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草嵐子監獄,代號"OX"的獄警牛寶正,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左右數十名革命者命運的關鍵人物。
一個農民出身的普通看守,如何在生死抉擇中站到了歷史的正面?
草嵐子監獄的"OX"
1930年冬,北平草嵐子監獄。一名身材精干的年輕人走進監獄大門。
這就是剛被錄用的新獄警牛寶正,山東無棣縣農民。
他只有小學文化,依靠鄉親介紹才獲得這份工作,第一天巡視牢房,眼前的景象讓他心驚。
囚犯們面黃肌瘦,蜷縮在陰暗潮濕的水泥地上。很多人傷痕累累,有的咳血不止,有的高燒不退。
這些人大多是因政治原因,被捕的共產黨員。
牛寶正并不了解什么是共產黨,只知道這些人很"倔",無論如何拷打,都不肯屈服認罪。
獄警長劉二看出牛寶正的不適,拍拍他肩膀。"習慣就好。"
其他獄警對囚犯拳腳相加,牛寶正卻做不到那么狠,溫和的性格讓他在執行看守任務時保持基本人道。
這種"軟弱"讓他成為同事眼中的異類。但卻意外贏得了囚犯們的信任。
1931年春,一名叫"徐子文"的囚犯發高燒。
按規定,病情不危及生命的囚犯不準就醫。牛寶正私自從家中帶來退燒藥,遞給了徐子文。
這個簡單的舉動,成為改變命運的轉折點。"徐子文"其實是化名,真名安子文,地下黨重要成員。
他將牛寶正的善舉,報告給了獄中秘密建立的黨支部。
一個月后,牛寶正被提拔為看守班長。職務升遷給了他更多自由活動的空間。
一天傍晚,他在巡視時聽到一個微弱請求。"班長,能幫我買本書嗎?我家人下次會還錢。"說話的是囚犯楊獻珍,眼神誠懇而堅定。牛寶正猶豫片刻,點了點頭。
第二天,牛寶正冒險從街上買回一本《紅十月》。
這是當時流傳的進步刊物,被禁止進入監獄。
他將書藏在工作服內層,趁換班時遞給楊獻珍。從此,一條秘密傳遞信息的通道建立起來。牛寶正開始為囚犯們傳遞書籍、信件,甚至食物。
在獄警長劉二的眼皮底下,小心翼翼地進行著這場危險游戲。
1932年夏,一位自稱楊獻珍表弟的年輕人來探監。
牛寶正按規定核對了證件,卻發現有疑點。對方緊張地塞給他一張紙條:"我是黨派來的聯絡員。"
牛寶正面臨抉擇:舉報獲賞,還是冒險放行?最終,他選擇了后者,并主動提出幫忙掩護。"我可以安排你們在不被監視的角落見面。"
從那天起,牛寶正正式成為地下黨的秘密聯絡員。代號"OX",取自他姓名諧音與憨厚性格。
獄中黨支部通過他與外界建立了聯系。
重要情報、組織指示得以傳遞進出監獄。
草嵐子監獄內,革命的火種悄然蔓延,牛寶正每天在刀尖上行走,面臨著隨時被發現的危險。
1935年底,北方局作出重大決策。為保存革命力量,策劃讓被捕黨員假裝擺脫現在的身份出獄。
計劃由高層親自部署,需要內應配合,牛寶正接到指示,需協助61名黨員分批出獄,這個計劃風險極高,一旦暴露,牽連甚廣。
牛寶正明白,自己已到了不得不跳下去的懸崖邊。
1936年初,計劃開始實施。黨員們陸續在報紙上登"聲明",申請釋放。
牛寶正負責篡改釋放名單的順序,將面臨死刑的人名字提前,爭取時間,每次釋放前,他都提前通報國民黨特務動向,確保出獄的黨員能安全脫身,避免被跟蹤。
三個月內,61名黨員中有57人成功獲釋。但牛寶正的行動也引起了獄方的懷疑。
被捕與營救
1936年11月,草嵐子監獄氣氛異常緊張,幾名便衣特務頻繁進出監獄辦公室。
牛寶正意識到情況不妙,卻已無法脫身。
一天夜里,他正準備傳遞一封信件,被人從背后制服。
劉二冷笑著出現在面前:"我早就懷疑你了。"特務們搜出了信件,上面有北方局的聯絡信息。
審訊室內,牛寶正被綁在鐵椅上。特務頭子拍出一疊材料:"交代吧,你接觸過哪些共產黨?"
