時,他毫不猶豫,當天便啟程奔赴前線,以至于軍隊尚未抵達,劉麟便已敗退。
岳飛這種舍身為公的舉動,連宋高宗都稱贊道:“打敗劉麟不足喜,將帥知尊朝廷為可喜耳?!蹦艿玫交实廴绱烁叩脑u價,怎能說岳飛情商低呢?
對于岳飛勸高宗早日立太子一事,許多人認為他此舉會讓皇帝懷疑其有政治站隊之嫌。但當時的背景是,金人欲立宋高宗的侄子、宋欽宗之子為帝,以此挑戰宋高宗皇位的合法性。
岳飛此時勸立太子,實則是支持宋高宗的正統地位,也有助于安定民心。而且,宋高宗雖拒絕了岳飛的請求,卻并未因此懲治他。南宋重要理學家朱熹甚至贊賞岳飛:“岳飛雖是武將,卻能考慮到這種地步,非常有見識?!笨梢姡里w此舉不僅不是低情商的表現,反而是深謀遠慮之舉。
從岳飛與同僚的關系中,也能看出他并非不懂人情世故。秦檜陷害岳飛的重要理由之一,便是指責他“勾結黨羽”,這從側面說明岳飛在人際交往方面頗為成功。
甚至秦檜一開始想拉攏岳飛陷害韓世忠,若岳飛不會做人,秦檜怎會有此想法?岳飛死后,秦檜稱前宰相趙鼎貶官潮州時,岳飛曾送其五萬貫金,雖趙鼎撰文辯誣,但也提到岳飛在其生日時送禮,與其他將領無異,且因岳飛駐地距他最遠,卻書信溝通最為勤快。
給領導過生日送禮,主動加強與領導的聯系,這顯然是高情商的表現。岳飛還注重與大臣搞好關系,官員黃彥節擔任岳飛軍隊監察官時生活困頓,岳飛不僅資助他,還向朝廷大力推舉。
就連皇親國戚也對岳飛信賴有加,宋高宗的族叔趙士?,在岳飛入獄時,竟愿以一家老小幾百口人的性命擔保岳飛的忠誠,甚至不惜批評朝廷陷害忠義,最終因此被秦檜誣陷削職。若岳飛是不通世故的“楞頭青”,趙士?怎會如此維護他?
在對待同僚下屬方面,岳飛同樣展現出高超的情商。面對大臣想將子孫親信安排到自己軍中獲取功名的請求,岳飛欣然接受,對有能力者予以重用;對于能力差、品行不佳者,他不親自出面打壓,而是借助諫官解決問題。
如盧宗遜靠關系在岳飛軍中任職卻品行低劣,岳飛便通過諫官將其免職,既達到目的,又避免得罪人。在與其他武將的關系上,岳飛也處理得十分巧妙。
紹興四年,岳飛進攻襄陽、信陽等地,朝廷命劉光世派兵支援,劉光世軍隊到達時,岳飛已攻克城池,此時岳飛不僅沒有參奏劉光世支援不利,反而在給宋高宗的上奏中請求先獎賞劉光世的部隊,并巧妙解釋稱自己的軍隊因知道有援軍趕來,才得以全力廝殺獲勝,讓劉光世不費一兵一卒便得到賞賜。
對于曾對自己不滿、愛答不理的韓世忠,岳飛也努力修復關系。紹興五年,岳飛打敗楊幺后,將繳獲的大型車船送給韓世忠和張俊,韓世忠大喜,二人關系逐漸緩和。
相較之下,劉光世和韓世忠這兩位名將一直相互看不順眼,還需宋高宗出面調解,而岳飛卻能與眾多將領友好相處,足見其情商之高。
既然岳飛并非因低情商惹怒皇帝和權臣,那他究竟為何慘遭殺害?目前尚無定論,但可能性最大的原因,是他功高震主,其龐大的權勢威脅到了宋高宗的皇權統治。
在封建王朝,武將權勢過大始終是帝王的心頭大患,即便岳飛再謹小慎微,也難以消除皇帝的猜忌。
當然,岳飛之死的原因或許不止于此,這背后還牽扯到復雜的政治局勢、各方勢力的博弈等諸多因素,值得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