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夏悠悠,繁花似錦,為深入推進學科融合教育,探索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綜合素養,在這孕育希望的季節里,信陽市平橋區第一小學校級領導和全體數學教師齊聚一堂,以課堂展示為硯,以核心素養為墨,共繪主題研究的育人畫卷。一次展示,是智慧的碰撞;一場研討,是專業的升華。5月20日上午,正行樓多媒體教室內,研究的火花在此綻放,教育的芬芳在此流淌。
課堂逐光 各綻華彩
三位授課教師們精心準備,緊扣研究主題,深入鉆研新課標要求,結合學生認知特點,巧妙設計教學環節。挖掘學生探索求知過程中的各種素材,力求研究具有真實性和實用性。課堂上,學生主動探究、積極表達,展現出主題研究課的獨特魅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三位老師分別帶來主題鮮明、風格各異的課堂展示。
劉瑞老師執教二年級傳統文化之《端午節》
周艷林老師執教四年級家鄉文化之 《“橋”見家鄉美》
孔艷梅老師執教六年級勵志感恩篇 《燦燦萱草花 濃濃感恩情》
板書設計體現藝術美
分工合作 分享成果
研究過程中,各小組分工明確、團結協作。同學們有的負責資料收集,有的專注研究操作,還有的精心準備成果展示。大家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積極發表見解,在交流與碰撞中不斷完善研究成果。
在匯報交流環節,學生利用主題研究單、手抄報、PPT匯報、手工制作、手勢舞表演、快板、美食分享等多種形式,生動地展示了他們的研究成果。每次主題研究課活動,不僅讓同學們在實踐中獲取了知識,更培養了他們的觀察力、思考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前參單
精彩兩分鐘 《彩虹橋上的燈光之約》
快板展示《家鄉的橋》
研討碰撞 智慧升華
課后,在丁桂霞主任的主持下全體數學教師圍繞課堂呈現展開研討。在評課環節,老師們從主題選取的適切性、跨學科知識融合、學生主體性發揮等維度展開交流。“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覺左右為師。”老師們積極討論,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發表自己的聽課感悟。思維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斷碰撞!
高屋建瓴 指明方向
活動最后,余忠秀副校長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總結。她首先指出了本次主題研究課各位授課教師的亮點:教案設計美而用心;導入課堂美而流暢;語言過渡美而自然;板書設計美而實用;思想認知美而有智慧。接著,余校長就如何在主題研究課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上好主題研究課提出新的要求與期望:①注重教——學——評一體化設計;②精心設計活動,體現多學科的融合;③注重設計前參任務單,帶著問題去探索;④拓展學生的視野,帶著問題走出課堂,走進生活;⑤改變舊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最后,余校長強調主題研究課是一門跨學科的綜合學科,是落實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更為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新方向。
學思相長 未來可期
五月的微風拂過,帶走了教研時光里的思索與探索,卻留下了滿徑芬芳。就像初夏枝頭日漸飽滿的果實,我們在一次次思維交鋒中沉淀經驗,在一場場實踐打磨中積蓄力量。未來,平橋區第一小學的所有老師將繼續攜手,以五月蓬勃的生命力為序章,在主題研究的天地里深耕細作,讓每一次成長都化作盛夏的繁花,讓每一份教學智慧都凝結成金秋的碩果,在教育的征程上書寫更精彩的篇章!(通訊員 余忠秀 丁桂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