電棍、皮鞭、烙鐵,各種刑具輪番上陣。牛寶正咬緊牙關,不透露任何信息。"
你只是個農村來的看守,值得為共產黨賣命嗎?"審訊持續了三天三夜,牛寶正的身體布滿傷痕。
最終,國民黨軍事法庭判處牛寶正死刑。
刑期定在1936年12月15日,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消息傳出,地下黨組織立即行動起來。北平臨時黨支部接到營救指令。必須在行刑前將牛寶正救出,無論付出何種代價。
12月10日,一名軍統特務來到草嵐子監獄。他出示了上級文件,要求提前審訊牛寶正。
獄方毫無懷疑,將牛寶正交給了這位"特務"。
這名"特務"實際上是地下黨安插在軍統的臥底。一輛黑色轎車載著牛寶正駛出監獄大門。轉過街角后,車輛迅速變換路線,駛向城外。
"你安全了,我們是來救你的。"牛寶正這才明白發生了什么,眼淚奪眶而出。
當晚,地下黨將他安置在一個安全屋內。"你已暴露,不能繼續留在北平,必須立即轉移。"
第二天,牛寶正的妻子和兩個孩子被秘密接出。
一家人化裝成普通農民,乘貨車前往山東老家,回到無棣縣,牛寶正隱姓埋名。
他改名換姓,以擺小攤為生,不敢與人多談。
每當聽到有人提起共產黨,心跳都會加速。擔心暴露身份,牛寶正甚至不敢嘗試聯系組織。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形勢更加復雜。
日軍占領山東大部,牛寶正帶家人頻繁躲避戰火。
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牛寶正以為可以重新開始,卻遭遇了新的困境。
建國后的尋找行動
1950年2月,北京中南海,一封聯名信被送到中央領導辦公桌上。
安子文、劉瀾濤、楊獻珍等人聯名請求尋找"OX"。
信中描述了這位代號"OX"的獄警,如何冒險救助革命同志。"沒有他的幫助,我們很多人可能活不到今天",可他們只知道這個人姓牛,山東人,曾在草嵐子監獄工作。
中央立即行動,急電山東省委協助尋找,一個專門小組成立,負責排查線索。
山東省公安廳翻閱了大量歷史檔案。
最終在無棣縣找到了一條可能的線索,當地有一名叫牛寶正的中年男子,曾在北平當過獄警,可此人目前正接受公安管制。
調查組立即前往無棣縣,見到牛寶正時,他正在自家院子里修補漁網。
"你曾在北平草嵐子監獄工作過嗎?"牛寶正聞言臉色大變,以為又要被抓。"我沒做過壞事,我救過共產黨的同志!"多年的恐懼讓他幾乎崩潰,泣不成聲。
調查組耐心詢問草嵐子監獄的細節。牛寶正提到了"徐子文"、"劉華甫"等化名。
這些正是安子文、劉瀾濤等人在獄中使用的代號,調查組確信,這就是他們要找的人。
解放初期,有人檢舉他曾在國民黨監獄任職,由于無法證明自己的革命行為,牛寶正被劃為管制對象。
調查組立即為牛寶正平反,解除管制。
"高層有人想見你,請收拾行裝隨我們去北京。"牛寶正難以置信,反復確認不是在做夢。
三天后,他乘坐火車,第一次正式前往首都。
重逢與安置
1950年5月,北京前門火車站。牛寶正穿著借來的新衣服,忐忑不安地下了火車。
站臺上,幾位身著軍裝的高級干部等候多時。"牛師傅,你可讓我們好找啊!"
楊獻珍上前緊緊握住牛寶正的手。相隔十四年,當年監獄中的囚犯如今已是干部。牛寶正激動得說不出話,眼淚不住地流。這一刻,所有的委屈和恐懼都化為云煙。
當晚,一場特殊的聚會在中南海舉行,安子文、劉瀾濤、楊獻珍等人齊聚一堂。
他們向牛寶正講述各自的革命經歷。
從草嵐子監獄出來后,如何繼續戰斗,直至全國解放。
楊獻珍回憶起牛寶正曾為他寫家書、籌錢救母的往事。"那時我母親病重,你冒險幫我寄出信件,還墊付藥錢。"
牛寶正擺擺手:"做人的本分罷了。"樸實的話語,道出了他一貫的為人準則。
會議決定,為牛寶正安排合適的工作。
考慮到他熟悉監獄環境,提議讓他回到原工作地點。
草嵐子監獄已改為北京市公安局所屬單位。牛寶正被任命為預審員,享受行政18級待遇。
他的長子牛建中也被安排進入公安系統工作。
一家人終于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在北京安定下來。
牛寶正適應了新工作,卻始終保持低調。從不主動提起過去的事跡,默默做好本職工作。
1953年底,牛寶正身體每況愈下。
多年的緊張生活和嚴刑拷打的后遺癥逐漸顯現。
1954年春,在北京病逝,終年49歲,按照遺囑,骨灰被送回山東無棣老家安葬。
牛建中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盒。盒中裝著一張泛黃的紙條,上面寫著"OX"兩個字母。
這個簡單的代號,曾是革命黑暗歲月里的一盞明燈。
一個普通農民出身的獄警,在歷史的關鍵時刻,做出了不平凡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