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
昨天,上地街道“科技上地少年行”主題實踐活動舉行。 本報記者 王海欣攝
學院路街道啟動“科學啟智 筑夢未來”科普營,協調高校院所、博物館、實驗室向孩子們開放;上地街道推出“科技上地少年行”,請來大咖解鎖AI密碼;中關村“科技+教育”創新周匯聚專家學者論道人工智能與中小學教育……“六一”臨近,海淀區昨天舉辦多項活動,托舉孩子們的“科學夢”。
上午9點左右,北京林業大學校史館小廣場上架起了“空氣炮”,孩子們在“炮火”中樂翻了天,拉開了“科學啟智 筑夢未來”2025學院路科普營的序幕。孩子們走進北京林業大學博物館一層的哺乳動物展廳,野豬、水牛、梅花鹿、東北虎、駝鹿、熊貓……滿廳的動物標本讓他們目不暇接。在二層昆蟲展廳,一位“蟲蟲控”小營員舍不得走:“我平時就喜歡觀察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昆蟲,沒想到昆蟲有這么多種,得多看會兒!”
學院路街道高校院所云集,街道統籌多方力量同向發力,接下來的4個月,還將帶領小營員們走進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機電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生態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的博物館、實驗室。
下午2點30分,“科技上地少年行”主題實踐活動在中關村軟件園的北京時代光華教育集團數智演播廳舉行。“少年行”有大咖護航:時代光華人工智能應用研究院院長黃亦棟,給孩子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應用;斯坦福創新創業導師鄭懿,通過生動的案例分析引導少年們做擁抱AI時代的設計思維創新者;中關村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馮昊,給孩子們展示了AI如何為學習帶來全新的變革和機遇……
上地街道紀工委書記李靜介紹,作為北京科技創新的“基因寶庫”,街道整合資源推出“科技上地少年行”系列活動,希望助力孩子們揚起科技夢想之帆,在科技探索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當天,中關村大街上,2025中關村“教育+科技”創新周在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進行得如火如荼。
建設教育智能體、上線AI應用超市、以人工智能為主線統籌跨學科課程……聚焦“應用導向與要素協同”主題,在接下來的一周,與會專家學者將圍繞人工智能教育應用、教師數字素養提升、跨學科教育等話題,為加速人工智能與教學場景雙向促進出謀劃策,共同托舉孩子們的“科學夢”。(記者 孫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