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接觸很多家長問到: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不會開口說,家長如何幫助開口說話?”
“孩子6歲多了,還是說不好,什么多能聽懂,也很懂事但就是不說,急死人了!”
“7歲3個月了,不會說又不懂指令,從小發育就比同齡孩子差一截兒,2歲時當地醫生說是自閉癥,但眼神交流都可以的,會用手指,送學校其他孩子不一起玩,該咋辦呀?”
“孩子5歲半,訓練到現在已經整整四年了,孩子自主語言少,日常指令和理解能力都還可以,吃飯挑食,很瘦,免疫力不好,到底該怎么做?”
孩子患上語言發育遲緩,在家如何進行訓練?
注意力的訓練注意力是語言訓練中必不可少的,而且會直接影響到語言訓練的效果。可以使用帶有聲音的玩具,發出聲音讓孩子去找,然后讓孩子觸摸玩具,再用這個玩具和孩子進行一些小的游戲。玩具要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訓練時要在相對安靜的環境中,一次訓練中使用的玩具不要太多。另外,盡可能相對固定一位家長來訓練,還要跟小孩有對視。
理解能力的訓練可以先讓孩子進行一些動作的模仿,培養孩子的模仿力和理解能力,當孩子能模仿時給予鼓勵;然后教給孩子認識日常生活用品,讓孩子理解這些物品是干什么用的;之后可以進行簡單的聽指令訓練,在多個物品中找出所說的物品。如果不能完成時家長可以給予幫助,若能完成時,要獎勵孩子。
表達能力的訓練培養孩子對人、物或活動的興趣,有興趣才會有動力,進而達到訓練的目的。在孩子的理解能力之上進行表達的訓練,可以從非語言表達開始,例如手勢或者肢體語言,之后可以用單一的名詞來進行。隨著詞匯量的增多,可以增加到簡單的句子,甚至到看圖說話。訓練的難度隨孩子的表現而改變,由簡單到復雜。
當孩子愿意用語言跟人交流時,我們要鼓勵孩子,讓他多交流。家長在訓練時要對孩子有耐心,當孩子出現正確的反應時要及時鼓勵,對錯的反應不要指責。
孩子對語言理解遲鈍或不清楚,以至于表達出現障礙,這種障礙不僅能表現在語音不清晰,還體現在對指令的回應方面,理解錯誤,理解遲鈍,或完全無理解,這說明孩子對語言符號代表的信息,沒有足夠的認知,大腦的語言中樞沒有能力破解語音信號,因此導致語言系統與外界溝通渠道的建立失敗。
“祛癱醒腦方”語言發育遲緩(脾胃吸收,補益肝腎,益智開竅等)促進大腦發育,調節神經的興奮性、增強智力、記憶力和語言能力,降低肢體的肌張力,有利于口齒不清、手足不靈活、行走不穩、流口水等癥狀的緩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